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始传播时代的灾害信息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传播时代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的灾害信息传播活动是当时人类生存的客观需要,也是当时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推动力量。本文分别论述了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各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传播环境)和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随着媒介形态的泛化,信息过载导致的"信息疲劳"、"信息迷雾"等现状使得传播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在这样一个变局横生的传播环境中,针对不同的视听媒介、各异的视听内容、个性化的视听受众需要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实施不同的传播策略.本文着重论述视听媒体传播策略中的整合传播、精准传播和品牌传播的具体运作与效果.  相似文献   

3.
媒介触达了社会各个领域,也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不再只是传播信息的一种中介,而是融入到整个社会之中,参与并影响着社会事务的发展,推动着媒介化社会的形成。本文着重阐述了媒介化与媒介化社会的理论渊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媒介化社会网络信息传播面临的风险,希望通过重视主流内容传播、回归新闻专业主义、持续加强信息公开、完善网络信息法规、提升媒体把关能力、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等措施,助力网络信息在媒介化社会中的健康传播,推动社会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4.
传播无处不在并逐渐进入当代人的潜意识中,随着传播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线性、互动、循环传播模式都受到了挑战,普适性的传播模式建构越来越困难。新的传播媒介形态不断涌现,带来深刻的社会结构变化。在学术界饱存对新媒介的焦虑中,与其哀叹书写媒体的衰弱,我们不凡厘清"传播"与"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把握新传播体系的关键要素和新型媒介发展态势,融入新的媒介环境,着眼于传播科技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播状态的新闻文本,主要处在两种基本语境之中:一是由它与其他作品及其相关信息载体构成的媒介语境;二是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心理等构成的宏观的传播语境和收受语境,也可以称作社会语境。媒介语境与社会语境赋予传播态新闻作品以“语境信息”,使新闻成为现实传收中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邢浩鹏 《青年记者》2020,(12):80-81
受移动互联网络发展形势的冲击,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在社会信息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网络成为越来越多社会公众认可并使用的信息传播平台。但是,新传播手段的发展也激发了传统大众媒介集中利用自身资源与人才优势,生产出"广而精"的优质评论类内容,在社会上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政论片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产品。  相似文献   

7.
媒介发展改变着包括其自身在内的信息传播环境,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加之媒介形态的泛化,共同构成了新形势下媒介环境的多样化局面。以媒介创意为核心的广告策略通过对信息空白的填补、多元要素的整合、点式形态的挖掘以及媒介内容的关联等方面实现传播效力的提升,其一方面彰显了新时代广告传播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也预示了未来信息传播环境的主流发展。  相似文献   

8.
手机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与媒介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播学理论发展与图书馆信息传播的相似性入手,类比说明手机图书馆的信息传播模式。通过对传统图书馆与手机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进行比较,探讨手机图书馆中信息传播路径及方式的改变,信息行为的变化,并对其引发的媒介形态的变化进行深刻剖析,提出手机图书馆应对其他数据提供商竞争的策略与方法,为手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全球成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博客、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播的生态。博客主、微博主因新媒体提供的这一能自主传播信息的平台而拥有媒介。一个被称为"自媒体"的时代来临了。在互联网上,微博盛行,是信息传播最快的渠道之一。微博一经转发,  相似文献   

10.
人类传播3.0:范式理论视角下的聚众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众传播是指人们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基于自媒介体系建立的,融合多种传播类型和传播方式,以建立社会文化认同为目的的一种群体传播形态.由于其融合大众传播、分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多种模式,因此成为媒介社区中的主要信息传播形态.如果说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1.0的话,那么大众传播和聚众传播则依次是人类传播2.0、人类传播3.0.聚众传播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方式,不仅将营造更加辉煌的媒介景观,而且将广泛地影响日常生活、传播机制和社会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与传播的研究中,无论从宏观层面分析乡村社会信息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社会信息传播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还是借用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从微观层面考察具体场域中民族社区和日常生活的变迁。这些研究取向都要面对如下的问题:我们如何在这些研究中寻找到不同个案之间的关联,从而建立起民族传播研究的理论框架?本文将民族传播的研究置于"媒介化社会"的语境下,提出民族传播研究的三个基本概念,即"媒介化"、"日常语态"和"超越乡土",并阐述这三个基本分析概念的彼此关联。最后,文章提出民族传播研究的进路应该把握住"媒介在场"、"媒介逻辑"和"媒介意义"三层关系。  相似文献   

12.
汪清 《湖北档案》2014,(8):13-15
正早在1988年吴宝康先生在《档案学概论》一书中明确指出:"档案是贮存和传播知识的一种形式。"这一定义规定了档案信息的传播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和要求,为此,档案学界开始探讨档案信息能够被广泛传播的有效途径,而将传播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档案信息的传播领域,更能够为档案信息的传播提供理论基础。一、档案信息与档案信息传播(一)档案信息及其特征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  相似文献   

13.
《视听纵横》2003,(4):118-118
节目主持人是媒介赋予其增强传播效果的传媒人物,同时又充当了一个媒介讯息。因为在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经常需要依靠权威来源来了解周围的复杂情况。人们相信权威,习惯于接纳权威来源的信息,容易被心目中的权威所说服而接受他所论的观点,以巩固或改变自己既已形成的心理定式。  相似文献   

14.
信息的高速流通使国际社会仿佛在一夜之间就能知道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大众传播媒介成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方便而快捷的信息交流工具。麦克卢汉的“地球村”似乎已变为现实。而在看似地球村表象的后面是: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传播实力上的差距决定了传播权力和传播占域的不平衡,地球村实际上是强者向弱者的经济、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诸领域渗透的西方化覆盖全球的倾向。鉴于此,人们应以怎样的态度、行为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从而实现多种文化和经济形态并存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传播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电子传播,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介的触角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思维领域。麦克卢汉就此提出了“媒介即是讯息”的理念,这对于把媒介理解为传递讯息的载体的观点来说,无疑是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传播的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整个世界都被小小的电脑芯片和细细的网线连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认知传播接受主体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具有接收、感知、识辨、判断、加工以及再传播功能的个体,其对信息具有能动认识与处理能力。在认知科学还未成为一门显学之前,人的大脑运行机制及心理机制对信息传播的影响还处于"暗箱"状态,传播学受众研究还仅停留在理论与思想层面,未能真正透视人类认知机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本文以"认知"为切入点,对传播过程中的接受主体进行考察,探究在动态的传播活动中,接受主体的大脑、心理机制与信息的交互影响,信息的体内认知传播机制及体外社会环境对信息的认知影响机制等。经考察发现,在体内系统中,经过选择的信息经感官输入后,在体内会被知觉系统加工,这一加工过程伴随着信息的留存或舍弃,最后输出的是新质信息;考察媒介系统发现,新媒介会通过调动颜色、字体等结构性要素来建构思想;在社会系统中,个体认知受群体意识和规范的影响,在媒介影响的不同社会阶段,人们对信息认知的态度与行为也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伴随媒介技术进化与互联网移动化趋势,移动媒介盛行,信息传播、社交、消费方式等都发生着重大变革。在微时代,人们对微媒介生存方式也产生着深度依赖,移动微生活契合着当下人们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与零散闲暇需求,即时的碎片化传播时刻将个体置于信息网络节点,使其可以随时发布信息或进行评论,并便捷满足各种诉求。"微评论"有着微式传播、移动多元、多向互动等特性,当下,影视热播剧极易引发微媒介热点话题,造成移动媒介终端的"刷屏"现象,而影视剧中的争议话题也更容易引发广泛关注,并产生较大传播影响力,在微媒介空间形成二次传播与评论,甚至N次传播与评论。在当代媒介转型与社会转型时期,影视剧难免涉及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但在"微时代"的影视传播信息环境中,影视剧与媒介、与大众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本文试图思考如何理解这些新变化,以及微媒介议题中的影视剧"阶层质疑"问题。  相似文献   

18.
藏区媒介技术的更替史就是藏区社会发展的记录史、见证史。改革开放以来,藏区传统媒体快速发展、新媒介技术在藏区渐次推广。随着大众传播技术在藏区的不断发展,藏区大众媒介的传播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选取甘南五个代表性的村庄开展田野调查,在系统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甘南藏区大众媒介的传播现状和发展态势,并对多媒体传播背景下甘南藏区信息传播格局的嬗变进行理论总结。本研究为现代多媒体传播背景下甘南藏区大众传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参考资料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带来了百年一遇的发展良机,搞好奥运信息传播是我国媒介的一项重点工作。本文从媒介生态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对北京奥运会信息传播,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三国演义》为例,分析现实社会中的信息传播规律,并在比较各种不同媒介的信息传播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文献信息的传播优势,以此证明未来社会中文献信息传播的重要性和不可完全替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