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散文需要写出情趣来,作者的感怀通过情趣而抒发,读者从情趣中受到情操的陶冶. 情,真挚的情感,笔到情到,是作者心境的写照.散文以情动人,尤其以真情打动人.常说.无惊人之笔.却有动人之心.这便是一篇散文的浓重情感的作用,刘勰在《神思》篇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每当作者写到真情流露之际.或憎或爱.或悲或喜.心境的变幻可说是  相似文献   

2.
1、避免“文”而不“实”。并不是说新闻语言就不需要文采、不需要艺术,如果一味追求“实”而忽略“文”,新闻语言就会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新闻语言也需要创新、需要适合新闻语言的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文贵有情","文贵情真"。写小说、写诗歌、写电视剧本强调一个"情"字,那么写人物通讯更应如此。抒情在新闻作品中有其特殊的格调,它与诗歌、散文中的抒情是不同的。新闻作品是用事实来说话的,容不得半点虚构与夸张,必须严格受到真人真事的制约。但是,新闻作品并不是只能冷面无情地摆事实、讲道理,它也需要用感情色彩去渲染,需  相似文献   

4.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散文尤其需要锤炼语言。最好每个字、每个句子都要反复掂量,仔细打磨,精心熔铸。要像老农挑选良种那样,小心选择。“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散文没有文采,不讲究语言,很难说它是艺术品。写作时切忌用熟语、套语、新闻语言。老套子、现成语言是散文创作的大敌。独特的感受要用独特的语言、独特的句式、独特的语势来表达,才能有独特的效果。我们看冰心九十岁以后的作品,于清新柔美之中增添了一股刚健方正之气。她的散文越来越短,用简约的语言表达精炼的思想,光芒四射。像她只有几百字的《我的家在哪里》、《霞…  相似文献   

5.
赵红 《新闻爱好者》2011,(7):124-124
人们常说,"文贵有情","文贵情真"。写小说、写诗歌、写电视剧本强调一个"情"字,那么写人物通讯更应如此。抒情在新闻作品中有其特殊的格调,它与诗歌、散文中的抒情是不同的。新闻作品是用事实来说话的,容不得半点虚构与夸张,必须严格受到真人真事的制约。但是,新闻作品并不是只能冷面无情地摆事实、讲道理,它也需要用感情色彩去渲染,  相似文献   

6.
情采     
《情采》是《文心雕龙》第三十一篇。情指情理,所以說“情者文之經,辞者理之緯”,就是以情理为經緯,即把思想感情交織起来成为文章的內容。采指文采。采不能离开情,只有文采而沒有深厚的思想感情,就会“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情采結合,以情为主,即根据思想感情来选择体裁,确定音律,运用辞藻,才能成为情采并茂的好作品。怎样才能情采并茂呢,先要有深厚的思想感情。打个比方:一个人的顾盼生姿要依靠美好的丰度。  相似文献   

7.
为文需有情,散文更应如此。许多散文大师在谈到散文创作时,都少不了让人们学会抒情,这是因为抒情的写法是诸多艺术手法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诗人李桦新近出版的散文集《一个情字谁能丢》,全集42篇,11万多字与情无关不写。诸如:母情、师情、恋情、恩情、亲情、酒情等等。真是情的海洋,情的世界。请看《母情》:“从小,我就是性格好强的妈妈不喜欢的儿子……我便犟得出奇,认死理敢一条道儿走到黑,就是打死也不认错儿,更不会乖话讨好。大概全世界部一样,性情暴烈的父母都不爱性情倔强的儿女。”文革中,他家也未幸免于难。其父是基层的领导干部被批斗,隔离,家中经济拮据,他初中毕业后无力再求学,一年后,即17岁便离开北京:“到了荒寂的青海高原,我补发了一个月的工资,分了工种干炼钢,又发了一个月的保健费,我想起千里之外受苦的妈妈,想起两个不断被人欺侮的弟弟妹妹,赶紧把钱寄回了家。后来,妹妹  相似文献   

8.
<正>在新闻报道中,细节既是客观事实的准确呈现,也是记者情感关注的对象。细节所提供的现场感和情感指向,犹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有一种提示、强调作用,更容易引起受众关注,激发情感共鸣。尤其是新闻中的人物报道,借助于生动而传神的细节,让读者似乎可以和报道中的人物“零距离”接触,使他们在细节所描述的特定场景下,与人物感同身受,从而产生一种深切的共情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们称散文为美文。散文中的美是表现在多方面的,有优美的感情,有诗画一样的意境,有丰富的想象,有瑰丽多彩的形象,有抒情性的议论,有含蓄传神的语言,等等。间歇是一种艺术手法,也是散文之中美的一个方面。散文中常见到的间歇,有短暂的与无限的两类。其实,这种艺术手法不独是在散文创作中运用,在小说、戏剧、音乐、绘画和长诗创作中均有运用。这里重点谈谈散文中的间歇美。一、短暂的间歇在散文的写作进程中,所叙述的主线从文字看,出现了突然中断的现象,从情感的发展来看,并未中断,实是藕断丝连。中断所留下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杂文是一种用文学手段展开议论的文体,不但应当言之有文,而且应当言之有理,以文明“道”,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为了实现文与理的完美统一,作者常常借助于有关的修辞手法,以斐然文采从广度和深度上展开说理。对比,是杂文作者剖析事件、阐明问题时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诚如毛泽东所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通过对事物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真假、善恶、美丑、是非昭然着揭。几乎所有杂文家都喜欢运用对比来明辨是非。在《“友邦惊诧”论》中,鲁迅先用三个排比句揭露  相似文献   

11.
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考量播音艺术用声气息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使播音艺术用声更好地表情达意?如何使这种用声在表达上"声情并茂"?是什么使语言具有了"表情性"?本文试图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对情与声的中介——气息——作以分析. 一、情乃气之源 心理学词典对于情感的认定是:"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相似文献   

12.
杨玉辰 《军事记者》2006,(11):40-41
A文采,通常指在文学或文艺方面所显现的才华。因此,一提“文采”二字我们很快会想到荡气回肠、情感细腻的散文,想到引人入胜、刻画深刻的小说,想到含蓄隽永、回味无穷的诗歌,而很少会想到面孔冷峻的论文,更不要说新闻论文了。在许多人眼里,所谓论文,不过是空泛道理和说教的代名词罢了。而读了荣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二等奖的论文《动情的新闻感人心》(载《军事记者》2005年第12期,作者:郭宝山),我对被一些人持有偏见和冷漠的论文不觉抱起不平来了。因为透过它,我强烈感受到的是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精辟的见解,是作者渊博的学识和老到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篇新闻精品、佳作,不仅要立意深刻,内容高雅,而且要结构新颖,写得精彩,字里行间溢出文采,读之琅琅上口,让人爱不释手。然而,目前报刊上的许多文章和新闻,却写得平平淡淡,读来无味无采无奇,不那么吸引人,缺乏可读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缺少文采。 古人认为:说话要动听,就得讲究辞令;文章要耐看,就得讲究文采。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也这么讲:“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倘若文章没有文采,怎么能吸引人看,又怎能持之久远呢?  相似文献   

14.
文学创作不同于一般的应用文写作。文学创作“情遨八极,心游万仞”,笔随意转,水到渠成。散文是文学的轻骑兵,在写法上更忌雷同。情真、自然是散文的生命,从内容到形式皆然。然而读不少散文却往往使人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令我们的阅读变得索然无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一点是摹仿已有的思维模式和结构方式。当代著名散文家杨朔善于运用比兴的基本手法,或由客观事物引发出某种情感,或在自然现象中体悟出某种人生哲理,写出了一些名篇,  相似文献   

15.
高妍 《兰台世界》2016,(16):135-137
吴澄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与散文家,他的散文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书信尤具文采,在宋元书信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全元文》收录其书信98篇,因其私密性的特点而真实反映了吴澄的情感和文风,表现出了语言质朴、逻辑缜密、形式活泼、情感真挚的美学特色。吴澄在江右文化中成长,推崇唐宋七子文风,在书信中表达的文论思想也体现了"会和朱陆"的主张。这批书信还透露了他一生的交际圈,元中期的临川郡崇仁地区已形成了以吴澄为纽带的学术群体。  相似文献   

16.
李理 《新闻前哨》2005,(1):41-42
《史记》其"实录"原则体现了我国古典史学的重要特点,而新闻传播理论中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也是新闻从业人员所要坚守的第一要旨;《史记》太史公曰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①,与现代新闻评论的倾向性也具有相似之处。通过比较分析,从《史记》看新闻客观性与  相似文献   

17.
刊林漫步     
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富有文采呢?丁言鸣撰文认为,按照新闻写作的规律和要求,可从五个方面来努力: 一、让眼睛变得更明亮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看人先看面,看文先看题”,似乎成了一般读者的习惯。从标题入手,使新闻的眼睛变得更明亮,是增加新闻文采的一个途径。二、让眉目变得更清秀如果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那末导语  相似文献   

18.
马秀兰  周丽 《新闻世界》2024,(3):101-103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传播实践不断焕发新活力。本文以微纪录片《美美与共——“一带一路”上的文明对话》为例,探析其共情传播策略。从共情传播意义看,“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能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破偏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从共情传播条件看,《美美与共》具备“情境:环境条件”“内容:情感条件”“方式:身体共在”三个条件;从共情传播策略看,该纪录片通过“自我”与“他者”双重讲述加强角色认同,通过符号互动,构建共通意义空间,网状化叙事,构建集体记忆等策略,实现共情传播。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最活跃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具体来说,它是指人的喜、怒、衣乐等心理表现,章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刘勰在(心雕龙中提出“为情而造”,认为情感是“”的基础与前提,所以“情动而辞发”、“情动而言形”、情变所孕“、”为情要约而写真“等等,高尔基也认为”富于感情-这是写好作品的最好手段。“因此,为情与作历来是相互关联、必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0.
郭建和 《大观周刊》2011,(27):180-180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健康而丰富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并借助于直观教具,较为真实的“再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进而化为学生的意志和行动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