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哲学(8种)     
许多大学生想扩大知识面,要求我们比较系统地介绍一些各门类的优秀普及读物。本刊决定从本期起,开设"大学生之页"栏目,邀请老读书人蔡友先生主持。拟每期推荐一个门类的近年出版的好书若干种,供大家择书时参考。蔡友先生已为本刊及其他报刊撰写书评20多万字,下笔轻松,见解老到,曾在大学及全国公检法司高级新闻研讨班发表读书演讲,反响热烈。  相似文献   

2.
正"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培根的读书论深入人心。在我看来,读书最深层次的作用是有助于我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进而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定位,最终达到贡献社会的目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快餐文化"日趋流行,图书的出版规模也有扩大的趋势。这种情势下,"读什么样的书"经常给读者带来困扰。《出版广角》的"专题"和"阅读"两个栏目,便常常有关于研究、鉴别书评的论文和精彩的书评或随笔,启  相似文献   

3.
2002年3月,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书评选》,是一套特点突出极有价值的好书。 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华民族,是个书山书海的国家,有重视书评、研究书评的传统。书评像书丛中的一面镜子,又像海中的一  相似文献   

4.
数字阅读时代,随着种种电子阅读器的出现,读者可以随时实现阅读需求,图书的电子出版也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因此,传统的书评也与"网络"有了千丝万缕的关联。豆瓣网作为数字阅读的新兴网站,在国内网络书评界一直深受读者喜爱。书评网站的发展不仅影响着作家的创作与读者的阅读,甚至为图书的出版带来了巨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12,(24):30
本刊讯(记者韩阳)京东商城图书音像频道发布权威图书畅销榜单,另辟蹊径打造阅读新主张。近日,京东商城"好书360"Top大盘点活动在北京召开。文学作家止庵、社科作家张鸣以及著名的书评人杨早等嘉宾受邀出席了这场以"用心分享人文关怀"为主题的活动。据了解,"好书360"是京东商城图书频道推出的一档图书分享栏目,栏目每月一期,分享由京东图书精心挑选的好书。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好书360"不以销售目的为主导,旨在用纯粹人文的  相似文献   

6.
建阅读社会,从书评开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沈颐 《图书馆论坛》2006,26(1):35-37
结合当前读者阅读倾向和出版特征,阐述了书评的导读功能,并介绍当前图书馆书评工作的新进展,指出建阅读社会,应从书评开始。  相似文献   

7.
1、美国报纸的书评专栏美国各大报纸都设有书评栏目。报纸书评因报纸出版周期短,新闻性强,书评往往发表于图书未出版或再版之际,具有很强的时间性。然而,也正因为追求快速,新闻性以及根据图书校样撰写书评等特点,报纸书评与图书实际内容常有出入,不能准确地深入地揭示图书。此外,报纸书评大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韩阳)为不断提高出版物的内容质量,力求给读者、给社会提供更多有阅读价值的好书,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举办的"名家荐好书,好书给中国"活动于1月9日在北京皇家大饭店举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中宣部出版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千方百计地宣传好书,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实事求是地探讨有争议的图书,这是本刊的宗旨。我们在办刊的实践中越来越感受到,《中国图书评论》要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和时代的战斗性,这种战斗性不仅体现在通过大张旗鼓地评好书,促进出版事业的繁荣,造成读好书的社会风气,而且要改变书评只说好不说坏的捧场作风,通过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发挥书评对出版的监督职能和导向作用。我们这样想,也试图努力这样做。在本期突出了抓出版质量这个中心环节。从这个主题出发,我们编发了中国图书  相似文献   

10.
借全国书评研讨会在昆明召开的机会,《中国图书评论》编辑部请大家来此小聚,中心议题是“书评作者谈书评”。我国现已成为世界十大出版国之一,每年流通的图书上亿册。好书需要推荐,坏书需要批评,读者需要引导,信息需要反馈。可以说,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图书评论。有人把书评与著述、出版、阅读并列为不可缺一的四种力量,这既是社会文化运动的必然趋势,也是文化系统有序程度的重要标志。遗憾的是,目前社会上对书评重视不够,有的人对书评功能发生怀疑,有的人对书评文章算不算学术论文产生疑义,对中国有没有书评家不敢肯定。在我看来,不要把“家”看得那么神秘,在座的各位书评骨干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书评家。李兴武同志新近出版的一部30万字的《当代西方美学思潮评述》,也可以说是对近年来引进的西方美学著作的总体书评;王建辉同志写的《书评散论》,就是一部形散而神不散的书评理论专著。汪诚同志多年来为书评奔走呼吁,足可称为书评活动家。我们今天邀请各位畅谈,一方面要向我们的读者推荐一批书评家、书评骨干,同时也愿通过我们的刊物传递你们对书评的感受、意见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开展主题阅读、专栏评介、书评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言情、武打、网络小说;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有利于人格塑造、知识增长的好书,从而达到用书教育学生,转化思想的目的。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2.
前几年,在《读书》杂志上看到董鼎山在“纽约通讯”专栏里介绍的美国报刊图书评介情况,真是大开眼界(至少对于我这个一向对国外情况孤陋寡闻的人而言)。在美国,由于出版书籍的众多,阅读书评是读者在百忙中获悉出版界信息的最经济的办法。通常受重视的高级杂志几乎每期都有书评栏目。除了最著名的书评刊物《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和《纽约书评》(半月刊)专门刊登图书评介外,其他一些有名的杂志,如《新共和》、《民族》、《新闻周刊》、《星期六评论》、《大西洋》月刊等,每期的书评专栏,一般都要刊登七、八篇书评,每篇书评短的几百字,长的数千字不等。《新共和》周刊每年要评介五百来本新书。出版商十分重视书评宣传,不但每有新书出版,  相似文献   

13.
伍杰等编《李长之书评》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该书为书评界提供了一本书评典范作品,同时该书又为读者阅读李长之书评提供了一本导读善本。  相似文献   

14.
已具20年历史的"开卷好书奖"除对台湾阅读文化具强大影响力外,也是台湾公共图书馆、各级学校图书馆购买书籍的重要参考;更是两岸三地出版交流的重要窗口。⊙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虽然台湾无可避免地遭逢全球不景气的影响,出版业绩大都下滑约二成,但  相似文献   

15.
王珺 《青年记者》2021,(2):61-63
本文以中国书评媒体(报纸读书版)的发展作为背景,观察大众阅读趣味、阅读习惯的变化,探讨新媒介时代"浅表化""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成因。并通过对《新京报·书评周刊》的微观分析,思考"浅阅读"时代书评媒体如何引领"深阅读"风尚。  相似文献   

16.
前几年,在《读书》杂志上看到董鼎山在“纽约通讯”专栏里介绍的美国报刊图书评介情况,真是大开眼界(至少对于我这个一向对国外情况孤陋寡闻的人而言)。在美国,由于出版书籍的众多,阅读书评是读者在百忙中获悉出版界信息的经济办法。通常受重视的高级杂志几乎都有书评栏目。除了最著名的书评刊物《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和《纽约书评》(半月刊)专门刊登图书评介外,其他一些有名的杂志,如《新共和》、《民族》、《新闻周刊》、《星期六评论》、《大西洋》月刊等,每期的书评专栏,一般都要刊登七、八篇书评,每篇书评短的几百  相似文献   

17.
2016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评选活动11月2日在北京揭晓.《里尔克诗全集》得票位居年度"十大好书"之首,《剑桥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德国天才》《汉学书评》《文明中的城市》《希腊史》《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存在与时间》《怎样观察一棵树》《中国乡约制度》获评"十大好书".据了解,本次评选采取专家与普通读者、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兼顾学术眼光和大众读者立场,共有128个品种的图书入围"十大好书"候选书目,共分为博物自然、历史、生活新知、主题出版、文化、艺术与思想等7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新京报书评》周刊自2003年创办以来,既曾经历传统书评媒体发展的黄金阶段,又在新媒体时代独力探索,努力尝试一条传统书评媒体在当下的可能发展路径。2014年11月,《新京报书评》周刊最传统的产品——年度好书评选的提名书单和获奖书单在微信平台被阅读58万次,并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几十个主流微信平台的转发,已经成为微信平台兴起之后最具传播力的传统书评媒体。本文试图通过对《新京报书评》周刊的历史发展和转型历程,分析传统书评媒体在当下的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19.
茅盾论书评     
方厚枢同志寄给我一份著名作家茅盾于1959年3月发表在《多读好书》刊物上的《推荐好书还须好文章》一文的复印件。全篇字数仅700多字,对于书评写作的意见,读来很觉新鲜,仍有现实意义。 《多读好书》是原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的宣传刊物,是以向广大读者推荐近期出版的好书为宗旨的。茅盾说:“推荐好书,是一件好事,我希望这件好事不会办坏,能够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报纸书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兴盛一时。1935年7月萧乾接手《大公报》副刊,特辟书评专栏,得到当时众多书评家的支持,这成为《大公报》副刊的特色栏目,也成为书评栏目中的“翘楚”。新中国成立后,书评常常是报纸副刊上偶尔设置的一个栏目,很少能够“一以贯之”;而且,在很长的时间内,书评只是政治的传声筒、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当代,《南方周末》的《阅读》、《汇报》的《书缘》、《新京报》的《书评周刊》等都拥有了定期的专栏,总结其经验、探讨其不足,对于繁荣书评,营造“书香”社会有着至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