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学生课堂失范行为是指中学生个体或群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课堂教学范围内不同程度地违反中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活动与行为.从课堂教育教学的角度可以把课堂失范行为划分为四种类型:学习方面的失范行为,遵守纪律方面的失范行为,师生关系方面的失范行为和课堂考试方面的失范行为.中学生课堂失范行为总体上有如下一些突出的特点:行为主体性,数量上升性,形式多样性,行为互袭性,后果严重性,解决的困难性.  相似文献   

2.
失范行为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初期,社会生活中的失范行为表现出一些新特征。失范行为的产生与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控制失范行为的产生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课堂失范行为影响着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是课堂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大多数教师都采用维护规范,控制行为的策略,比如惩罚、表扬、鼓励和漠视.虽然这些控制型策略达到了一定的目的,但是更带来了诸多的负面效应.美国课堂管理流派人文主义心理咨询代表人物之一的托马斯·戈登提出了学生责任感模型,他主张用非控制的方法来影响学生,这对于教师解决课堂上学生的失范行为有着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分析与道德选择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波 《文教资料》2008,(36):98-100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学生存在的行为失范现象和原因,讨论了提高中学生道德选择能力,规避中学生行为失范的关键问题,给出了培养中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小学语文的课堂评价也日益多元化并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在课堂评价方面还存在诸多失范行为,深入分析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失范行为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孙彦川 《中国教师》2011,(21):19-21
<正>《中国教师》:您曾经做过关于中小学校长的权力行为失范的社会学分析,根据您的研究,您觉得校长流动能解决权力行为失范这个问题吗?校长任期制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曾庆伟:校长的流动机制并非是一副能包治百病、完全治愈校长权力行为失范现象的良药,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才能既保证校长充分发挥个  相似文献   

7.
网络传播行为失范与空间伦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失范这一社会学概念引入对网络传播行为的分析,探讨网络空间失范的原因,提出通过构建网络空间伦理来制约网络失范行为并提出网络空间伦理构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术失范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列举研究生学术失范表现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中理性选择和社会控制理论分析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深层原因,从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全过程管理、学术失范行为的外部监督等方面提出治理学术失范行为的举措,以期为从源头上治理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按照失范理论,失范成因包括社会对道德行为制约力减弱、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不协调、意义缺席,失范成因的分析可以为解释社会中行为失范的深层次原因提供一个社会学视角,以便有针对性地找到矫正行为失范的手段和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合理规范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必须要探究中学生思想品德课堂上问题行为频发的原因,并探索解决办法。本文主要针对思想品德课堂问题行为的判定、引起的原因、如何合理规范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堂行为问题做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小学教师课堂行为的观察,发现在课堂中教师道德失范情况普遍,在对教师失范行为后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教师的道德失范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在人格品性诸方面的发展。关注学生人格养成,需从教师职业道德谈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小学教师课堂行为的观察,发现在课堂中教师道德失范情况普遍,在对教师失范行为后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教师的道德失范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在人格品性诸方面的发展。关注学生人格养成,应从教师职业道德谈起。  相似文献   

13.
刘梅 《华章》2007,(12):135-135
所谓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即指由于受网络的负面影响,使中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进行行为判断或行为选择时所表现出的种种违背日常道德规范的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阐述失范行为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90后"高职生课堂失范行为的具体特征,分析了"90后"高职生课堂失范行为的具体原因,并从加强思想教育、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设心理辅导部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学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建、停滞、重建、成型和发展五个阶段。中国学者对何谓“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探索。本文在对这些探索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必须解决的四个问题:教育社会学要利用“后发优势”,克服“后发劣势”;教育社会学要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国教育社会学学派的建立;中国教育社会学要有“开放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用标签理论、失范理论、文化传递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反抗理论深入分析中职学生校园失范行为,并为优化中等职校管理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课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体育课堂的正常教学,增加了体育教师的怠教情绪,同时也助长了体育课堂的不良学风。基于学校男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失范行为现状,从学生的价值观念、学校规范和任课教师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教师行为失范是相对于教师教育规范而言的,马和民在《新编教育社会学》中认为:教育规范是制约和控制学校成员个人行为合理性的重要途径,那么凡是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 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行为,都是失范行为。教师行为是教师价值生命中真善美的外在显现,他们的一举一动显示了教师之为教师的文化底蕴和认知储备。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研究的回顾与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是很多研究中国社会,文化及行为的学者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整个20世纪,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在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们提出了许多见仁见智的观点,本文对20世纪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的主要的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简要回顾和评析,并提出转型时期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问题,以及它迫切需要研究者建构新的,本土的概念架构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学术失范成因与治理路径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是个体道德水平、社会制度、文化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失范论和文化结构论对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成因进行了解读。学术失范之根源在于学术伦理失范,治理学术失范需要重塑学术研究精神,营造崇真尚实、自由独立、创新包容的学术氛围与学术风气,通过制度他律和道德自律,重张学术道德,杜绝学术失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