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加快脚步报答时光的于宁1994年荣获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的于宁,是我国新闻界第一个获此奖的评论员。他的获奖,弥补了第一届范长江新闻奖评奖工作中的一个缺陷,使评论员这支新闻宣传中的战略部队得到了它应有的地位。作为我国新闻评论员的优秀代表,于宁是1981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到人民日报评论部工作的,迄今于评论工作已有十多年,历任该报评论员、评论部副主任、评论部主任。今年50岁的于宁,是山东人,干新闻工作已有24年。在人民日报工作的十余年间,他一直兢兢业业站在新闻评论工作的第一线,从一位普通评论员成长为…  相似文献   

2.
阅读于宁的文集,一个深刻的感受是,其作品富于深刻的思想,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光芒;字里行间饱含强烈的爱憎,有着移人情的感染力;行文清新明快,紧健而富于变化,始终给我们以生机勃勃的朝气。这种光芒、情调和朝气散发着作者内在的精神魅力,使其要倡导的文“意”——正确的政治立场、世界观、方法论等有了荡人心魄的气势。下面是对于宁作品气势的概析。  相似文献   

3.
于宁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博士生导师。自 1981年到人民日报工作以来,他长期在评论部工作,撰写了大量社论、评论员文章。1994年,于宁荣获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1998年任现职,2000年4月,兼任人民日报华东分社社长。近日,笔者就于宁的成长之路及新闻评论界的诸多现实问题对于宁同志作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评论员赵振宇以其敏锐的触角和极佳的口才,在长期的实践与研究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评论风格。本文从新闻评论的几大基本要素入手,分析赵振宇相关评论作品的选题风格、立论风格、说理风格和行文风格,深入挖掘其评论作品的风格特点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博士生导师于宁自1981年到《人民日报》工作以来 ,长期在评论部工作 ,撰写了大量社论、评论员文章。1994年 ,于宁荣获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1998年任现职 ,2000年4月 ,兼任《人民日报》华东分社社长。今年4月 ,他就《人民日报》地方版改革与发展问题接受采访。这里发表的是这次采访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一般说,新闻体裁分为新闻和评论两个大的类别,而在这两种大的类别下又各有几种甚至几十种写作样式,林永年在其所著的《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一书中,就列举了新闻报道的60种样式。而对于评论来说,传统上认为,“按照评论的样式来区分,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等等”。①但综观近十几年来的评论写作实践,面对纸质媒体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评论专栏,人们不难发现评论这一体裁正在呈现出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可以说,“近几年来,评论的体裁扩大了,它找到了各种令人可喜的形式……实际上我们已经可…  相似文献   

7.
记得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于宁,在《评论员札记》一书中谈道:“一位老练的评论员,拿到一篇新闻,不要很长时间,就能配出一篇出色的评论.一个初出茅庐的评论员,可能吭吭哧哧花了很长时间,还不能配出一篇较为满意的评论.”比起自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就担任人民日报评论员的于宁老师,我的确是“初出茅庐”.每每拿到要配评论的报道,就时时想起于宁老师的经验之谈:“其中的区别就在是否善于源于新闻又高于新闻.”然而,在配评论的实践中,真正能给一则新闻配出好的评论,做到“源于和高于”,还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常常会显得“吭吭哧哧”.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其防控工作不仅对国家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媒体的新闻评论工作布置了新的任务。本文基于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以《人民日报》2020年01月20日到2020年04月26日间有关疫情防控的系列评论员文章为样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统计量化分析,解析评论员文章所建构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评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电视上除了存在于《新闻联播》中的类似于报纸上评论员文章的本台评论外.还风起云涌地发展起了一系列适应电视媒体特点的新的新闻评论模式。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语感与新闻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给大家说说新闻评论的语感问题。 新闻评论是媒体对新闻事实或某种观念发表意见、与受众交流思想的一种新闻体裁,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当我们阅读不同时期发表的不同新闻评论作品时,第一感觉往往不是内容,而是传达内容的符号——语言的时代感。我曾经与一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评论作者交谈,他不停地感叹“现在不知道怎么写评论了”。他所感叹的不是怎么理解所要论的问题,而是不知道用怎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受众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1.
评论员个性的解放——新闻评论发展的个性化趋势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彬 《新闻采编》2003,(2):29-30
近 年来 ,新闻评论的发展呈现出个性化的趋势 ,评论的个人色彩越来越浓 ,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多彩。新闻评论个性化趋势的产生 ,背后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但如果借用文学传记研究法的理论进行分析 ,就可发现这种趋势代表了评论员个性的日益解放 ,表明了评论员的个性特点在新闻评论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展现。个性化是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之一改革开放之后 ,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新闻评论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许多方面得到了体现。其中 ,评论员文章取代社论成为主导性评论就是明证。改革之前 ,社论是主导性评论 ,在评论…  相似文献   

12.
新闻评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等,它是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的总称。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则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达媒体意见的一种方式,它代表了媒介的态度、水平和风格。那么,如何写出好的的评论作品,发挥其深化认识、匡正时弊、引导舆论的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评论要积极地面对热点、正确地处理热点。作为一个评论员,要注意把握一些处理热点的规律性的东西。 一、评论不能回避热点。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里出现这样那样的热点是一个正常的规律。党报的评论担负着特殊的导向责任,面对热点,评论的态度应当是积极的、主动的,应当有大的作为。疏导一个热点,就是把党的工作和事业向前推进一步。特别是有些热点问题,时间跨度长,空间覆盖面广,应当成为党报评论关注的重点。比如,干群关系紧张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近几年,群众集体上访、围堵党政机关、报复基层干部等问题时有发生。干群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14.
一般说,新闻体裁分为新闻和评论两个大的类别,而在这两种大的类别下又各有几种甚至几十种写作样式,林永年在其所著的<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一书中,就列举了新闻报道的60种样式.而对于评论来说,传统上认为,"按照评论的样式来区分,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等等".但综观近十几年来的评论写作实践,而对纸质媒体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评论专栏,人们不难发现评论这一体裁正在呈现出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可以说,"近几年来,评论的体裁扩大了,它找到了各种令人可喜的形式……实际上我们已经可以通过不少方式与读者进行生动的、无拘无束的谈话了."现实中的这种变化和"体裁的扩大",已足以给我们某些理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广播中的评论员评论是指由评论员自己撰写(或参与撰写)并由自己播讲的评论,它是与播音员播诵的评论相对应的评论形式。在广播实践中,新闻评论基本上有两种播出形式:播音员播诵或评论员播讲。由播音员自己播讲的“口头述评”是评论员评论的一种,这一形式现在被许多电台广泛采用,也说明了评论员评论的兴起和繁荣。 广播评论员评论的特征可以从外部特征和内部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写作的立论方法指作者在新闻评论写作中分析、评价对象,进行思考、判断,提出见解与意见,形成立论思想的原则和方法。它最终实现在作品上,体现为作品立论思想的特征。所以,通过对一定数量作品之立论思想的特征的分析,可以透视其写作的立论方法。本文选取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和获第90届普利策新闻奖的报纸评论作品为分析、比较的基本资料。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分别是中美两国最高新闻奖,其获奖的报纸评论作品能反映出两国新闻评论的主流面貌,表现出其各自基本的写作方法。本次所选取的均为2005年的作品。该年中美两国没有大的突变事件,两国的新闻评论写作都在常态下进行,能表现出它们一贯的特点。获中国新闻奖的报纸评论作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专栏言论、副刊言论,共21篇;获普利策新闻奖的评论作品为社论写作、评论、文艺批评,凡30篇。两国作品的体裁样式接近,可比性较大。就实际而言,新闻评论作品立论思想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表达立论思想的核心范畴的特征、评价对象的尺度、立论的态度取向几个方面,它们分别标示思考的张力地带、先在的主观操持和写作旨趣及风格。这几个方面,是本文分析、比较的基本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开始了从“用事实说话”向“用观点说话”的评论风格的转变。本所研究的,是“用观点说话”的直接的电视新闻评论。章界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定义和作用。区分了电视评论员、时评嘉宾、主持人等电视新闻评论中的三种角色的地位和要求.并对电视新闻评论中媒体立场把握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郭学文  张敏 《东南传播》2011,(8):175-176
网络话语体系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新闻话语结构。网络新闻及其评论成为公众舆论的重要影响源。在此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员需塑造和提升网络素养,以适应舆情环境的变化。本文认为,电视评论员需从选题、叙事和舆情等方面关注借鉴网络,同时从尺度和用语方面规避风险,做出更具影响力和导向性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确定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评论员或编辑经常提出:这个问题值不值得发评论,这条新闻值不值得配评论。这里的"值得"还是"不值得",实  相似文献   

20.
《新闻前哨》2002,(10):10-11
7月18日至8月3日,《湖北日报》陆续推出了九篇评论员文章。其中,前五篇以思想作风建设为主线,以“要”为论题(《要善于破解难题》、《要以务实为本》、《要做学习型干部》、《要筑牢道德防线》、《要把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