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燕  陈芳 《编辑学报》2015,27(2):193-195
针对科技编辑入职后的心路历程,指出其在新鲜期、平稳期、倦怠期、领悟和提升期不同成长阶段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征,提出了科技编辑成长中业务技能成长对策、心理素质成长对策和职业成长对策.  相似文献   

2.
区县报是我国党报体系中最基层的党报。纵观其编辑队伍,无论是文字编辑或版面编辑,大多是由"爱好"而生,从"游击队"而来,修养参差不齐,制约着报纸的质量和水平。何谓编辑修养?笔者理解是编辑将所掌握的认知理论、政策水平、专业知识转化在报纸的编辑过程中,直接体现报纸是否有"看点"和"理论水平"。区县报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编辑在政治理论、思想素质、组织协调和职业  相似文献   

3.
人脑是思维的场所,它不是单一的信息场,也不是单一的物质场,而是两者的统一场。脑中的思维场是一个物能与信息一体化的动态的场。编辑思维场的特殊性是由编辑所担任的使命所决定的,不同的编辑有不同的编辑对象,任务是对社会上对象性的精神产品进行组织、发现、选择、加工,并转化为与对象性读者服务的形式。编辑不仅要发现,选择最佳精神产品,而且能通过这一活动来发现人才、培养作者;编辑是社会活动家,不但要与广大作者经常保持联系,发展队伍,而  相似文献   

4.
从职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编辑的职业心理素质,这还是个新的尝试。现结合我个人多年从事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编辑工作的实践经验,以及对职业心理学的学习体会,谈点粗浅认识,目的在于探讨编辑工作的职业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加强编辑队伍的自身建设。一、研究编辑的职业心理素质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穆刚 《编辑学报》2017,29(3):293-295
检索有关工匠精神的文献并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对科技期刊编辑工匠精神内涵进行探讨.提出工匠型科技期刊编辑概念并对其内在特点与外在表现进行分析,进而基于职业价值导向、职业心理驱动力和职业心理自适应3个方面分析工匠型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心理特征,并提出职业心理特征的陀螺模型.认为:工匠型科技期刊编辑是科技期刊灵魂的塑造者、质量的守护者、发展的推动者;对工匠型科技期刊编辑进行定义,对其特点进行概括,对其职业心理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科技期刊编辑提高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有利于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发现与培养工匠型编辑.  相似文献   

6.
编辑主体、编辑客体及其二者的关系,是编辑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编辑现象中的主体性和主客体相关性,构成了编辑学自己的发展轨迹。沿着这条轨迹可以观察到,编辑学既不是编辑主体,也不是编辑客体所决定的,而是由编辑主客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一、编辑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主体和客体是哲学范畴。编辑主体是“现实的人”,它首先是具有文化科学知识的人,其次它又是能创造精神产品的劳动者,它只有在编辑实践中才显示其本质力量。编辑主体不是个体的人,是指群体而言的。编辑客体是编辑主体对象性活动的物质  相似文献   

7.
编辑的学者心态不是具体工作方法和手段,而是编辑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更深的层次上所反映出来的是编辑的人生态度和文化品格。因此我们对编辑学者心态的研究,不是对编辑工作的方法研究,而是具有文化意义的心理研究。其目的在于丰富编辑的精神世界,提高编辑...  相似文献   

8.
期刊编辑的认知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活动.如果说出版物提供给读者的是精神食粮,那么编辑则是这份精神食粮生产的组织者和加工者.研究编辑及其编辑心理是编辑活动社会实践的客观要求.换言之,研究编辑在人类文化建设中,尤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创造性工作的心理活动,对提高编辑的职业心理素质,更好地发挥本专业的社会功能,提高所传播的精神产品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编辑的认知成分及认知策略,为编辑心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曾经换过好几个工作,其中干得最长时间的职业就是编辑。我的青春与那些隐蔽的喜悦与忧伤一起呼啸而过。编辑是一座桥,这边是作者,那边是读者。我们共同分享的不是文字,而是人类的喜乐。文学艺术存在的根本理由是人对鉴赏的热情以及人的社会性所提出的分享要求。  相似文献   

10.
编辑的职业意识与心理素质徐柏容编辑的专业化与职业化,促使编辑人员不能不具有编辑职业意识。所谓编辑职业意识,首先就是要认识到编辑是一项专业,以从事编辑专业为职业者,应该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什么不少编辑人员也和许多人一样,长期以来不认为编辑有学,直到8...  相似文献   

11.
进行编辑学的研究,既要“总而言之”,又要“分而治之”(这里的“治”不是管理的意思,而是研究的意思)。所谓“总而言之”,就是对编辑工作进行宏观的、综合性的研究。其中涉及编辑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能、方针、任务、体制、队伍,编辑工作者的修养,编辑工作和后续工作(包括版式设计、封面装帧、校对、印制、版权、宣传、发行等)的关系,编辑和作者、读者的关系,等等。目的是通观编辑工作的全局,掌握编辑工作的共性,  相似文献   

12.
人的素质包括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前者主要指人的生理状况,后者主要指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和知识、能力等状况。本文所讲的编辑智能(包括知识、能力),是编辑社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可以被作为系统来看待,从而被认为是由编辑知识和编辑能力这两个子系统(或要素)所构成。编辑智能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是编辑知识和编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编辑在同读者、作者和书稿打交道中综合运用编辑知识、发挥编辑能力所产生的非加和性效应。  相似文献   

13.
胡浩志  耿卓  邓菁 《出版科学》2016,24(1):45-48
专家审稿制是一种保障学术期刊质量、促进学术繁荣的重要机制。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职业校对也无法取代编辑校对,相反,学术编辑将取代职业校对人员,完成校对工作。在专家审稿制度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需要重新进行职业定位,做一名杰出的初审者、优秀的学术研究者、卓越的校对者、出色的学术联络者以及干练的学术信息推送者,才能提升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4.
传统意义上,编辑的任务和功能是把记者或通讯员写的稿子进行编,或者自己找材料进行辑,充当"加工厂"和把关人的角色,在地位上是被动的。媒体传播观念由传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后,编辑的任务、功能和地位随之转变,即编辑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加工厂",而是主  相似文献   

15.
徐妍  石朝云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12,24(5):496-498
编辑这一职业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关注,但以往的研究文章并未就编辑职业健康问题作过多分析,即使有也多限于编辑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事实上,编辑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引发了很多健康问题。我们试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2个方面综合分析编辑职业健康问题的表现与成因,并结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关注编辑健康的实践,寻找解决编辑职业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1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一刻也离不开现代文化意识十分强烈的社会环境,因为他们掌握的工具就是现代文化最先进的产物。对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来说,社会环境不仅供给新闻以养料,而且给予巨大的心理熏陶。编辑,记者在这种熏陶中培育自己的性格,生成一种适应社会进步的心理素质。所谓心理素质,一般指具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在人的品质上的反映。创造意识强的编辑记者,其心理结构是动态的,有节律的,他们都希望成为有贡献的社会角色。自主意识很弱  相似文献   

17.
和其他行业一样,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编辑工作者曾提出过许多口号,这些口号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这些口号对人们观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以正确的观念来调整、指导编辑行为,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编辑工作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而是一种独立性、创造性很强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8.
所谓图书编辑的职业意识,是指图书编辑人员在长勰的编辑工作实践中,对自己职业的性质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深刻的体验和认识,是对职业的一种特有的感知力、创造力和评价能力。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版业实现由规模数量向优质高效的阶段性转移的过程中,图书编辑树立并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特色意识、名牌意识、精品意识、策划意识、经营意识、版权意识、读者意识和敬业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选题策划为中心的项目负责制运作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以选题策划为中心的项目负责制”是各出版社议论的热点问题。这种运作模式不是前些年试行的“策划编辑制”的运作模式,也不是纯粹的“项目负责制”的运作模式,更不是编辑独立“编、印、发、物一条龙”带有“承包性质”的运作模式,而是一种“以选题策划为中心的策划编辑制和项目负责制”有机结合的新型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社会主义新闻媒体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不是可做可不做、可以这样做可以那样做的问题。而是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和立场的试金石。但是,从理性上接受这条思想原则并非易事。因此,重新认识这一方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