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娱乐治理宏观政策为背景,分析短视频平台在社会碎片化和UGC模式产生众多噪音式的亚文化圈层,主要针对抖音中的土味亚文化,以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表征理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与技术赋能的视角,在娱乐治理背景下分析审丑传播符码展现的亚文化风格、网络狂欢和仪式抵抗,以及被融合收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资费的下降,短视频类应用变得普及,抖音APP就是一个证明。值得关注的是,抖音平台中以丑为特点的审丑现象,为什么也能引发受众的喜爱呢?本文以"迷人的郭老师"账号为例,从社会、抖音平台、用户三个方面来分析审丑现象爆红的原因,并针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危害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余帅 《新闻世界》2010,(8):269-270
网络传播的兼容并蓄以及传播内容的广泛性,使得各种信息参差不齐。各种低俗、媚俗、炒作等丑陋现象也在网络上横行无忌,给大众带来了严重的"审丑疲劳"。本文试结合当下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典型案例就如何认识"审丑疲劳"及其表现、成因给予了简单分析,并希望网络媒体树立正确的审丑观念引导大众,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创立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李旦 《今传媒》2016,(4):47-48
网络媒体为普通民众揭露抨击社会丑相提供便捷高效的发声渠道,有利于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监视环境的社会功能.但网络传播活动中不良的审丑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需引起公众的高度警惕.理性审视网络"审丑异化"现象,有利于受众树立正确的审丑价值观,进而提升自身明辨美丑、弃恶扬善的能力,对营造健康和谐的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众的审丑行为,并以新浪微博为例,分析其在设置议程、建构公共话语空间、造就"乌合之众"三方面对审丑行为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大众应提高媒介素养,做到理性审丑。  相似文献   

6.
当今网络红人横空出世,红人丑态现象层出不穷,而以传统审丑文化为基点,当今网络红人露丑和大众审丑均因感性愉悦和功利至上而缺乏深刻内涵,并以此走向畸形。可以说,丑的畸形是现实流行文化孕育的结果,也是大众被媒介利用有意引导的结果。丑的异化和畸形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危机——价值的虚无。因此,认识这种畸形并且对它的矫正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随着亚文化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关注以“审丑”为主要特征的土味视频。本文以抖音“三支花”为个案,分析其受众“审丑”现象的传播原因、效果及前景。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人们把相关的新型技术注入很多领域,协同发展,媒体领域就是其中之一。媒介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融合的现象。媒介融合现象指的是利用网络、移动平台通信等现代先进的网络与科学技术促进媒体传播融合发展的现象。本文将对媒介融合的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当下,消费丑行,似乎已成了人们生活中尤其是网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精神作料,从芙蓉姐姐到凤姐,再到前一阵子刷新"雷纪录"的小月月,仿佛都预示,"审丑"正在成为一种时尚。风起云涌的网民们的"审丑"热情,让人瞠目结舌的"现丑"红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直看得人眼花缭乱,不由不令人感叹。网络"审丑"现象的风行,不由令我们深思深藏...  相似文献   

10.
甄真 《新闻世界》2011,(1):60-61
网络传播的便捷性使我们进入到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透过网络人们可以了解各种信息,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参差不齐,一些媚俗、炒作等丑陋现象也随之而来。本文针对现今存在的网络红人以及媒体的跟风审丑现象,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1.
赵洁 《东南传播》2022,(5):113-116
与当下流行于社交媒体中乡村青年展现乡土特色的文化不同,大理石龙村白族青年女性通过微信等媒介实践表现出选择性地筛选乡村景观,或对乡村景观进行媒介技术性处理等现象。本文认为此现象是白族青年女性在技术可供性、主体意识和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对乡村景观进行媒介技术再构的结果,是乡村白族青年女性涉足媒介技术场域之中重塑自我以及重构自我与乡村关系的网络实践。  相似文献   

12.
微博已经成为当前大众网络社交的重要媒介平台之一。当大众进行媒介接触的可能性更多的发生在网络环境中时,媒介新文化现象也随之而生。本文以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中"滚出"一词为例,分析网络环境中产生的热门现象及其本质,试图厘清大众参与网络媒介互动的动机与原因。  相似文献   

13.
肖珉 《新闻与写作》2015,(4):110-112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所释放的话语权让网络"审丑"行为呈现出新的形式与特点。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看,分析网络"审丑"变异的表现和原因,可以有助于从媒体伦理道德、新闻框架、叙事报道三个方面找出媒体在负面(丑闻)报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找到构建新时期新媒体报道体系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王学成  杨浩晨 《当代传播》2021,(6):87-89,96
本文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为视角,对当前短视频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传播已经建构了新的狂欢广场,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和狂欢化色彩的媒介奇观.在具有"梗文化"、审丑文化特征的短视频狂欢中,全新的加冕范式随之产生.短视频创作者、丑角人物和影视作品中的角色,经由短视频作品加冕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然而,这一系列新的加冕现象也折射出短视频狂欢奇观与巴赫金理想中狂欢世界的背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等自媒体的使用,传统"媒介审判"在互联网时代有了新的发展,新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媒介审判"与传统"媒介审判"有哪些区别,网络"媒介审判"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从加强网民素质、加强媒介自律,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和司法机关的良性互动四个方面防范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让·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出发,理解“审丑”现象中引导消费的符号生产机制及符号消费的表征。“审丑”现象中的消费主要通过符号意义与人之间的关系建构来完成,具体体现为情感符号消费、社交符号消费、社会符号消费三种形态。研究发现,在资本的控制下,以流量逻辑为主导的消费社会出现了这种倾向:事物的美丑已不再重要,我们进入了“审丑时代”,并引起大众的精神迷失与集体无意识,其中的价值导向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的高速性和便捷性让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拥堵的时代,网络作为第四大媒体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网络也萌生出各种社会现象,媚俗、炒作、炫富、审丑等等这些都成为网络时代的标签。“民星”的不断推广与炒作、道德底线的不断突破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冲击,社会价值的不断缺失、信仰危机这些都是消费主义盛行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万万没想到》等网络自制剧,以较低的成本赢得了众多网友的一致好评,网络自制剧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迅速被受众喜爱。现有的研究大多专注于网络自制剧的营销、发展状况,较少分析网络自制剧的传播内容及其所含有的文化取向。事实上,网络自制剧之所以深受网民们的热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通过发展审丑文化,迎合了一部分受众的需求。本文以万合天宜公司与优酷网站合作出品的网络自制剧《万万没想到》为例,通过对该剧的传播内容及传播效果分析,探析网络自制剧中的审丑文化,并对网络自制剧的监管、制作、观看等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今媒体系统以无所不在、融合以及网络化为特征,但大众传播和大众媒体仍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新的模式、现象和行为越发重要,而常见的网络传播概念并不适于描述和研究它们。因此,本文尝试提出网众传播、网众和网络化用户的概念,这一组概念脱胎演化自传播学及受众研究理论。本文认为:人们通过积极的媒介使用行为,以跨越各种媒介形态的信息传播技术为中介相互联结,构成了融合信息网络与社会网络的新型网络,成为网络化用户。网络化用户的集合即网众。网众通过社会性媒体生产、发布和接受信息,发动并参与了网众传播。而网众与网众传播,可以成为一种传播与媒介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们正处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信息的生产、发布、传播等各个阶段出现颠覆性变革,新的媒介形态出现并迅速占据主流。然而,在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的发展历程中,抄袭现象正随技术革命愈演愈烈,在微信平台等大行其道。这在一方面暴露出新媒体时代媒介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我国在网络媒体监管上的诸多漏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