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文化视角逐渐被引入到了对美国外交史的学术研究之中。王晓德教授的专著《文化的他者:欧洲反美主义的历史考察》关注欧洲对"美国化"的不认同,从文化冲突的视域研究了殖民地时期以来欧洲反美主义的变迁及影响,并着重对其间欧洲文化精英阶层所建构的美国文化"他者"形象进行了揭示和剖析。作为美国外交史领域的经典之作,该书代表了当前国内学术界反美主义研究的最高水准,对于理解和应对美国软实力外交等现实问题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事发时几乎毫无"美国性"的纳粹大屠杀,战后非但没有消弭于美国社会,反而逐步上升为美国国史和国家记忆的重要部分。二战期间美国未能切实援助犹太人的内疚感,在大屠杀真相浮出水面后,逐步转变为关注大屠杀、勿让悲剧重演的警钟,成为美国对待大屠杀态度转变的起点。以《安妮日记》《大屠杀》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作品,对大屠杀进行去犹太性、美国化加工与诠释,在民众中引发激烈的情感共振。"艾希曼审判"成为大屠杀记忆美国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梵二会议"不仅使基督徒学者反思并研究大屠杀,也使犹太人开始将大屠杀记忆作为强化民族认同的重要纽带。黑人民权运动推动长期遭遇不公与歧视的中下层民众将大屠杀视为揭露社会撕裂、达成权益诉求的有力工具。诞生于美国国内政治危机、被打上鲜明政治烙印的美国大屠杀纪念馆,其建立过程是大屠杀记忆美国化的主线,其建立标志着大屠杀记忆美国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3.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创作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集中体现了金庸高超的语言艺术成就。1997年,著名汉学家闵福德教授翻译了《鹿鼎记》的第一卷并出版。用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视角来审视《鹿鼎记》的英译,可以为中国武侠小说的英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进一步丰富译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全球生态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理论性强,内容涉及面广且繁杂,利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很难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结合该课程特点,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媒体与板书教学相结合、不同时空上案例和实例结合和改革考试形式、加强师生沟通等视角,对如何提高《全球生态学》的教学质量、开展《全球生态学》的教学改革提出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曹波教授访学美国埃默里大学期间与该校研究生院教授、著名贝克特研究专家洛伊丝·欧维贝克的学术对话。两人首先论及当下贝学(萨缪尔·贝克特研究)的趋势,尤其是欧美的三种态势:从不同视角对贝克特出版作品的研究推陈出新;对贝克特戏剧艺术(导演、革新及域外变异)的整理研究持续不断;手稿、笔记、档案等原典的整理成果趋向电子化。对于新世纪工具书,两人从领域互补的角度评介了四种:《盛名之累》《格罗夫指南》《诗集》和《书信集》。谈及贝克特全球译介的新动向时,曹波评述了汉译的历程,重点论及"副文本"的学术史价值和"间接介入"对"学术型"文本翻译的意义。这场对话对中国贝学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也向西方学界展现了汉译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正>周五一早出发,奔赴北师大,只为聆听佐藤学教授面授机宜。先是朱旭东教授的《集体性个人学习——基于教室文化视角》,将中西古今的教育加以比较,指出以"九个一"为特征的教室文化中,学生的学习,形式上为集体性,实质上是个体性。今天这个时代,要为学生创建观察、发现、思考、辩论、体验和领悟过程的教室文化,尤其是有共同任务进行合作的教室文化。朱教授是南方人,语速极快,PPT中有许多国家的教室文化图片。他所倡导的教室文化理念与"学习共同体"一致。所以,佐藤学教授上来就说,我同意朱教授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全球地方化是指全球化与地方化的融合。刘重德作为全球地方化理念的成功实践者,以其人生经历诠释了全球化和地方化在中国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领域不再分离的观点。从全球地方化视角探究不同文化的互相渗透,将帮助我们进一步认清刘重德的生平业绩、道德品质、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他的成就可以概述为:(1)重英译汉,亦重汉译英;(2)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3)建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为跨文化研究提供载体;(4)重视全球地方化语境下的翻译人才尤其是中译外翻译人才的培养——所有这一切均将有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地方化时代永远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的开放发展可以从"四个自信"视角来把握和思考。从道路自信视角看,开放的道路贡献开放的方案和智慧;从理论自信视角看,开放的理论推动开放的格局和实践;从制度自信视角看,开放的制度优化开放的生态和交往;从文化自信视角看,开放的文化融合开放的区域和全球。  相似文献   

9.
龚雄飞 《教育》2013,(33):10-13
"学本式"卓越课堂,是一种探索性的教育实践模式,它强调课堂定位于学生的"学",基本思路是:课堂既要尊重教师的"主导",又要摆脱教师的"控制",要从教师知识灌输型课堂向学生自主探究型课堂转变,激活思维,诱导自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让课堂回归学生的世界,让课堂变成阳光灿烂、灵性生长、创新萌生、青春飞扬的舞台。"学本式"卓越课堂,可以从人性的视角、文化的视角、课程的视角来进行创新和培育。从人性的视角来看,"学本式"卓越课堂指向学生创新培养的无限可能性;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学本式"卓  相似文献   

10.
"全球本土化"所呈现的核心问题涵盖了鲜明的跨文化意义,同时,它对于"超本土"、"跨本土"力量的寻求,对于全球与本土、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平衡力量的寻求,是充满悖论的。全球化不可能取代本土化,本土化也不可能阻挡住全球化的浪潮。但目前研究全球本土化陷入了"全球本土化"—"全球化"—"去全球化"—"本土化"—"去本土化"的思想轨迹。解释全球本土化的悖论要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寻求调适文化差距或文化冲突的策略,将跨文化传播内化为一种自我管理,调适"权力动力"的运作机制。同时全球本土化过程中要克服被技术倾向化的趋势,立足多元互动市场,培养文化互动的空间,实现跨文化转向,维护文化间互惠理解建构平衡的权力。既要注重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同质性,也注重二者异质性,实现文化冲突的互动和谐。  相似文献   

11.
杨艳 《海外英语》2011,(6):364-365
美国经济文化的强势地位带动了英语语言的美国化、简单化,加速了英语的国际化进程,但英语国际化对其它语言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出现了一类具有全球性质的问题,并导致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恰恰因为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解决全球化的问题,所以一门新的学科——全球学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地理解全球化,有必要对全球学理论进行梳理,从全球学研究兴起的背景、定义、研究对象、特点等方面对全球学研究理论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13.
在媒介区域合作研究的问题上,文化地理学逐渐成为一种可堪借鉴的理论视角。这种研究视角为深入理解海峡两岸的文化传播与扩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本文将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合作作为一种传媒研究的理论视角,从"文化共同体"到"媒介共同体"两个层面探讨了海峡两岸传媒业合作的文化基础及其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开展全球变化通识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教学内容选择、教授方式、教师角色转变和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能为该门课程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美国食品企业将中国豆腐美国化取得了成功。目前,美国豆腐的年生产能力已达430万磅,豆腐已成为美国人喜爱的食品。 中国豆腐美国化的成功,当然有技术上的因素,比如他们解决了豆腐的灭菌问题,改变了豆腐的结构组织,除去了豆腐的豆腥味等等,而这些问题很可能是我们的技术力量所够不到的,我  相似文献   

16.
张立文先生首次将"传统学"从文化学中独立出来,创构了"传统学"哲学体系.传统学是应对"古今之争"的自然产物,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了传统和传统学的涵义,分析了传统学的结构,论说了传统可以再造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揭示、评介陈东成教授的著作《大易翻译学》的"创新成务"之道,认为其道可为中国翻译研究者推陈出新、著书立说、弘扬中国译学提供宝贵借鉴。《周易》弥纶天地之道,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大易翻译学援易入译,以易治译,以易弘译,通过立足于哲学高度、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寻找理论源泉与支撑、演绎-归纳等创新性译学研究策略与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以致成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易翻译学》的创新成务之道彷佛一股清流为中国翻译研究带来新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易卜生《玩偶之家》塑造了娜拉这一追求平等和自由的女性;茅盾《创造》也塑造了从封建伦理中觉醒、获得思想独立的娴娴形象。传统研究多从女权主义角度分析两位"新女性"的思想解放历程,且缺乏比较视角。本文立足于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以尼采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为理论框架,解析两位女性在"梦幻"与"现实"中的思想冲突,最后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探究其思想行为是受文化之禁锢的结果。通过分析比较,希望可以提供研究人物的新视角,对跨文化交际有更完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作为跨文化教育的教育:一场全球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并不是美国化或欧洲化,趋向标准化的全球化进程带来了新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贫困、苦难、战争、恐怖以及过度开发和毁坏自然。必须意识到文化多样性的不可避免,并在教育体系中引入以和平与社会公正为导向的、旨在可持续性的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应对社会与自然中他者的能力。本文从多重维度对上述命题进行了探讨,并从概念与教学方式等角度分析了跨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体现民族特色文化,其文学翻译意义重大。生态翻译理论是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一个新兴的翻译视角。将生态翻译运用于文学翻译,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基于生态翻译,从"三维转换"理论的视角,分析《檀香刑》葛浩文英译本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