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方正小样与PDF文件的无缝对接实现远程校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德华 《编辑学报》2008,20(6):545-546
利用方正书版软件处理方正小样文件,利用方正PSR-PRO输出软件的虚拟打印机功能将方正大样文件转换成PDF文件,以及Adobe Acrobat软件对PDF格式文件合并创建和注释等功能,以实现方正小样文件与PDF文件的无缝对接,并实现作者的远程校对,从而提高作者校对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魏艳君  彭熙 《编辑学报》2015,27(4):371-372
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非常有必要让作者参与校对工作.作者参与校对,重点是编辑稿和二校稿的校对.编辑稿作者校对主要是针对责任编辑的意见进行确认、修改、补充,二校稿作者校对主要是排除排版过程中不同文件格式转换导致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印前工作中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到PDF文件,尤其是一些在国外设计制作的文件。但客户往往在输出前还要求对文件做一些改动。如尺寸要修改、颜色要调整、图文位置要移动等,并不能直接拼版输出。与PostScript文件相比.理论上PDF文件是可编辑的,但由于生成PDF文件的过程中对源文档进行了优化调整.打乱了文件结构,所以对PDF文件的直接编辑是不太方便的.最理想的方法是在原程序中修改好后重新生成PDF。但许多客户仅提供了PDF文件而并未附带源文档.在此情况下.我们掌握几种软件的使用方法.能较好地编辑修改PDF文件.使工作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应用Ghostscript和GSview实现方正书版PS文件向PDF文件的转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雪莹 《编辑学报》2010,22(5):454-456
  相似文献   

5.
《出版与印刷》2012,(2):25-27
正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期刊出版流程中,越来越多的期刊社采用电子稿的方式,让作者进行远程样对.电子校样大多为pdf文件,也有采用ceb格式的文件.作者校对时一般采用三种处理方式:一是下载打印校样,并在纸质校样上批注修改意见,然后扫描发回或寄回;二是在电子校样上直接批注修改意见后发回期刊社;三是将校对意见按"*页*行*...  相似文献   

6.
福昕阅读器( Foxit Reader)是一款优秀的PDF文档阅读软件,软件小巧(绿色软件),运行速度快,注释功能强,通用性好,利用其附注工具、文本注释工具、图形标注工具和打字机工具可以方便快捷地给PDF电子校样添加注释,从而实现期刊远程校对.  相似文献   

7.
作者使用电脑写作之后,传统意义上"校异同"的依据--手写稿便失去了,校对、编辑工作面对的已是根据作者电子文档排版的清样,此时的编辑校对工作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8.
方正书版大样文件转换成PDF文件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将方正书版大样文件转换成PDF文件的几个途径,为实现方正书版大样文件的远程校对及网上浏览、备份提供了技术支持,为科技期刊电子版的制作及发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尚永刚 《编辑学报》2008,20(1):83-84
介绍一种利用免费的Adobe Reader 8.0软件实施远程校对的方法,可以替代纸质校样校对,其操作较其他方法更为简便,对于作者则无费用及操作方面的困扰.  相似文献   

10.
利用Adobe Acrobat7.0实现PDF格式文件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编辑工作中异地审稿和校对所遇到的问题,简要介绍Adobe Acrobat7.0软件和PDF文件的功能、特点和在网络传播中的重要性,详细阐述将方正书版文件转成PDF文件以及Word与PDF互换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1.
论书刊出版的编校分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汪碧蓉  杜玉环 《编辑学报》2002,14(5):365-367
从界定编辑与校对的职责出发,阐述编校分开的出版工作模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版成本,是书刊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由于书刊出版单位管理体制和市场方面的原因,部分期刊出版单位采取编校合一的出版工作模式仍具有合理性.从长远看,编校分工将不局限在书刊出版单位内部,而是在社会范围内实现.  相似文献   

12.
胡晓强  黄晓红 《编辑学报》2012,24(3):242-243
根据对10本使用过计算机校对软件的中文科技类书刊的检查,发现有8种错误没有被计算机校对软件查出。据此讨论在辅以计算机校对软件的条件下,为保证出版物的编校质量,编辑校对人员在工作中应该重点关注的方面。认为只有校对软件与人工编校取长补短,才有可能得到最好的校对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编辑部为例,说明编校或编校排是否合一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科技学术期刊,由于稿件中图表及公式较多,在编辑的专业知识及计算机使用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宜采用编校合一,而排版则应专设录入员。在编辑与录入员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即编辑负责文字的修改,录入员负责录入图、表、公式及版面调整可提高双方的工作效率,并做到办公少纸化。  相似文献   

14.
结合编校工作实践,对责任编辑在处理通读编辑的修改、疑问时应秉持的态度和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责任编辑在处理通读编辑修改的文稿时,要认真严谨,仔细甄别,尊重而不盲从;在处理通读编辑的疑问时,不可草率,应“勤”字当头,认真核查补缺.  相似文献   

15.
多技术手段联合使用: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飞鸣 《编辑学报》2007,19(2):108-110
介绍在期刊编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技术的经验,包括纸质原稿与电子原稿相结合、多种软件联合使用、编辑人员与技术人员相结合、机校与人工校对相结合.探讨编校对象不同时的具体编辑方法.认为只有联合使用多种新技术及传统方法,才能有效提高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作者自校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栾奕  陶映雪  刘利 《编辑学报》2006,18(3):221-222
作者自行校对其待发表的论文清样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校对形式.作者自校可以修正源于编辑和校对人员的偏颇与错误;自我修补完善撰文等疏漏和不足;签字确认编辑加工稿件的合法性:从而达到提高论文质量,减少著作权纠纷,促进编辑与作者互动机制建立等目的.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编辑的价值及其业务拓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瑞 《编辑学报》2011,23(5):455-456
针对目前编辑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不高,以及很多编辑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迷茫和厌倦等现状,分析编辑价值的挖掘及编辑的努力方向,认为编辑应该从以往的“编校稿件”为主要职责转变为更新的编辑职责定位。详细总结了编辑的业务流程,提出了编辑为推动和促进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可以拓展的8种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