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层次分析法在图书评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评标是一个多层次和多因素的决策问题,为了更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地评标, 提出运用层次分析(AHP)的基本决策理论,构建层次分析法图书评标模型,使定性的评价指标定量化,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确保评标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公正、合理。通过案例分析,具体介绍在图书评标中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评价的方法和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2.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图书评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对于综合评分法而言,模糊综合评判法更适用于评价定性指标,可以将招标中用模糊语言描述的定性属性或信息定量化,较好地克服信息的模糊性,减少招标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其模型更为科学严谨,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观因素对评标的影响,在图书评标中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则更能使评标结果趋于客观、准确、合理。本文结合案例详细介绍了在图书评标中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系统评价的建模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3.
图书招标采购已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首选方法,图书供应商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文献资源的质量.为推动图书馆从整体择优的角度来选择符合自身要求的合作伙伴,文章把变权原理引入图书采购的评标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法律法规的层面解析变权原理在评标方法中运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研究发现,变权原理具有思路清晰、方法简便、使用面广、系统性强的特点,针对高校图书馆在保持个性化基础上的文献资源全面建设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中文图书采购招标、评标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李韵 《图书馆建设》2007,(5):60-61,64
本文通过对图书价格的构成、中盘商成本和利润的分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标较为合理的价格区间。通过3年的招标、评标工作实践,针对目前图书馆在制定招标文件和评标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图书招标采购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因图书市场和招标过程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最终的效果不理想。过低折扣书商中标现象就是问题之一。文章从过低折扣书商的中标后果及原因着手,探寻改善过低折扣书商中标乱象、选择适合图书馆的价优质良书商的方法对策。主要对策包括:健全市场法规机制、加强评标前控制、评标中控制及中标后控制。  相似文献   

6.
图书采购招标评标标准的制定与把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琳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0):118-120
阐述图书采购招标中制订评标标准所应涵盖的主要内容(如书商的基本面、服务承诺和图书折扣等)。认为在招标过程中还应 对书商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特色、合作伙伴、书目组织、图书采购方式、售后服务等诸多评价指标进行多方考察,并就评标过程中 如何正确把握评标标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图书馆期刊评标方法还停留在粗略模糊且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阶段,为了更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地进行期刊评标,引用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理论,较好地规避了传统层次分析法(AHP)一致性检验的繁琐及信息模糊性带来的评标中不确定性问题,使定性的评价指标定量化,从而确定优先中标商。以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中文期刊评标为例,详细介绍了期刊评标中应用FAHP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分析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8.
根据图书馆发展要求和书商服务的特点,借助BP神经网络这一非线性科学理论,采用基于BP算法的层次分析法构建适合定量分析评价书商综合能力的模型。基于对客观数据的统计进行图书供应商综合能力的评价,客观、公正地解决图书采购的供应商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招标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文图书招标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对能否实现招标工作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设注册资金门槛不利于公平竞争;合理设置标段有利于取得相吻合的折扣;折扣率的不同计算方法对评标结果影响不同;服务和折扣分值关系取决于各自的分值差距;服务内容急需标准化和客观评价体系;通过数据而不是对方宣传承诺来了解投标人的真实能力;专业人员的选择和程序是保证招标质量的手段;合同履行过程对招标工作的目标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政务信息化建设,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的合理使用,大都以政府采购方式,通过招、投标来选定项目的承建单位,为客观、公正起见,各级政采部门每标都要组织评标委员会进行评审,其成员要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近年来笔者有幸常被抽中,故经历了大量参与政采评标的实践,着实体验了投标者的甘苦,也领略了他们的风采,在感叹之余,  相似文献   

11.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与传统馆藏评价的比较和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比较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与传统馆藏评价在评价思想、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着重指出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图书馆应重视信息资源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期刊评价中新型专家评审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期刊评价实践中专家评审数据获取困难的问题,建议利用现有引文数据库提供的信息构建新型专家评议指标,以测度期刊在学科专家群体中的影响力。提出期刊z指数指标并以国内图情类核心期刊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认为该方法能有效获取可反映专家评价意见的客观数据,而且具有成本低、可信度较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的学术评价机制已步入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更为严重的是,期刊评价的结果被异化为学术评价的主要标准。这一现象在客观上违背了学术发展的规律,加剧了学术生态的恶化。应当倡导科学的评价理念,改变本末倒置的做法,从政策源头上,制定多元化的分类评价标准;引入"代表作"制度,强化定性评价;逐步取消量化考核指标,以文献计量评价为补充,引导"核心期刊"功能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我国信息素养评价及其标准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素养评价研究是信息素养理论研究深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文章对我国信息素养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做了全面评述,对我国现有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予以客观总结,指出信息素养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图书馆评估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图书馆评估指标进行了逐项分析,探讨了这些指标对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并提出高校图书馆迎接评估工作的一些具体措施,旨在以评估为契机使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施行,"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得到立法确认,无论是对提高图书馆服务效能还是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都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推动公众参与到图书馆服务考核评价中来,需要及时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培育公众参与主体意识,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相似文献   

17.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通常生成大量的规则,但由于资源的限制,只有少量规则可能被筛选出来使用。因此关联规则的兴趣度评价成为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考虑到关联规则兴趣度评价本质上是一个多属性决策问题,本文首先基于关联规则的客观兴趣度度量和用户的主观偏好,建立了关联规则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评价方法的关联规则评价的框架及其具体实现步骤,以解决多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不一致的问题;最后以某超市购物篮数据分析为例,基于整体差异的组合评价方法实现了关联规则的组合评价以验证所提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Aggregator products available to libraries are both praised and criticized by those that use them. The value of these products depends on perceived attributes and their relevance to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a library. Disconnects arise when aggregated products are either misunderstood or the structure and design of the products are not appropriately matched to end-user needs. More evaluation of these products is needed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serving end users as intended and are affordable into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9.
网络搜索引擎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检索功能(如布尔检索、邻近检索、截词检索等)、查准率、用户负担、输出方式上比较了Google 和Ask Jeeves 两大搜索引擎的检索性能, 测试研究发现Google 在查准率以及输出方式上明显地优于Ask Jeeves, 而在检索功能及用户负担上两者各有特色。在比较评价的同时, 提出了一套实用的搜索引擎检索性能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20.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38):141-150
The current interest in reference evaluation has its roots in the unobtrusive testing begun twenty years ago. Evaluation before that was centered on criteria of quantity rather than quality. When unobtrusive testing began reporting accuracy rates hovering in the 50% range, reference services responded by exploring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to measure quality of service including unobtrusive testing, patron surveys, and peer review. Methods to improve reference service, such as training workshops, peer coaching, and changes in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re also beginning to be critically exa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