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为特殊的文学样式,童话不仅契合了儿童的精神世界,也为儿童的审美提供了生动有趣的对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童话的美育功能,把童话作为实施幼儿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文本层面看,幻想和隐喻是童话参与"隐含读者"主体性发展的重要书写策略和美学追求。幻想为儿童进行游戏、释放心灵提供了曼妙场所。儿童审美心理隐喻和成人理性隐喻的完美融合,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呈现了童话基本的教化模式。从接受层面看,这种美学追求对"实际读者"具有比较好的交互性。在实际阅读中,童话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召唤"儿童;儿童自由能动地结合自身经验、情感、体会和理解对童话中的空白和不定点进行填充。可见,童话以审美的姿态关照儿童世界,为儿童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建立了一个双向互动的审美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3.
童话遗产是童年时代的一种梦幻艺术,其传统形象充满了神奇的幻想,蕴藏着丰富的集体无意识,儿童时代所有的激情和幻想都可以在其中得到投射和外化;其深层结构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结构,与儿童审美心理存在着异质同构的关系;其动态性、体验性和亲情性语言契合着儿童的接受心理,因而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有力工具,童话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但在今天,童话的讲述传统逐步被阅读所替代,它的价值和魅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当代儿童的审美教育中,还原童话的口头展演传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决定了童话的审美功能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童话教学应从儿童天性出发,建构起培养儿童审美素养的教学框架。初次阅读童话,应挖掘学生潜藏的审美直觉力,并展开引导;深入阅读,要尊重学生阅读的心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创造性阅读,要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审美是人类感受、理解世界的一种形式,是艺术创造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关键时期,语文教材中的童话体课文为学校进行儿童审美教育提供了重要素材。本文以儿童审美教育为视域,以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为考察对象,反思教材编写过程中出现的经典童话的改编问题,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童话教学入手,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如何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审美环境,渗透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儿童时代是人生的早春,这是一个想象丰富、充满梦幻的时期,儿童的思维明显带有童话特点。童话的幻想性和强烈的游戏精神能满足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需求。教学童话故事,就要遵循这一心理特点,充  相似文献   

8.
童话是儿童的天然精神食粮,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但是当童话进入教育活动中时,却时常为一些儿童所厌弃。教化僭越审美、认知大于感知、剖析剥夺体验、牵引制约参与等是幼儿园童话活动中常见的几种误区。  相似文献   

9.
童话象征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意识中的童话象征,正是在构思童话幻想中寻求和形成的某种新的观念。因此,就美学范畴而言、童话象征无疑是一种深层结构。本文就童话象征的性质、意义及它的特点作了阐述,认为,童话象征是一种活泼而又严肃幻想与情理交织的意蕴,是一种似浅实深、浅中寓深、由浅入深、充满了儿童的体验和想象的幻化的艺术结构。儿童情趣浸渍其中,在童话象证中,童话幻想与审美理想达到了有机的,高度的统一。童话象征的深,不是深奥和深僻,而是深邃和深沉,它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它的艺术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结合童话的美学特征,探寻童话的审美价值与儿童审美的联系,剖析当前童话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从言语实践、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三个方面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童话教学美育策略,以期让童话学习成为一种审美体验,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其审美创造能力,从而真正落实语文学科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李俊华 《教育》2014,(30):66
童话是儿童的天然精神食粮,儿童天生喜欢听童话故事,童话所具备的幻想、快乐等精神是儿童钟爱的根本原因。童话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策略,然而在当前幼儿园教育中,童话更多的是被当作语言教育、知识教育、思想教育的工具,而其文学性、审美性总是被忽视。学前教育应提倡的是社会、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相互渗透,共同提高。所以,童话阅读教学已经不再是独立授课的内容了,而成为了主题活动的辅助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2.
童话的本质属性在于其来自幻想的诗意与游戏性,其终极价值是滋润儿童的心灵,本体功能是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因此作者提出,应改变传统的讲授童话的方式,改变以教化为根本目的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儿童文学词典》中这样描述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童话教学,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采用童话方式,凸显童话特质,教出"童话味",使课堂"童味"盎然、"童真"勃勃,让儿童获得童话带给他们的审美体验与阅读乐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创造性复述故事。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和具体语境理解和运用词语。3.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表演、拓展续编等形式  相似文献   

14.
成剑 《江苏教育》2012,(34):20-22
当前,"儿童"和"儿童文化"的缺席,让小学美育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受到了威胁。成人的过分干预和成人文化过盛,影响着小学美育建设的实效。然而,对于教育,尤其是美育来说,尊重儿童与儿童文化的存在,顺应儿童的天性,呵护纯真的童心,追寻童年的诗意,是何等重要!理想的小学美育应当弘扬"游戏精神",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审美;回归"生活世界",美在儿童熟悉的地方;支持"自由创造",展现属于儿童的精彩;突出"童话色彩",让童话陪伴儿童成长。  相似文献   

15.
在开展艺术教育时,正视儿童天性和审美心理,并以此为逻辑起点,用童话激活学生潜在艺术灵性,让艺术教育儿童化和娱乐化。通过“演的童话”、“唱的童话”、“跳的童话”和“画的童话”创设童话化艺术教育氛围,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激发儿童的艺术情感等多元艺术价值观,具有十分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促进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支架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支架式教学"理论为依据,针对学前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问题,文章从为儿童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儿童选择多种形式的审美对象,给予儿童必要的提问和引导,指引儿童习练审美的方法、策略或程序,依托有关审美对象的背景知识和信息以及注重同伴的合作与分享等方面,综合阐述了促进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支架策略.  相似文献   

17.
童话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编选的重要资源之一。它在课文中的大量存在体现了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儿童文学化趋向。人教版小学低段语文教材中的童话选文总体符合低段儿童的心理、阅读发展水平。但部分童话选文也存在审美缺失的问题,值得教材编写者及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画面审美"在田园诗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儿童"画面审美感知"的具象性和多维性、"画面审美想象"的经验性和断裂性、"画面审美情感"的移情性和独特性,教师可以延展儿童"画面审美感知"的广度,拓展儿童"画面审美想象"的宽度,积淀儿童"画面审美情感"的深度,从而让儿童在"画面审美"中,不仅感受到田园诗的画面美,更获得了审美的浸润与熏陶。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童话?从起源上讲,童话是成人为儿童编写的讲给儿童听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沉淀,世界各国都流传了很多优秀的童话故事,它们有着丰富的内涵及审美价值。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就选编了大  相似文献   

20.
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契合了幼儿的精神世界,也为幼儿的审美提供了生动有趣的对象,帮助儿童明白事理、增长知识,发展儿童的想象和幻想能力,培养美感,陶冶情操。因此,我园深入开展幼儿童话研究课题实验,摸索出具有可行性、科学性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