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每每见到报纸上署了三五个作者名字的新闻、通讯(更有甚者,一张新闻照片竟也署了几个作者,真不知他们是如何合作共同拍“摄”的),总是疑虑重重。新闻界不是每年都评选好新闻吗?倘若这样的作品被评为“上乘”,试问,哪位作者是当之无愧的获奖者呢?倘若这篇作品出了大差错,又试问,哪位作者应当受到谴责和负“文  相似文献   

2.
“署名”论     
有些新闻和通讯,往往署了三五个作者的名字;有的甚至一张新闻照片署名也是二三个,实在令人费解。仔细一想,消息和通讯署名三五个还有点说头;但新闻照片署名也是二三个就有点说不过去,难道是一人持相机,一人按快门,一人负责洗胶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未免有点“滑稽”。人多以示重视?不对。文责应该自负,如果稿子真的出了问题,作者三五个,拿谁是问?如何“自负”?倘若稿子获奖呢?作者三五个,谁来领受?谁是该文荣誉的无愧者?人多说明写作艰巨?也不对。写作的显著特点是“单干”。它的艰苦在于个人“伤脑筋”,并不表…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段被湮没13年的历史,虽然没有秦始皇兵马俑埋在地下那么长久。秦始皇的地下军阵破土而出,拂去历史的尘埃,射出灿烂的光彩,以“世界第八奇迹”著称于海内外。美国总统、英国女王、日本首相、法国总理纷纷前来参观。然而,是哪位功臣最先呼吁要保护秦始皇兵马俑?是哪位记者最先道报发现了秦始皇兵马俑?一直鲜为人知。甚至连新闻界,许多人也不晓得这位记者的名和姓。  相似文献   

4.
大约是受时风影响的缘故吧,近年来,新闻界有些同仁,那脑瓜儿也“开窍”多了。要不然,怎么会干这“嫁衣”上打“补丁”的绝活儿呢? 编辑历来有“为他人做嫁衣”的尊称。整日辛辛苦苦地编呀、改呀,甘当无名英雄。因此,在三百六十行中,编辑历来是受人尊做的。然而,有个别编辑却不让人尊敬。他当“裁缝”又不甘愿做“嫁衣”,一拿到“质地”较好的“料子”,就想干那“嫁衣”上打“补丁”的绝活儿:你原来的结构是一、二、三……,我就改它为A、B、C……;你说是“土豆、牛肉,加咖啡好。”我就改为“牛肉、土豆,加咖啡妙”。如此这般“加工”一番,使作品“旧貌”换了“新颜”,那么作为“合作者”的编辑,署个名儿也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在介绍历年春节晚会节目的情况时,由一位策划人介绍一部获奖小品,道出了这样一个内幕:“当时来稿很多,装了几麻袋。这个节目是一位老编辑从麻袋中找出来的。”这部作品获奖,首先要感谢这位老编辑的慧眼。同时,我们要问,又是哪位编辑首先将此稿枪毙,扔到麻袋中的呢?对于一些初学写作者或者编辑不熟悉的作者,再好的作品,也往往难免枪毙之后扔入字纸篓和麻袋中,这种字纸篓暗箱操作法,使笔者也深受其害。现在的政协副主席宋健同志,是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经常有人这样评价一篇好新闻:情真意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出了“真景物”、“真感情”。王国维称之为“境界”,即意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辞海》中说:“意境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7.
在自己的作品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看起来是理所当然而又容易做到的事。但事实上并不这么简单。署名纠纷,古今中外皆有。近几年,我国大陆也日益多了起来。不仅有私下争议,有些还“法庭相见”。这些纠纷是怎么引起的?如何看待?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据我收集的资料,署名纠纷有以下几类: 冒名投稿也就是说,明明是自己写的文章,发表时却不署自己的名字,而署上别人的名字,况且没有人逼迫他,完全出于自愿。这种反常的现象该怎么解释呢?冒名的背后隐藏着什么企图呢?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1640年出版了他的长篇小  相似文献   

8.
尽管不少新闻界人士一再呼吁新闻不要向文学靠拢。文学界也有人批评一些作品缺少艺术性,“象新闻作品”。但新闻与文学的互相靠拢、互相渗透以至于某种程度的“合流”现象,却是客观存在,而且大有发展兴旺的势头。对此,应当怎么认识和评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分析一下,新闻与文学怎么会产生“合流”现象?这不是某些人的个人意志决定的,而是社会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咸宁日报》在湖北新闻奖评选中屡获佳绩,近三年荣获湖北新闻奖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0个,还有作品入围中国新闻奖评选,受到新闻界广泛关注。新闻奖是新闻业务水平的导向标,也是检验记者编辑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试金石”。好新闻是怎样磨练出来的?《咸宁日报》编辑部有哪些经验?我们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报刊上失实的虚假报道给社会和新闻界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为什么这些“病症”久治不“愈”呢?我以为有三个原因:一是现实社会中的“面子风”、“人情风”;二是动乱年代的“虚假根”;三是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差。“杜绝”失实报道并非易事。我感觉较好的如《人民海军》报,发现报道失实或抄袭之作,马上追回稿费,并将作者的真实姓名公布于报端进行批评,停止半年用稿资格。当然,这只是报社方面采取的措施.只是一种对失实的惩罚办法,毕竟是在发现失实之后。那么,如何使作者自觉不搞失实报道,怎样克服这个顽“症”呢?看来很值得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前两年,社会上发生过一场争论:新闻工作算不算一门科学,或者说,新闻工作“有学”还是“无学”。经过新闻界的一番有根据的论证,新闻工作被承认为一门科学了,新闻工作的确“有学”。那么,广播工作算不算一门科学呢?广播“有学”还是“无学”呢?如果承认广播工作是一门科学,或者说广播“有学”,可以成为广播学,那么,它和新闻学是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新闻界,乃至广播界内部,意见并不一致。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上也好,新闻界也好,对广播工作的历史、实践和理论缺乏了解;另一方面,我们广播工作者对于自己从事的这门科学也研究得不够,  相似文献   

12.
只听说或吃过生猛海鲜的,一个记者怎么也会列入“生猛”之列?生猛的记者,是什么样子呢? 凡是认识李浩明的,见到用“生猛”两字形容他,初感疑惑,略一思忖便会觉得“象是那么回事。”要是你熟悉李浩明,结过伙,你会发现,一直难于名状的李浩明终于有了恰当的形容词。而李浩明自己呢,他竟坦诚以言:我的确生猛,生猛得很。近三年里,上海报刊上李浩明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实在太高了,高得让人疑心上海新闻界是否有几个同名同姓的李浩明;有人不解李浩明何以在三年内便在新闻界做了“大户”,此人来历如何?  相似文献   

13.
用笔名发表文学作品是司空见惯的,但现在不少作者发表消息竟也以笔名代之。如果说是写批评性的稿件作者怕遭报复而署笔名的话,倒还情由可原;但在报刊上发表不少其它性质的新闻稿也往往是署笔名,这就令人费解了。新闻稿,尤其是消息、通讯等,要求署作者的真实姓名,这是因为新闻稿反映的是客观事实;署真名,也是迫使作者必须尊重事实的条件之一,这里面有一个“文责自负”的问题。如果署笔名或假名的话,那就会削弱作者的责任感,出现漫不经心地采访,草草率率地成文,甚至信口开河的现象。反正读者也弄不清真正的作者是谁。还有些作者干脆用上“本报记者”、“本报通讯员”或  相似文献   

14.
如此署名     
某省报2004年12月27日B4版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生活的情趣怎能一“网”打尽》,内容是丈夫以第一人称诉说下岗的妻子玩电脑入迷,不做饭不理家,不按正常时间起居,不分白天黑夜玩电脑,使作者苦恼不堪。文章写得生动感人。但文章作者竟然署了两个人的名字。这就奇怪了,难道一个妻子有两个丈夫?我百思不得其解。如今报刊上的作者署名可谓花样多多,有的一个名字七八个字,有的用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当名字,据说是新潮风雅。现在不规范到第一人称写妻子的文章署两个名,而且是纪实作品,这太出格了。建议主管部门对署名做适当规范,使之符合起码的逻辑,…  相似文献   

15.
一第一位这样说——1988年9月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建所1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开幕式上,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同志,作了极为精炼而精彩的发言,大意是:新闻研究所成立的这10年,新闻界让我高兴的事不多。但有一件事我特别高兴,这就是新闻界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了,孙旭培同志就是我的老师,这是我第二次在公开场合称他为老师。我这一生,写的检查比我发表的作品还多,今天,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当时,会场气氛很活跃、很轻松,而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写的检查比发表的作品还多”,这是否是一个老记者一种特殊方式的血泪控诉呢?是否是一种灵魂深处的人格顿悟呢?抑或仅仅是一种调侃自己的幽默感?但李普同志的话看似平淡却奇崛则是勿庸置  相似文献   

16.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韬奋基金会联合设立“韬奋新闻奖”,标志我国新闻奖励体系日益完善。首届评选结果,10名在新闻岗位有突出成绩的编辑和通联工作者获韬奋新闻奖,30名优秀编辑和通联工作者获提名荣誉。我们国家现在有了三个新闻大奖。“中国新闻奖”,奖励各种体裁的优秀新闻作品,涵盖所有新闻单位;奖励作品,当然也就奖励作者。“范长江新闻奖”,奖励记者,即新闻界通称的“外勤”,侧重奖励青年记者。新设立的“韬奋新闻奖”,奖励编辑、通联、评论员,即新闻界通称的“内勤”,以及新闻研究、新闻教育部门的现职新闻工作者,首届评选对象是编辑和通联工作者。  相似文献   

17.
多写现场新闻,在新闻界已开始形成风气。企业报该不该提倡呢?有人说,现场短新闻好是好,只是不易写。笔者以为,倘能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优势,企业报人也可以采写出高质量的作品来。譬如,现场短新闻要求作者人到现场,通过耳闻目睹,迅速及时地将新闻现场发生的一  相似文献   

18.
近读毛姆评介世界文学作家与作品的《书与你》,文中谈及“爱默森具有用图画般的句子来描绘事物的天赋。”依据新闻界早有新闻以事实说话的观点,是否可以说新闻以“画”说话呢? 首先,我想说明一点,“以‘画’说话”并非专指电视新闻,也无涵盖所有新闻文体的意思,而仅仅针对消息类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9.
如果有人问我,作为一个编辑,你最近对新闻写作方面有什么想法? 我将不假思索地回答:首先拿出合格品来。何以如此?且听我道出几条理由。“质量品种效益年”和新闻界 1991年,我国的第一个“质量品种效益年”,新闻界在宣传上卖了很大力气。但是有一件事新闻界同仁似有同感,更需要开展一个“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恐怕是新闻界自己。新闻稿件“市场”,供大于求,可以说是绝对的“买方市场”。这一点有目共睹。通讯员的稿件难上,记者的稿件也难上。按理说这种市场环境是有利于促进新闻作品质量的提高的,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这种压力的正效应并不明显。一些人宁可用很大的气力去推销劣质品,而不愿意把这些力气花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于是,推来选去,常常只能用一篇相对好一  相似文献   

20.
新闻写作的产品是新闻作品。研究新闻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好的新闻作品,那么什么样的新闻作品才算是好的呢?这个标准是什么呢?很显然,符合和适合新闻传播的规律和要求的新闻作品才是好的新闻作品。新闻作品的五个特点就是这样提出来的。它们是:新闻作品是“易碎产品”,新闻作品是“机遇产品”,新闻作品是“组合产品”,新闻作品是“选择产品”,新闻作品是“传播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