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对农业的投入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张其颖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今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对农业的投入却呈现出下降趋势,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削弱,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整个链条中最脆弱的一环,成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农业职业教育的“萎缩”是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情况,但有相对性。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职业教育走过的道路说明,农业的规模经营及其制度性基础——农地流动和私有化,是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本文探讨农业职业教育“过早萎缩”与农地制度的关系,并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视角提出农业职业教育永续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滞后已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探讨我国农业现代化滞后的原因,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就农业论农业”是不可能讲清楚的,而必须将其放到工农业、城乡关系中去考察,探索国民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必须着力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解决大量农业劳动者非农化的就业问题;二是解决农业现代化所需的资金问题。实践证明,促进农业形成规模经营和“贸工农”一体化的新机制,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农业思想主要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增产粮食是农业发展的重点;政策和科学是发展农业的依靠;调动农民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下放给农民是发展农业的关键;发展乡镇企业,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农业发展的途径;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是农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分散、经营粗放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一大固疾,也是当今农业起飞与发展的天然屏障与致命缺陷.农业规模经营水平的低下,严重影响了农业自身的发展,使一系列困难与矛盾应运而生.为了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现代工业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必须顺应当今时代潮流,不失时机地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自1980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仍停留在较低水平,特别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组织形式仍可以是家庭经营,但必须解决农业土地家庭规模经营的核心问题即重塑土地核心产权,就是要将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债权上升为物权,用法律的形式对农户的土地权利内容作出明确规范,赋予其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允许对承包的土地使用权进行流动转让。  相似文献   

7.
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 ,是指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体系中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基础 ,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决定着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的产品分配方式。“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 ,是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中 ,农业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如果将国民经济比作一座高楼大厦 ,那么农业便是这座大厦的基石。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 ,生存之本 ;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继续发挥农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是顺利实施“十五”计划的重要保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农业而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9.
以农业为基础,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毛泽东农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结合《邓小平文选》的学习,试对毛泽东、邓小平的这一农业思想加以简析。 “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他认为农业是人类衣食的主要提供者,“农业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也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过去我们对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认识,仅仅是农业可以提供生活资料、工业原料和资金,这是一定历史时期和一种独特经济体制的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作为一种产业连接着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个链条,以农业为主的农民收入是国民经济实现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农民科技教育之我见周敬安在我国,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大问题。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实践证明,在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方面,我们过去提出的“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深刻指出:“因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些年来受了严重的破坏,目前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所以,“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这就表明,在向四个现代化伟大目标全面进军的过程中,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归根到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我们理论界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极不统一:有的说它不  相似文献   

13.
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是周恩来经济思想中的主要内容。他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实际出发,始终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他还阐明了农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因为它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影响工农联盟的巩固,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还指出,要搞好农业,必须重视农业的科学研究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马建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状况如何,对整个国民经济及现代化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正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所提出“振兴农村经济,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本文试...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我国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这将是长期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是“科教兴农”。农业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的历史责任,因此“科教兴农”具体到我们学校来说,就是如何办好北京农学院。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对“大跃进”运动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对“大跃进”中盲目追求高指标和高速度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危害进行了深刻的反省,针对国民经济中工农业比例失调,他提出要坚决缩短工业战线,延长农业战线,以保证经济的综合平衡发展。针对积累与消费比例的失调,他提出不能无限制地实行高积累,靠人民群众的觉悟和牺牲来减少消费仅是一种权宜之计,最根本的办法是加快农业发展,在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积累,才能促进生产的长期发展,对于经济上的高指标,他提出要把“留有余地”作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的出发点,才能保持主动,少犯错误。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又是基础的基础。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形势大好,重要的一条是加强了农业这个基础,农业连续六、七年取得大丰收,解决了十亿人的吃饭问题。所以,有些农民对种粮食不感兴趣,有些人片面强调“无工不富”,忽视了粮食生产,特别是农业基本建设。陈云同志提出:“对于粮食生产,我们还是要抓紧抓好,”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谈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陈丽琴(北京师院分院附中)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保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今后15年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内涵丰富,通过分析这一思想,指出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两个飞跃”思想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就是立足我国农业现实情况,重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合理的土地流转,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创新农业经营制度;依靠科技创新和新型农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近期和长期两个角度阐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指出近期农户承包土地面积的扩大,不仅要受有限土地资源的约束,而且有可能与我国近期发展农业的基本经济目标发生冲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必须进行农业微观基础创新,建立农地合理流转机制,推进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在实践中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多种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