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湖南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其路径是以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自主建设顺应时代、更有价值的互联网新兴媒体,以此为核心和突破口打造融合传播体系;其目标是以媒体融合促生态质变,在新时期的传播格局中营造一个权威、开放、领先的芒果全媒体生态;其根本任务是通过运用全媒体策略,创新全媒体表达,占据宣传高地,充分履行党媒使命责任,形成以我为主、引领舆论的全媒体主流传播矩阵。  相似文献   

2.
传媒视点     
《青年记者》2021,(1):4-5
什么是深度的媒体融合形态.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那么,什么是深度的媒体融合形态?这需要从全媒体传播生态层面进行分析与理解。结合互联网发展加速重构媒体格局的新形势,从系统论视角审视,全媒体传播体系应当由新型主流媒体/网络平台、数据/内容、传播者/服务者、用户/群众等要素构成。与此前相比,传播系统的基本要素没有太多改变,但是重心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齐鲁智慧媒体云"作为全媒体传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了大众报业集团全媒体传播格局的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推进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本文从建设思路、建设内容、服务功能、创新维度、融合探索等方面呈现"齐鲁智慧媒体云"支撑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探索过程,思考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格局加剧演进、传播理念不断迭代、传播手段日益丰富。网络语言是全媒体时代需要重点研究的因素,其对受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影响日渐深化,也持续影响着主流话语体系的叙事风格、传播路径,并在博弈和扬弃中成为主流媒体丰富创新自身话语体系和引导主流舆论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5.
袁鑫 《新闻爱好者》2023,(1):105-107
传统媒体经历着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传播格局转变,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也面临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新挑战。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所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成为媒体人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以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系列宣传为例,分析探讨濮阳市广播电视台坚持守正创新,采用“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互融传播模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跟踪报道,全平台播发,推进全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2022年,媒体深融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跨界融合连接用户、盘活资源,强化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技术赋能媒体功能向外延展,“内容+技术+服务”格局持续深化,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2023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需要从内容产品制作、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三方面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7.
徐丹 《传媒》2024,(3):37-39
短视频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传播格局和传媒生态。短视频已经成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工具,成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重要支撑之一。本文基于短视频生产与传播案例,分析主流媒体的短视频生产模式与传播策略,以期为主流媒体深度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为我国媒体行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引,对媒体从业者思维观念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培养与全媒体传播工程相适应的一种新型媒体观念已成为当下广泛而迫切的现实需要.本文从国家的现实需求出发,以全媒体观念的产生背景为缘起,对全媒体观念的概念及范畴加以探析,界定了全媒体观念的内涵、外延,厘清了全媒体观念的特征以及本质要求,从思想意识层面为提升公众媒体素养提出可行之策,以期推动全媒体传播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军事记者》2013,(10):4-5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传播理念的改变,新闻传播已迎来全媒体时代,网络化、数字化、碎片化、分众化是这个时代的标签。对电视媒体来说,这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虽然电视逐渐成为客厅中的摆设,人们更喜欢从手机和网上获取信息,但视觉画面的魅力使得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依然强大。强军目标电视宣传的创新,必须立足全媒体时代的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10.
赖学滟 《出版广角》2021,(10):65-67
在媒体融合新时代,探索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布局全媒体传播体系是各路媒体的必然发展趋势和重要使命任务.文章以2021年的重大历史背景为前提,通过现阶段全媒体主题报道策划的实践,从价值逻辑和流量逻辑角度探讨传媒业在内容、技术、平台、市场、用户等方面的融合创新,以期为新时代的全媒体主题报道提供有益启示,使媒体在加速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好地契合数字化、碎片化信息环境中的受众多元之需和发展大局之需.  相似文献   

11.
在全媒体的大潮中,地市级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要想在大潮中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要构建自己的全媒体传播格局,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宣传的新途径。本文主要就地市级媒体融合宣传的探索以及相关的实践进行探讨,为地市级媒体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建凤 《东南传播》2012,(12):117-119
媒介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变化,高校教育必然受到影响,校园媒体是媒介变革的身体力行者。从体制、形式、内容等方面思考实施双轨制,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不仅是校园媒体的发展需要,也可能是高校教育变革的一个开始。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理念契合、过程嵌入和体系协同三个维度解析全媒体生态与红色文化传播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通过调研发现,当前综合档案馆红色文化传播在资源基础、传播媒介、参与主体和传播效果四个方面同全媒体生态要求尚有差距,最后提出未来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即借全息媒体助力红色文化资源多元叙事、借全程媒体助力红色文化传播介质多样、借全员媒体助力红色文化传播主体“翻转”、借全效媒体助力红色文化传播精准覆盖。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媒体深度融合、全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传统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有更大的责任与担当,回应科技发展和时代挑战,加强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人才创新,加快提质升级步伐,才能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相似文献   

15.
媒体融合的逐步深入,使传播媒介的形态不断创新,各种新媒体蓬勃发展,新闻传播的舆论环境和媒体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产业,在信息来源、视频制作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但也面临着公信力弱化和影响力迁移的挑战。在新形势下,电视媒体要立足高政治站位,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优势品牌、注重人才培养,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从而不断提升其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袁辉  张志平 《视听》2022,(2):3-5
全媒体传播环境正在深刻改变着艺术传播方式和观众的审美体验,这对广电媒体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广电媒体是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传播管理在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等方面意义重大.借鉴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管理经验,广电媒体的艺术传播管理要强化以"融合—用户—审美"为特...  相似文献   

17.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既是新时代赋予新闻舆论工作的使命,也是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需要。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关键在于做好人才工作。地市级主流媒体的人才工作短板是影响全媒体传播体系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贵州毕节日报社为分析样本,通过资料分析、访谈交流和工作体验,深入分析当前毕节日报社在人才引、育、用、留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地市级主流媒体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是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46-54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媒体形式推陈出新,媒体从内容、渠道、功能各个层面高度融合,“全媒体”的概念开始被广泛应用。如今,报刊全媒体在新闻生产、渠道覆盖、内容复用、传播策略等方面的格局业已初现端倪,有的报刊已经在新媒体形式的包围下“杀出一条生路”,有的却陷入了全媒体迷思之中。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作为地市级媒体,如何按照四中全会精神,在媒体融合中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四川省眉山市广播电视台从"内容、融合、基础、激励"四个方面的积极探索或许能为地市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