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依据来源不同,作品有原始作品和派生作品的区别。顾名思义,派生作品是在原始作品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包括演绎作品和组合作品。演绎作品是以原有作品为蓝本,通过再创作,用相同或不同的形式编写的新作品,包括改编作品和翻译作品。组合作品是由若干单篇文章汇编而成的文集,也就是荟萃众芳,以选编形式转载已发表的作品。既然有演绎作品和组合作品,当然也就有演绎作品编辑和组合作品编辑。高级的组合作品是以编辑劳动表规出来的著作形式。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孕育组合作品的劳动是编辑劳动,这种编辑  相似文献   

2.
孙栋 《青年记者》2017,(28):73-75
著作权财产权在理论上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复制权、演绎权、发行与出租权、公开传播权.复制权、发行与出租权所控制的行为均以载体的产生和转移为核心特征,公开传播权控制的则是以不转移作品有形载体所有权或占有的方式向公众传播作品,使公众得以欣赏或使用作品内容的行为.①在我国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中,并没有公开传播权或类似的法定权利,立法实践中传播权通常以权利束的方式表现出来,即公开传播行为包含若干项具体行为.  相似文献   

3.
李杨 《中国出版》2012,(12):25-28
复制权成为著作财产权的基础性权利,一定意义上是由传统印刷技术限制下的特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复制权受到强烈的冲击,正逐渐失去著作财产权的基础性地位和优势。从"传播"的内涵与著作财产权体系的结构划分出发,"传播"是著作权人实现利益回报的主要方式,著作财产权体系的权利基础应为控制作品"传播"所享有的利益——传播权。著作财产权体系简化后的"大传播权"设计,不仅有助于消弭公众因误解著作财产权而造成的逆反心理,同时又对社会公众逐渐认同、接受和遵守著作权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权经营已经从最初的传统图书出版权、翻译权向图书重印权、报刊连载权、影视类改编权、数字版权等现代附属权利扩展,以图书出版的版权为核心辐射到非出版形式的版权,这是传统出版产业改变经营模式、开发版权资源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市场竞争、谋求可持  相似文献   

5.
编辑如何用好作品修改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图书修改权的性质与编辑职责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而著作权就包括作品的修改权以及保护作品完整权.因此,从法理上来说,作为不同于作者的主体,编辑并没有对作品进行修改的权利. 但在现实中,所有图书都是经过编辑加工即修改后才出版的.编辑具有从政治、思想、科学甚至文学艺术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审查的职责,一旦发现作品中的问题,编辑就有责任指出来,提出修改方案.这样,版权保护与编辑加工活动之间就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6.
演绎作品是指在已有作品基础上经过再创作行为而产生的新作品。演绎作品主要包括经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等产生的改编作品、翻译作品、注释作品、整理作品、汇编作品等,在文学作品基础上经改编摄制成的影视作品也属广义的演绎作品。演绎作品经过两次创作,具有双重作者,因而具有双重权利人。本文力图从有关规定中分析演绎作品双重权利人的权利范围。一、演绎作品的特点(一)保留原作品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表达方式演绎不是全新的创作,在演绎作品中必须保留原作品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表达方式。如将小说改编为电影剧本,该电影剧本必须再现原…  相似文献   

7.
最早设立出版者权的英联邦国家的版权法,以保护图书出版者在制作版本上的投资为目标.随着制版技术的发展,该权利的效力经历了从扩张到式微的转变.以保护出版者在制版上的投资为逻辑起点,出版者权应为图书、报刊出版者专有复制、发行以及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版本的权利.进入21世纪,媒介融合纵深发展,新闻产品成为出版者与市场竞争主体利益争夺的焦点,欧陆国家因此设立了保护新闻产品的报刊出版者权.由于我国暂不存在该类利益纠纷,且没有有效的立法例可资借鉴,故暂不设立报刊出版者权为宜.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作品中,比较常见的逻辑谬误还有违反同一律和不矛盾律要求的“自相矛盾”等逻辑谬误,并住住以有歧义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它所传达给读者的新闻信息是不确定的。削弱了新闻作品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所以,凡语言歧义都在清除之列。其逻辑方法就是通过比较、分析、演绎.对一些语句成分加以适当的限制、概括,调整语序,使各种成  相似文献   

9.
图书著作权及相关权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一般是文字作品,也可以是美术、摄影作品.图书信息传播的特征是读者通过视觉(盲文除外)感知.图书负载着多种民事权利.图书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当事人对图书享有动产所有权.图书作为有形的物为所有权的客体,但图书还负载着无形财产权和人格权.对权利产生和发展的剖析和认识,有利于对当事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风格是一个文艺美学范畴,一般多用以指作品的艺术特色;它是作家艺术成熟的表现,是从作品整体体现出来的,是作品从内容到形式表现出来的整体特色。风格是高度个性化的,独创性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出版社作为由若干个体组成的单位,其出版活动带有群体性,它能否形成自己的独到风格呢?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按照各题名之间的内在结构,中西文"合订题名"图书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书中题名虽然较多,却可以提炼出主要题名的图书,另一种是通常意义上的"无总题名图书"。对于第一种情况,中西文"合订题名"图书的著录都以提炼主要题名为主要任务;对于"无总题名图书"则可依照著者数量和作品数量两个标准划分成4种类型。对"无总题名图书"的著录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提供丰富而有效的检索点,以充分满足用户的发现、识别与选择要求;使记录呈现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夏颖 《编辑之友》2011,(12):118-120
版权是包括主权利及多种附属权利在内的复合权利,图书版权除传统纸质图书的复制权、发行权外,还包括由这种主权利衍生出的报刊连载权、翻译权、数字出版权、网络传播权、改编权、影视摄制权、书中形象使用权等,这些附属权利是随着传播媒介和出版形式的发  相似文献   

13.
教科书作为依据一定标准(如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编撰的作品,自身具有区别于其他类型图书的特征.而科普读物是指以科学普及为目的的供阅读的东西,包括书籍、杂志、报纸等,它在创作方法、文本内容、呈现形式上,相较于教科书,有更大的自主空间.二者的关联,在于读者群、知识内核的交集.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理科教科书和当前科普读物(图书)的各自特征,如何形成兼具二者优势的产品,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的作品复制权与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品数字化是作品的一种使用方式,从保护著作人权利的立场出发,作品的数字化转换当然属于权利人的专有权利,属于法律性质的作品复制。数字图书馆是把作品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储存,并对读者提供服务。数字图书馆在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对涉及的作品信息采集、作品数字化、作品信息网络传播、作品数据库等方面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应当予以充分的认识和尊重。  相似文献   

15.
图书责任编辑是图书出版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也是一部作品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桥梁。从某种意义上讲,图书的责任编辑既决定着一部作品的命运,也关系到一部作品的质量。在图书版权页上,都有"责任编辑"的名字,但"责任"这两个字包含哪些内容,  相似文献   

16.
李杨 《出版科学》2013,21(1):15-21
作品的非物质性、非稀缺性与非竞争性、有益外部性与互文性表明,著作权对象具有公共效用属性,具有一定财产内在结构缺陷,难以确立并保持稳定的财产权界限。著作权在给权利人激励与必要回报的基础上,最终以实现作品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公共福利为根本目的,主要体现在文化参与功能和民主政治功能两个层面。在确立著作权的边界时,应从著作权人的单一主体模式转变为著作权人、传播者、使用者的多元主体模式,进而实现著作权作为财产利益的"分配伦理"。仅从作品出发,期望能人为设立"独创性""思想/表达二分法"的著作权对象保护标准的想法,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著作权的权利作用"焦点"困境。为了确立著作权的边界,在权利作用构造上既要考虑作为对象的作品范围问题,更应侧重于以"使用行为"作为权利作用"焦点"的切入点和核心依据。"传播"是著作权人实现作品利益的主要利用方式,即传播权是著作权体系的基础性权利。  相似文献   

17.
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是指与著作权相邻近的权利。邻接权是在传播作品中产生的权利。作品创作出来后,需要在公众中传播,传播者在传播作品中也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理所当然要受到法律的保护。邻接权与著作权密切相关,但又是独立于著作权之外的一种权利。在国际上,邻接权的保护主要见于《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与广播组织的国际公约》(即罗马公约)、《保护录音制品录制者防止被擅自复制公约》(即录音制品公约)和《关于播送由人造卫星传播载有节目的信号公约》(即卫星公约)。在我国,邻接权主要包含出版者的权利、表演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赵强 《当代传播》2001,(3):43-4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的规定,著作权包括这样几种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这五种权利只是狭义著作权的内容,广义上的著作权还应该包括作品传播者的权利。在网络空间,著作权人理所当然享有著作权法规定的相关权利,但是由于传播形式的变化,行使这些权利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而现有著作权法在对网络作品著作权人权利实施保护时,实践中又存在着一些模棱两可的情况,使传播者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窘境,并由此引发了一些争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站是否有法定许可的转载权?…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图书馆学会2005"新年峰会"为标志,认为图书馆界已开始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著作权立法的进程.中国图书馆学会在2005年8月发布的<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问题的声明>阐述图书馆界在著作权保护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围绕2005年10月由国家版权局网站公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中的"四六条",图书馆界与出版界、数据开发商提出对此不同的看法.图书馆界认为,著作权对图书馆的限制与例外主要包括①馆内传播的合理使用权;②馆外传播的法定许可权;③有限的自行数字化部分馆藏作品的权利.同时,指出保护权利与促进传播绝不是互相对立的,权利人的权利只有通过传播方可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一、"图书纲目采购计划"之概述 所谓"图书纲目采购计划"(Approval Plan)就是由书店按事先制定的购书纲目(Profile),主动地将有关新书或新书出版消息提供给图书馆.它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美国的书商从"长期订单"和"提类订单"中演变出来的.不同的是长期订单和提类订单供应的书籍,不管是否适合图书馆的要求,都不能退还给书商;而"图书纲目采购计划"供应的书籍,图书馆可以将不适合的图书在一定期限内退还给书商.当然,退还的数量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