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移动学习是伴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而新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学习,将成为未来远程教育的一个新趋势。移动学习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使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信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最终实现学习的社会化、终身化。本文对移动学习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的总体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2.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的数字化学习,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移动学习方式已逐步被学习者所接受,但是,移动学习资源的有效建设直接影响到用户对移动学习的接受程度。本文基于LTCS移动学习综合设计模型,即充分考虑地点、技术、文化和满意度四个变量的基础上,给出了程序设计类课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移动学习是在智能移动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具有灵活性、交互性、情境性和辅助性的特点。文章探索了移动学习赋能中职生英语词汇学习的方法和路径,以实例阐述移动学习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证明,移动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体验感和词汇习得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一、移动学习简介M-learning是mobile learning的简称,即移动学习,它是教育技术领域中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指学习者在移动计算设备的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因此移动学习必须基于目前较成熟的无线通信网络、互联网、各种多媒体技术的环境,为教师与学习者提供双向交流的平台,把学习内容有效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利用手持的、无线移动通讯设备(如手机、PDA)学习的移动学习是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分析国内外在移动学习这一崭新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一种应用Web Service技术构建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一种崭新的远程学习形式--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应运而生,它让学习者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的做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根据需要进行自主学习.移动学习为成人教育开辟了新途径,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移动学习系统及其相关学习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移动学习系统具有课程点播、课程直播、资源下载以及自动答疑等功能。当前,移动学习系统中存在基于学习工具的多种学习模式、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以个人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以及以小组为中心的集体学习模式。将多种学习模式合理结合起来会得到优良的移动学习模式。现有移动学习系统存在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渠道不够通畅、沟通方式不够多样、沟通环境不够有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远程教育中采用移动学习方式是顺势而为,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将一点一滴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优化,同时将手机作为直播机,亦可解决远程学习者无法亲临现场学习难题。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运用编制的测量工具获取在校大学生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移动学习数据,然后综合采用曼一惠特尼U检验、克鲁斯卡尔一沃利斯检验、单一样本t检验等方法,认知大学生对使用智能手机支持学习过程的观点、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解决策略,以期研究成果不仅能够有助于大学生有效开展移动学习而且还可为远程教育采用移动学习方式提供可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校中移动学习是新型的泛在学习模式,而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的基本内容,能保障移动学习有效进行。目前移动学习资源模型没有标准规范化的设计。为此,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移动学习的定义、支持技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特性,提出了开发高校移动学习资源必须遵循的原则,构建了高校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框架,并以"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的"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点为例,提出了优化设计模型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10.
移动学习是当前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了解学习者的移动学习现状及需求是所有移动学习项目开展的前提和基石。本文以网上人大成人学习者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成人远程学习者的移动学习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调研,以期为成人移动学习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随着无线通讯技术和无线终端的飞速发展,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逐步成为教育技术学和远程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正>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的学习,是通过移动电话等移动信息设备所进行的数字化学习。在大数据时代,传统学科不该抵制新的学习方式,也不该完全抛弃课本和原有的学习方式,而应该综合应用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益。在语文学习中,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移动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以平板授课来优化教学平板授课能充分发挥跟踪  相似文献   

13.
胥碧 《考试周刊》2015,(23):145-146
移动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是支持移动学习的关键因素,也是制约因素。本研究结合移动学习的特点,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目前以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学习平台能充分支持移动学习的关键因素,以期为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开发找到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难以呈现线性的演化,纵观教育技术学发展历程,每一次技术的革新和应用都呈现出周期循环现象。当前移动学习也正步入周期循环的平台期,从技术发展周期的视角审视移动学习有利于我们更合理地看待移动学习,以促进移动学习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项针对大学生移动学习情况调查显示:68.7%的手机是智能手机,虽然还有31.3%的学生手机不是智能手机,但是有93.9%的手机是可以上网的。移动学习概述近几年来,移动通讯设备和无线网络的飞速发展,使移动学习迅速的兴起。目前对于移动学习的定义有很多种,研究者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比较广泛运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余胜泉教授给出的定义":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PDA  相似文献   

16.
移动学习技术开发实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伟  朱东鸣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115-119,126
普适计算的思想体现的是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目标信息,移动学习恰恰是普适计算的产物,它实现了无缝连接,极大的丰富了远程学习支持的手段。移动学习大致有五种方式:移动式存储,基于SMS短信的方式,基于连接浏览的方式和J2ME方式以及基于特定手持设备的课堂反馈系统。文章分别对五种学习方式和技术实现给予了理论和实践的解释。我校的移动学习也在SMS平台,Pocket PC远程学习支持系统和WAP移动学习信息系统上做了开发和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我校下一步的移动学习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17.
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移动学习可以有效助推终身学习的发展,文章从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技术支持等四个方面,阐述移动学习促进终身学习的有利条件,同时指出移动学习支持终身学习的方式和不足,从而为提升个人素质和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生及移动学习的特点,探讨基于移动学习的词汇自主学习模式。移动学习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所受的时空约束以及其图文并茂的趣味性受到学生的青睐。但由于高职生的自我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较弱,教师需要对其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帮助其达到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面向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和学习模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设计有效的移动学习(m-Learning)课程和学习模式能够提高移动学习效率,使学习者真正受益于移动学习带来的学习便利.文章首先介绍了移动学习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背景,然后从课程的内容设计、媒体设计、交互设计等方面提出适合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方法,并给出一个具体的设计实例,最后介绍了面向移动学习的几种典型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20.
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学习作为非正式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超视像时代,微视频以短小精练的内容,并符合当下人们的观看习惯而成为热议焦点;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媒介终端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是如何将微型学习与微视频、移动媒介终端紧密结合,从而有利用学习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是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基于微型学习与移动学习相关理论,分析出学习视频的突出优势,然后着重论述微型学习视频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潜力,并分析构建微型学习视频系统模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了解大学生群体利用移动媒介终端进行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选取使用范围广、操作简便的智能手机为硬件平台,通过视频资源改造与视频内容等方面的分析设计,为微型学习视频的有效性提出可操作方法,让学习者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