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密不可分,如何在创新创业类课程中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合力,深化课程育人内涵,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时代担当、敢闯会创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国家“课程思政”总体战略部署对职业院校“双创”教育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创新创业类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元素,要依据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设计思政融入点,保证思政素材和育人目标的统一,准确把握思政教育价值,有效实施创新创业与思政“双体系”教学。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以分子生物和基因工程课程为例,探讨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从制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增强教师思政育人意识、深挖课程思政元素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实践。同时,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课程思政与专业认证、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理工科是自然科学和科技的融合,是社会运行的基础。理工科的教育应该既承载知识宽度,又饱含价值高度、深度和温度。以理工科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数控技术作为课程思政实施对象,剖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和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则,提出课程思政教学重点在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准确把握教学理念的“角度”、教学目标的“准度”、教学资源的“温度”以及学生个体的“差异度”,将思政要素和课程教学真正融合,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将传道授业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并对思政育人目标、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提升,是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也是新工科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基于课程特色,就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设定、教学及考核方法进行探讨。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设定、教学方法确立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林任风 《广西教育》2023,(12):53-56
本文分析当前师范院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常态化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根据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深挖思政元素、建立适合教育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库、通过情境创设在教育学类专业课程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教学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方法论原则。显性教育是思政课教学必须始终坚守的基本原则,隐性教育是思政课教学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方法。目前,思政课教学存在重显性教育轻隐性教育、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不协调、课程育人和文化育人不同步等问题。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必须推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同向同行,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形成育人合力,实现课程育人与文化育人协同发力。  相似文献   

7.
王英华 《海外英语》2023,(15):162-164+189
立德树人是教育变革的时代话题。思政教育又不应局限于理论课程,更应融入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具有思政育人的自觉性,善于挖掘素材、提取资源、创新模式,构建课程思政育人的新格局。对于高校育人工作来说,应加快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以两者的积极嵌入与深度融合达成立德树人的协同育人目标,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主阵地作用,真正做到全方位、全过程思政育人。基于此,大学英语课程理应深化改革,积极对接思政教育。而思政教育实践中居于首位的是优秀影视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突破口之一。文章主要就大学英语思政教学中英语影视教育资源的运用问题进行探讨,明确思政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影视资源用于思政教育的价值,并思考具体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学科加强思政教育是强化国家认同、落实全人发展的重要途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融入思政教育能够赋能地理单元教学设计育人功能的发挥,落实地理高考试题思政的教学指向,激发地理跨学科协同思政的合力。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融入思政教育应关注生活资源,挖掘思政情境;分析课标要求,确定单元目标;设计基本问题,驱动思政融入;完成评价任务,反馈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9.
周晶 《海外英语》2023,(23):170-172
为了更好地实现树人、育人的目标,真正意义上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教学目标和思政目标的融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堂已经有序展开。然而,当前一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堂中仍存在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思政课堂流于形式等问题。文章对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进行反思,从制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及反馈四个方面展开,以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目标。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的"大思政"观有五个方面的含义,即大视野、大课堂、大教材、大目标、大队伍。它既是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教学观也是方法论。从目标上看它主张从知识目标向人学目标转变,关注人的和谐发展,从内容上看它主张生活即是教材,关注思政教学的针对性;从教学队伍上看它主张全员育人,关注育人环境对人的潜在影响;从教学时间空间上看,它主张时间空间的现实、真实拓展,关注思政教学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以专业课程育人目标为基本,基于“一轴六核”教学理念进行汽车底盘构造课程思政的建设探索。一轴即是以课程育人目标为纵轴,六核是以课程内容中涉及的底盘各个系统功能、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关键系统发展史、前沿技术现状、教学团队科研成果为核心支撑。基于育人目标成效,通过修改及完善教学大纲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使得底盘构造课程的知识体系与育人元素深度互融,结合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新技术和新理论,从关键授课内容中提炼思政内涵,实现通识思政、专业特色思政和科研内涵思政的有效集成,增强学生对中国汽车工业和自主汽车技术发展的信心,激发学生技术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课程思政育人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建设是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育人的突破口和有力抓手。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培育和建设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方面,通过设立研究生课程思政试点项目从而探索出了三种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包括嵌入式、支撑式和补充式,说明了三种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的教学设计与实现,阐述了研究生课程思政试点项目的课程思政育人特点和成效。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务。但德育仅靠思政课程教育无法完成,还需与其他各类课程协同配合。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势在必行。通过分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联系及协同要求,阐述目前在协同教学过程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从“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原则,提取出教学目标协同、教学团队协同、考核反馈协同等协同育人机制理念,并对思政课程与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及思路进行说明,为后续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石和保障,能够有效促进协同育人效果,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基于思政育人内涵的理解和统计学课程性质以及内容的把握,凝练统计学课程总体思政育人目标,设计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第一,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内容;第二,针对具体思政育人目标,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第三,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拓展课程思政时空维度;第四,灵活运用多种考核方式,完善思政育人效果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要求将育人贯穿于教学中,实现语言显性教学与育人隐性教育相统一。教学设计旨在探究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最优途径,是实现教学与育人效果的关键。有效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必须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系统组织教学活动、科学构建评价体系。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期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新农科教育"树新标""开新路""育新才"的目标,高校农科类专业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本文以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为例,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的目标、具体规划和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等方面入手,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讲授中,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二者从内在具有一致性,但在实践工作中也需要对二者进行辨析,以便高校能更好地开展思政工作。二者在根本任务、育人目标、教学任务上具有一致性,但从"思政"的重点、地位和实施渠道上有所区别。作为新的教育理念,高校要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促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之间形成育人合力,切实把握好二者的内在联系,同时针对二者的不同侧重,提出相应对策,确保二者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协同育人的同时共同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如何找到高校专业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充分发挥专业学科育德、育人的功能,成为新时代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的核心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观和课程思政的育人精神,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思政元素挖掘与提炼,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的融合点,力求理论、实验、思想政治三者的同一时空融合,实现“三全育人”格局。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融入网络实验教学中,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实践求证真理过程的趣味性,提升了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常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9.
混合式教学可在创新课程思政实践形式的过程中,全面推进协同育人,在带动课程思政契合新时代新要求的基础上,全方位提升育人实效,为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建设带来发展机遇。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为解决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育人元素挖掘、混合式教学实践环节不健全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高校应优化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以此引领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实践。同时,深入挖掘思政育人元素、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在丰富混合式教学内容选择的基础上完善教学环节,在多元协同中全方位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以混合式教学带动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完成。  相似文献   

20.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知识体系搭建和价值观塑造成型的关键时期,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教育新模式下,课程思政作为育人新理念,是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和体现。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实际,论述了实施课程思政的优势和必要性,对目前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