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忠恕”原是曾子对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的个人理解和阐发,王弼结合魏晋的时代风尚和重“情’’思潮,对孔子、曾参的“忠恕”范畴进行了重新界定,并通过对“一以贯之”的“贯”进行辨名析理,为先秦儒家伦理注入了玄学新义。王弼以“情”释“忠”,用宇宙人生之共同本性——“情”联结“忠”、“恕”,对宋朝理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庸》作为孔子儒家“中道”哲学的专门著作,其所言即如何把握与使用中道.所谓“中庸”就是“用中”,东汉郑玄所说极是!“清华简”《保训》的发现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儒家自尧、舜以来的“执中”理论得到了验证.周文王、武王十分重视以礼制中、以刑教中,影响周代社会至深至远,更影响了孔子儒家.孔子的“中道”哲学是孔子智慧的集中体现,它是社会稳定之道,也是社会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3.
“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儒士追求的最高目标。孔子歿后,儒家分派。各家学派对孔子之道的理解也全然不同。本文以孔子的三位弟子曾参、有若、子贡对“道”的理解,将孔子之道分为“忠恕”说、“仁”说以及“文章、性与天道”说,并分析了孔子之“道”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道,是中国先秦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思想,并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逻辑起点。道的原始意义是“道路”,在老子、孔子的时代被引申、转型为“道理”之类的意义。但老子道家之“道”和孔子儒家之“道”有着明显的差别,相对而言,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之道;后者更侧重于“人伦”之道。两种不同内涵的“道”,在中国古代文论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道隐”思想是孔子根据形势灵活应变的积极处世原则的体现,它所强调的是“儒道”在天下无道之际以“隐”为“行道”、“达道”的手段,具有方法论意义。立足于《论语》文本,探讨孔子对“隐”的态度及“隐”的诠释,才可正确解读孔子“道隐”思想的内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6.
刘勰对“道”的阐释 ,贯穿了他的儒家经学思想 ,把玄学的援道入儒、以道为体、以儒为用的儒道合一思想 ,表现在了他的文艺本质观中。哲理性的自然之道具体化为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 ,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成为普遍规律的道的体现 ,这样既昭示了刘勰注重圣人教化的“明道”文艺思想 ,同时也自然地把老庄之道与儒家之道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7.
“君子”是孔子追求的儒家理想人格,但相对“圣人”来说,“君子”之品行还是可以通过自身不断修养达到的。本文把“君子”人格具体分述为孝、悌、忠、信、恕、勇等。  相似文献   

8.
两汉学术与思想以求“贯通”为特点,主体“心”在东汉儒学贯通天人与古今中的诠释地位突显了出来。面对东汉以来的社会变乱,党人集团道德实践的失败和魏初文人化儒生的生存困境,使长期作为思想潜流存在的道家登上了思想前台。玄学思想家开始探索人与道的逻辑关系而提出“无”本体论,以此寻求一个更优越、更本源的思想与社会立场,从而把握个人和天下之命运,思想范畴也由儒家的“通”转向玄学的“无”。  相似文献   

9.
<正>在儒家经典《论语·里仁》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师徒对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思是,孔子教导曾参说:"曾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啊!"曾子说:"是。"孔子走出去后,曾子的门人不解孔子之意,问曾子:"先生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啊?"曾子告诉他们:"夫子所遵循的,只是忠和恕罢了。"曾子理解的"吾道一以贯之"的"道",历史上很少有人怀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认识论思想以“仁”为核心,倡导“知之为知之”的认识态度,主张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认识方法。孔子的“学而知之”思想首开儒家认识论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学习,以加深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1.
陈白沙对二程儒学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注重心体和道体的均衡表述;其二,强调心体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彰显德性自由;其三,继承了儒学易简的理念,形成了以“勿忘勿助之间”为特征的易简的体证工夫论.陈白沙的儒学思想源自二程又自成体系,在儒学道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中“道”指的是儒家的“仁义之道”,“死”是动词的为动用法,意思是“为……而死”。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这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的内涵。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孟子的“舍生而取义”正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的最佳注脚。  相似文献   

13.
“士志于道”是儒家据以评判士之是非善恶的最高价值标准。“志道”之学,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觉地追求儒家的道德境界,并以此作为立身处世的终极价值依据。而传统的“三不朽”理论又以“立德”为上善之选,这就为知识分子从“立德”走向“不朽”提供了内在依据。陶渊明的“立名垂世”思想,是指他在“志道”的践履过程中所形成的指向“不朽”追求的价值意图,即通过“三不朽”的操作体系以实现垂名后世的价值理想。所不同的是,陶渊明用“志道”之学为自己的“立名垂世”思想做了策略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思想核心,是施"仁"良方。"尽己"和"恕人"的有机统一,已成为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一条重要准则,因此学习借鉴孔子以"忠恕之道"实行"仁学"的思想对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谭虎 《家庭教育》2014,(5):46-46
《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孔子:“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说:“那应该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封建社会士大夫阶级倡导与奉行的处世之道和人生格言,也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与瑰宝。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强调人应该宽恕待人,提倡“恕”,认为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忠恕”是贯串孔子全部伦理道德学说的理论支柱,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南,“忠”是主体的自我要求,以自身道德的完善为目的;“恕”是主体对待客体(他人)的原则,是调整和平衡人际关系的策略。本文探讨了儒家“忠”的本义,澄清误谬,并对“恕”的人际关系意识有较深入的阐发,特别从领导艺术的角度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博学多识的学者。他的主要思想学说集中体现在《论语》一书之中,细读《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一生致力于"为学"。本文从好学、会学、博学三个方面论述孔子的"为学"之道。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一书有其完整的哲学体系,老子哲学的展开以“道”为中心,老子对“道”有着多侧面的界定和描述,综括而言,“道”具有宇宙的本原、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人的五官无法把握、“无为”、客观存在、可以认识等特点。老子哲学对孔子有着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论语》中有老子“道”论的明显折射、“无为”思想深刻影响了孔子、谦虚不自满思想对孔子有重要影响、“不言之教”对孔子有明显影响。探讨老子哲学的体系,揭示老子哲学对孔子的影响,对把握先秦哲学的真实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程颢程颐是“理学”的奠基者,他们以儒学为核心,沿着儒、释、道归一的路子发展,建立了初具体系的唯心主义理学.二程的四传弟子朱熹,继承了二程的思想和孔孟道统正传,吸收并综合了先秦以来各种唯心主义观点建立起以“理”为核心的庞大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成为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全祖望曾称他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明人王祎亦说:“自孔子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朱子而复明.朱子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可贵的,也是充满矛盾的,是精华与糟粕杂陈的。作为哲学家,孔子是知天命、畏天命、重丧祭的客观唯心主义者,但在认识上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的唯物主义观点。作为政治家,孔子的思想是从周、复礼、保守的,代表奴隶主阶级的。作为历史家,孔子是“信而好古”,述而有作的伟大的文献古籍编辑者。作为教育家,孔子是伟大的创新者。他虚悬“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存而少论,强调“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以上几点,是我所赞同的对孔子的评论,不必详述。在这里,只谈“道问学”与“教学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