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2017,(10):100-105
STEM聚焦于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新方向。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习者跨越专业鸿沟,是STEM+教育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的重要体现。文章在梳理STEM与学习支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探究STEM学习支架的特征及类型,分析STEM+教育中学习支架设计原则,并基于科学探究的过程,构建STEM+教育中学习支架的设计流程及其学习活动的关系框架,提出STEM+教育中学习支架评价要素,以期为STEM+教育的有效实施以及学习者综合科技素养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开展STEM教育,不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而且对于小学生实践能力、创造力思维以及工程思维等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核心价值.文中阐述分析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特征和意义,以“创意灯”为例,探索基于跨学科学习活动5EX设计模型的STEM课程教学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STEM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和Mathematics(数学)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许多研究表明基于项目或问题开展融合的STEM教育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内在动力,增强学生探究乐趣、创新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兴起,基于计算机编程和机器人的教学活动因学科交融性、实践操作性而被认为是开展STEM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有鉴于此,我们以乐高机器人为载体,从ADDIE模型出发对STEM教学活动内容进行设计和实施.  相似文献   

4.
在培育学生创造力的目标引领下,欧洲各国已经将STEM教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在分析目前欧洲STEM教育现状和教育政策的基础上,研究从核心STEM能力、STEM学习设计原则、形成性评估STEM任务、数字评估工具四个方面对《面向STEM横向技能评估概念框架》报告进行分析,并基于对报告及相关文献的解读,从明确STEM教育内涵、提升STEM技能评估水平,以及优化STEM教育发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是STEM教育的重要问题。STEM教育公平的实现不仅要注意宏观的教育环境,还要关注具体的学习活动。美国五大湖公平中心(The Great Lakes Equity Center)2013年发布的《STEM教育需要所有儿童:公平问题的批判性审视》报告,分析了教育公平理念下STEM教育中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教育公平理念提供了指导;同时提出了保障STEM教育中探究学习公平开展的课程注意事项以及分析工具,为学校从组织能力和课程教学两个方面评价STEM教育公平提供了参考。我国STEM教育虽然已经逐步展开,但是仍在起步探索阶段,对于如何满足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方面,还有待完善。根据教育公平理念下STEM教育中探究学习的设计及保障措施特点,我国在设计与实施STEM教育时,需注意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构建平等、协作的教育文化环境,通过多元教学评价以及文化回应性教学等,推进STEM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计算思维是STEM问题解决中的一项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已逐渐成为STEM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当前如何在STEM工程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还有待深入探索。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STEM工程设计教学模式以计算思维、STEM学科内容知识以及教学法的整合为核心,通过工程设计发挥"系统流程"优势,将科学、技术与数学相关活动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需要知道"和"需要做"的循环过程中感知情境性问题,解决挑战性任务。该模式在STEM课程"植物工厂"中的教学应用表明:将计算思维的概念与实践融入STEM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能显著提升学生的STEM态度和计算思维能力,并且STEM态度对计算思维具有预测作用。未来,通过STEM教育发展计算思维将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思维实践,基于证据的多元评价方式将有利于STEM教育中计算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2019,(2):121-126
文章基于STEM教育思想,确立了跨学科融合、创设情境问题、增强实践体验和强调同伴协作四个课程设计理念,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采用6E设计型学习模式进行了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探索。该课程以解决工程问题为课程主线,融入技术设计、数学和科学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STEM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工程的兴趣的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为我国高中开展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践路线。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进学校、编程教育进课堂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型提升人工智能教学效果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使命。文章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核心,以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为两翼,以项目学习为主线,对知识建构、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三者的特征和关系进行梳理,将知识建构理论与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构建了“知识建构、STEM、创客”三位一体教学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该模型在中小学和高校人工智能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实践,发现其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思维、编程思维和创新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能促进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推动人工智能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技术》2017,(11):33-38
学习活动的设计在促进学习者共同完成目标任务和满足个人过程体验两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文章以活动理论为指导,结合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框架和STEM学习的特点,提出了活动理论指导下的STEM学习活动模型,并设计展示了"拯救土豆"课程学习活动案例对该模型进行实践应用和验证,以期为STEM学习在国内的设计及应用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区别于传统讲授式课堂,STEM课堂具有学科融合性、真实情境性、项目承载性,然而如何对其展开评价一直是个难题。作为循证评价的重要方式,课堂观察可为STEM教育质量评估提供可靠的教学实践证据与衡量标准。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国际典型的六套STEM课堂观察协议(RTOP、OTOP、UTOP、TDOP、COPUS、PORTAAL)发现:在构成要素上,各协议均体现了基于科学探究、先验知识、沟通合作、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概念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与元认知能力的认知目标,倡导自主、民主、互动的课堂文化氛围;在应用情境上,虽然所选协议能够从教学策略、课堂动态、师生互动等方面改善教学,但普遍存在观测学生学习行为不足、忽视技术作用、难以表征实践操作等问题。据此,本文基于探究共同体理论和TPACK框架将STEM课堂解构为教学存在、社会存在、技术存在三个维度,统摄STEM课堂观察的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以学生为中心构建STEM课堂观察的L-PST双罗盘模型;基于评价设计、证据收集、评价实施三环节构建STEM课堂观察评价的三维矩阵,为教师和研究人员理解STEM课堂、选取适切的观察视角与评价工具、实施STEM...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教学融入STEM教育理念,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多思考空间。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整合教学资源,创建STEM教育理念的实施环境;优化教学设计,促进STEM教育理念的实施;强化教学训练,提升STEM教育理念的实践效度;注重教学实践,实现STEM教育理念的学科融合,有效拓展教与学的宽度和长度,为学生的学科认知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大概念与STEM教育都具有“跨学科整合、知识的综合性”等特征,随着近年来STEM教育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与实践者开始聚焦从大概念的角度探究STEM教育。文章在对大概念与STEM教育关系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角度,构建由概念确定、主题或项目分析、情境与资源设计、活动设计、效果评价设计和分享设计六阶段组成的基于大概念的STEM教学设计模型,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面向智慧课堂的教育情境感知旨在利用情境感知技术打开课堂教学研究的"黑箱",对智慧课堂生态系统进行解构,挖掘深层次的教育规律.通过对"智慧课堂"和"情境感知"概念的阐释,提出面向智慧课堂的教育情境感知需要从数据感知层面对教育情境要素进行建模分析,实现基于活动流的教学过程解构,探究"人—机—物—环境"的交互作用机制,挖掘复杂情境下学习发生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人—机—物—环境—活动"的智慧课堂情境感知特征模型,对智慧课堂的学生和教师情境、设备和服务情境、内容和资源情境、时空和社会情境、活动和交互情境进行精准刻画.最后,从"智能感知层、智能分析层、智能服务层"三个层面构建了智慧课堂情境感知的实践框架,指出智慧课堂情境感知研究的开展需要通过对教育情境的智能感知和融合计算,探究智慧课堂的教育规律,构建基于情境感知的智能教育服务模式,以此对智慧课堂情境感知的研究愿景和实践路径进行了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深入发展,许多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逐渐被引入我国中小学课堂教育环节,其中美国建立的 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理念也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化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兴趣养成和主动意识提升,强调突破传统化学教育的单一学科模式,建立不同学科体系之间的知识联系,为学生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逐渐强化化学理论和知识,并且有效提升化学实践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拟结合初中化学的教学实践,对基于STEM 教育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为改进和提高化学教学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学STEM教育是依据一定情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各科知识与技能,以"设计""制作"实践来切实解决真实问题,从而累积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育方式.它的常态化开展不仅依赖于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和持续行动,还需有相匹配的学习方式、空间、学习路径的助推.因此,为了STEM教育实践的有效开展,本文结合学校的具体实践,从混合式学习的视角,引入"拼图法"优化STEM小组合作学习,以弹性模式学习支持STEM行动,将评价渗透到STEM学习的各个阶段,为学校开展STEM教育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STEM教育从美国传播至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成为了许多国家战略发展、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但实践发现,STEM教育中学科界限分明、知识不关联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知识论的视角看,STEM教育本质上是反对传统教育"知识孤立"的倾向,主张"知识融通".本文基于科学理性主义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构建了STEM教育的三层体系框架:信念层——STEM教育的意识状态,认识层——STEM教育的知识结构,方法层——STEM教育的思维工具.达到领域内容标准、探索学科之间不确定的相关性和确立相关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模型,这"三步走"的STEM教育实践之路将有助于教师理解和处理STEM教育中的"知识"问题.  相似文献   

17.
STEM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教育方式,和那些传统的教育理念有着很大差别,传统的教育理念只重视课本中的知识或是某一学科的教育模式。而STEM的主要核心理念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认知,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连接性。因此,本文将针对基于STEM教学模式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进行实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基本路径。迎合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潮流,利用机器人技术提升学生创造力体现出更丰富的实践价值和时代意义。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法对国内外48项实验研究、6057条样本量进行编码处理,研究得出:1)教育机器人对学生创造力的整体影响效应为0.576,达到中等以上的影响水平,其中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对创新人格品质的影响程度一般;2)从学段来看,教育机器人对初中、小学的学生创造力影响效果较为明显;3)学科方面,机器人课程对学生创造力影响效果最好;4)教学主题中,原型创造对学生创造力影响程度达到中等以上水平;5)教学方式选择方面,探究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6)相比普通教室,实验室环境对于学生创造力发展更为乐观。结合实地调研,提出以下实践建议:推广实施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兼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人格及思维培养;注重低学段学生创造力培养,大力提倡软件编程教学;建构适用于机器人教学的创客教育模式,完善相关学科教师的培训体系及激励机制;促进实验室硬件、软件环境设计,多方面筹措教育机器人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新课改在不断地完善,在小学的教育中,STEM教育理念被不断地融入小学科学教育,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多思考空间。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整合教学资源,创建STEM教育理念的实施环境;优化教学设计,促进STEM教育理念的实施;强化教学训练,提升STEM教育理念的实践效度;注重教学实践,实现STEM教育理念的学科融合,有效拓展教与学的宽度和长度,为学生的学科认知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20.
国外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表明,STEM教育对于推动学科融合,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纵观国内外STEM教育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STEM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支持来推动STEM教育的发展,促进STEM跨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该文首先对STEM教育的内涵、形成阶段与特征进行了解析;其次,在阐释了教育人工智能概念的基础之上,论述了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对STEM教育的支持;最后,在教育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了基于教育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STEM跨学科融合模式,并从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环境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五个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阐释,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STEM跨学科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