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琳  吴国云  游小菊  王杨 《编辑学报》2019,31(6):660-664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知识服务建设已成为科技期刊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借鉴在线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经验,通过梳理在线知识付费行业的商业逻辑、产业分工及主要模式,提出了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建设的发展要点和盈利模式。鉴于在线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经验,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应坚持内容导向、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扬长避短,并可根据自身类型与特点尝试开展期刊知识问答、期刊论文音频讲解、学术专栏、技术咨询等服务,深耕读者群体,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科技期刊影响力,实现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在互联网时代知识需求、知识供给、付费模式、版权保护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知识付费产业迅猛发展.从性质上分析,当前知识付费模式主要是基于语言文字符号的、以音频为介质的知识服务.出版业由于认识的误区、思维的惰性、行为的惯性等原因,对知识付费模式不够重视.出版企业应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音频出版和知识服务,推动知识付费产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棣 《出版广角》2018,(7):19-21
2016—2017年,互联网领域知识服务付费模式异军突起,创造了5000万付费人次和近150亿元的市场份额.涌现"得到""知乎"等一批优秀知识服务企业.出版业作为知识服务领域的正规军,积极结合互联网最新技术与思维,在近年筹备和建设了很多符合出版业特点和优势的知识服务项目.作者结合直接参与的多家出版相关机构的知识服务项目,探讨如何利用专业出版机构的优势和特点,形成能创造更高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知识服务融合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剖析知识付费与传统出版业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指出知识付费的发展是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的绝佳机遇.出版机构应以知识付费产品为切入点,探索知识内容呈现和传播的创新,在有效规避并解决知识付费短板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已有优势,做到三个方面的坚守与创新:产业定位是服务而非产品,关键业务是传播而非售卖,核心价值是创造时间而非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吉本斯新的知识生产所呈现的问题导向性、跨学科性和异质性等特征,结合出版业属性,从出版产业链涉及的主体出发,围绕以用户为中心、解决用户问题的知识服务特点,提出两种知识服务模式:知识生产者要立足专业资源,提供专家知识服务;要以用户为中心,提供高效便捷知识服务,建设多元、全方位的出版业知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慧 《新闻世界》2021,(3):47-50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由此产生的知识服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知识服务也成为出版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知识付费模式和产品形态大量涌现,但多呈现为知识服务产品形态偏单一、对现有知识内容偏浅层次的资源整合与知识共享、知识付费阶段,而数据赋予了知识服务更多的可能,可以驱动出版业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知识付费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各类自媒体平台在分享经济理念下实现商业变现的途径,关乎教育、媒体以及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态势.它通过认知盈余的聚合凸显知识资源价值,分散式多节点的传播路径强化场景营销,推动出版业向教育类立体化的知识服务转型,是出版业在时代浪潮之下升级和肌体更新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8.
泛在知识环境中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建勋  刘华 《编辑学报》2010,22(6):471-474
作为未来知识型社会的一种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泛在知识环境对于我们未来的学术交流模式以及作为学术交流重要环节的科技期刊出版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讨论泛在知识环境中信息环境、科技出版模式和用户信息需求方式等学术交流模式所发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泛在知识环境对科技期刊出版的核心竞争力和业务生长点等多方面所带来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指出我国未来科技期刊出版的发展方向: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出版流程;与用户共同建设一个网络知识社区;提供基于全文的知识服务;积极参与知识创新链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互联网用户的精神消费需求逐渐增强,付费意识与习惯日渐养成,加之移动智能设备、在线便捷支付的普及,使知识付费成为新的风口.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激励优质内容生产,因此对出版业等内容产业产生了显著影响.文章基于对知识付费产业发展现状的梳理,进一步探索出版业在知识付费风口下的发展新机遇.  相似文献   

10.
在大力推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201 7年知识付费产品呈井喷式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产品类型多样,新消费模式和阅读习惯逐渐形成.目前,国内知识付费产品大致分为平台模式、自营模式、超市模式和市集模式,满足了用户获取知识、信息服务和缓解知识焦虑的需求.但知识付费市场仍然存在盈利模式单一、平台型企业独大、消费群体局限、负面评价等问题,不利于推动全民阅读社会的发展,因此作者建议知识付费应抓住窗口期机遇,在用户需求、产品创新、科技含量、商业模式等方面持续改进,提升知识付费产品的盈利能力和知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分析现阶段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概念。发现存在的问题是,数字化水平低、进展参差不齐,数字出版标准的盲目和滞后,盈利模式不清、产业链模糊,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有待完善。参照国外著名出版集团的成功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科技期刊加强自身网站建设,努力建成科技期刊战略联盟,积极加入已成型的论文数据库网站,与国际著名的大型出版集团合作;加快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标准和国家标准建设的步伐;创新盈利模式,形成健康、完整的产业链;多途径扩充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出版的数字化趋势已势不可挡。在大力发展数字化出版的过程中,我国形成了本国特有的数字化出版模式,与国外有很大不同。文章在对比分析国内外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现状的基础上,从办刊模式、产业链结构、出版流程、盈利模式和版权利益分配等成长因素,探讨了制约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症结所在。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提升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效率和效益的产业结构的构想,为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给出了多方位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国内数字出版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及其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入手,介绍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数字复合出版工程,这是我国出版产业的重组、整合、调整的新战略。这其中中文内容唯一标识符(CCId)是在整个数字复合出版整个流程中的关键因素,论文从
经营模式、内部管理模式、盈利模式等方面讨论CCID对国内数字出版具有重要影响,最后从出版源头、在线支付中的版权转移、规模化与多元化经营、专家审稿与读者在线评论、内容加工颗粒度变小而带来的新的利润模式等角度为数字出版产业调整提供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4.
知识回报是科技期刊审稿专家在审稿过程中获得的最重要的报酬。编辑应充分利用科技期刊本身拥有的学术资源和出版资源,加强对审稿专家的知识回报,从根本上解决审稿难的问题。加强知识回报的方法包括提高稿件的知识含量、加强审稿过程中的知识传递、拓宽知识回报的范围,等等。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的互联网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飞 《编辑学报》2015,27(1):13-15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科技期刊传统的服务模式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运用互联网思维方式提高期刊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使期刊内容传播及影响最大化,是期刊全媒体出版的重要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特征,探讨科技期刊在全媒体出版时应采取的措施,提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期刊运营新模式,即对期刊内容重新定位,坚持“内容为王”;重新塑造传播模式,变“权威发布者”为“信息提供者”;重新构建服务模式,通过推送服务、定制服务等方式,满足读者新的个性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主编择稿与终审的知识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期刊的主编是办好期刊的核心.阐述科技期刊主编择稿与终审时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并指出获得这些知识与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陈晨 《编辑之友》2018,(5):28-32
出版产业进行数字出版转型探索已有十余年时间,但从模式成熟度以及产业收益率角度看,出版产业的数字转型成效并不理想.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兴起的如网络文学、知识变现等内容产业持续获得用户青睐,发展势头迅猛.作为老牌的内容提供商,出版单位拥有海量的图书资源和作者资源,在发展模式多元、分发渠道多样的当下,不应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出版单位应深入了解互联网运行模式,或积极尝试与技术平台商合作,或自主转型为平台商,利用知识付费的风口占据主动.文章从知识付费领域发展现状入手,对出版产业进入知识付费产业的方式方法以及运行模式进行归纳梳理,指出在知识付费视阈下出版产业运营模式需要注意的三方面问题,包括出版角色和功能需再定位,借势合作问题诸多、需谨慎推进,以及版权归属,希冀对我国出版产业的转型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出版业的盈利模式出现了单一化、线性化、边缘化和低增值化的缺陷。本文根据出版产业链在产业融合中的变化特征,提出产业链核心价值创新、产业链存量环节增值、产业链分拆与重构和产业链价值延展的盈利模式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期刊出版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顾涛 《编辑学报》2001,13(1):29-30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和知识时代,互联网在全球普及,网络生活方式开始强烈地影响期刊的读者、作者和出版者,我国的期刊出版面临时代新需求与国际竞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引入创新观念和具有全面现代综合素质的编辑人才,及时向网络出版的方向过渡。  相似文献   

20.
周红兵 《编辑学报》2011,23(1):78-79
科技期刊编辑应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便捷,拓展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发现。通过浏览科技期刊学会(协会、研究会)网页来跟踪了解行业的新动态,获取重要信息与机会;通过加入科技期刊编辑QQ群,广交良师益友,吸纳群体智慧;通过品读编辑学者博客,丰富内涵,提高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