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洁 《新闻记者》2004,(12):46-46
第五个记者前夕,东方网与《新闻记者》杂志组织并联合千龙网、北方网、红网、大洋网等全国知名新闻网站,进行了"中国新闻记者公众形象"的网络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成以上网民对记者的公众形象持正面评价,近8成网民认为记者行业对推动社会进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调查主旨:网络带来的以分秒记的新闻竞争。编辑记者与新闻同行,需紧跟网上不断更新的内容,并使用能提供便利的网络工具。本期调查通过几个媒体人(实名或匿名)的个体样本,反映编辑记者被怎样"网络化"了,并交流用好网络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张志安  沈菲 《新闻大学》2012,(4):125-132
本文是国内首次针对调查记者群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的一部分,旨在了解调查记者的择业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比"工具理性",调查记者的择业动机更具"价值理性",具有较高的职业追求和较强的社会责任;相比"记录者"的角色,调查记者更注重"倡导者"的角色;此外,年龄、经验和继续从事调查报道的意愿,对其择业动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记者的职业道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人民网传媒频道曾经做过一项网上调查,调查显示有高达7%的人认为记者最应该提高的是"职业道德水平",这反映出社会民众对记者职业道德的一种现实不满.  相似文献   

5.
调查型记者,顾名思义记者应该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一件新闻的完成,需要调动多种有限资源,但是,调查型记者在其中的表现必须最具调查个性和最具优势的语汇,所以,人们常说一件调查型记者在其中缺乏良好表现的新闻,不能说是完美的新闻。作为一名调查型记者,应当具有怎样的业务素养?应该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位在新华社工作的师弟问我:"干了这么多年,你觉得你的认同感在哪里呢?" 是呀,认同感在哪里呢?以我十多年的记者工作经验,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是孤独的.特别是每当我一个人出差,在火车上凝望夜色中的万家灯火,心中还在琢磨怎样接近采访对象、怎样获取证据时,这种孤独感会更加强烈."龙灯花鼓夜.仗剑走天涯",这固然有江湖豪气,但记者毕竟不是独行侠,面对充满未知的采访,支撑你坚持的力量在哪里呢?同时,作为一名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你的报道可能很难获奖,也许还会面临诉讼的麻烦和风险,推动你前行的动力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09,(19):28-28
调查主旨:网络带来的以分秒记的新闻竞争。编辑记者与新闻同行,需紧跟网上不断更新的内容,并使用能提供便利的网络工具。本期调查通过几个媒体人(实名或匿名)的个体样本,反映编辑记者被怎样"网络化"了,并交流用好网络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电视新闻节目当中,根据出镜的目的、采访对象以及节目时间的长短,出镜记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报道出镜记者",主要针对新闻事件,如日常消息报道、直播和连线报道等;另一种是"人物访谈调查出镜记者",主要面对采访和报道中的典型人物。本文所要探讨的则是第一种类型,即"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9.
记者这一行当,有的人称之为“无冕之王”,有的人却把他们当成严加提防的对象。记者应该怎样当?现实中的记者又给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旁观者如是说: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07,(21):12-16
今年记者节前夕,《青年记者》联合全国20个大中城市的媒体开展了"记者节业内问卷调查",以了解记者这一职业群体的所思所想所困所盼。本项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8份。参与组织调查的媒体包括: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大众报业集团、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新京报社、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江西日报报业集团、福建日报报业集团、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南国早报社、湘声报社等。同时,《青年记者》与大众网联合在网上开展了"记者节业内网上调查"。下面为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需要说明的是,除"选择题调查"数据统计外,我们把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的"问答题调查部分"作了较详细客观的记录,以求全面反映本项调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现在,对记者“妖魔化”已经成为一种舆论、一种倾向,记者的公众形象不是很好。但这与实际状况和人民的希望是背道而驰、格格不入的.当然也是很有害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内地调查记者行业的第二次全国性普查,与六年前进行的首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调查记者行业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趋势,传统媒体调查记者从业人数下降幅度高达58%;调查记者行业依然由男性主导,且年龄结构偏向年轻化,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相对更高,从业经历也更加丰富;调查记者高度集中在7家传统媒体和2家新媒体机构,41%的调查记者工作地在北京,曾经籍贯最集中的"调查湘军"现象呈衰落之势;他们在择业动机、角色认知方面与首次调研结果高度相似,但职业认同感显著下降、工作自主空间有所收缩、职业忠诚度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自我报告的职业满意度并未出现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新入行的调查记者和新媒体机构的调查记者的工作满意度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13.
所谓记者的"编辑意识"是指: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时的选题、稿件所使用的写作形式要具有编辑的眼光。特别是在进行独立采访报道时,记者要明白怎样安排各种材料,才能做到符合新闻写作的基本规范和要求,符合编辑意图;在集体采访时,要知道从哪些不同的角度组合稿件会有较好的效果。笔者从四个层面就这一命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必须使用提问来诱导对方开口。《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的作者杰克·海敦指出:“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即向别人提出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他们的话都是经验之谈,充分表明了采访提问对于新闻记者而言的重要性。一、与采访对象建立亲近感。新闻记者采访某个对象,大都是第一次接触,熟悉与信任无从谈起。在采访对象的心目中,记者就是一个陌生人。而…  相似文献   

15.
冯克 《中国记者》2015,(3):57-59
本文结合农民日报社专家型编辑记者培养计划制定的初衷以及实施以来的初步成效,主要寻求解答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培养"三农"专家型记者;第二,"三农"专家型记者有什么标准,或者说要成为"三农"专家型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第三,怎样成为"三农"专家型记者。  相似文献   

16.
曾被冠以"党和人们喉舌"、"船头的望者"诸多称号的记者,如今也不免遭遇到现实的困境和危险,而为消费者拨开层层迷雾、揭开真相的315调查记者,在面临身体伤害的同时心理也曾受着巨大的压力,本文即从315调查记者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剖析他们心理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力求寻找多渠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什么职业危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军人、刑警、司机……甚至杂技演员等。前几年在报上看到一份“危险性职业”调查统计资料,“记者”高居在前十名之列。今年,我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血洒南联盟,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据国外有关部门统计:1994年全球至少有115名记者在采访报道中被害,1995年是60名,1996年是28名,1997年是47名,1998年是50名。而1970年至1986年的十多年间,全世界在履行职责时被打死的记者是358名。 这些记者,或牺牲于惊天动地的炮火,或牺牲于惊心动魄的斗争。至于那些悄悄地牺牲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记者,还没有统计进去,更不用说因积劳成疾而默默地倒在字纸堆中的记者了(记者职业所赋予的体脑  相似文献   

18.
今晚报社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不仅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而且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制度创新。"走转改"的社会效果如何?为了解真实情况,经过精心筹划,今晚报社"走转改"办公室推出了面向群众和基层被采访单位的问卷调查,并形成了对记者进行考核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感悟记者     
电影《一九四二》热播,其中涉及当年大公报披露河南灾情的报道,因为出自我父亲(编者注:张高峰)之手,于是各路媒体记者纷纷找我采访,除了了解我父亲当年采写《豫灾实录》的经过以及因此遭遇逮捕等细节之外,许多记者还向我提出了诸如:"父亲怎样对你讲述这段历史"、"你怎么认识这篇报道"、"父亲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他对你的人生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等问题.坦率地说,对这些,我过去真没有认真想过. 静下心来回味这些天接受采访的前前后后,我试图梳理出比较清晰的感悟,由是写下了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20.
11月8日,新中国第八个记者节。作为一个工作节日,更多的是提醒我们记者的责任和使命。记者是忠实记录历史的人,是揭示事实真相的人,是正确引领社会的人。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继续让这些践行职业理想,追求事业成功的优秀同行走上前台,这期选择了"执着"——那些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专注于某一领域深入采访和写作的记者们。"田坎儿记者"罗成友十多年来每年基层采访的时间300天以上,见报稿件中90%是在农村现场采写。朱海燕走过全国7.3万公里铁路线,24次南下"京九",连续8年在3000多来的高原上跟踪青藏铁路。还有更多记者默默无闻倾毕生心血跟踪和研究某一个领域、某一项运动、某一个方面,堪称专家。他们付出职业热情,既辛苦,又享受着自己的选择。这些记者对他们所关注的领域有怎样的理解和认识?为何能长年累月地沉下心来调研、思考?怎样从"司空见惯"中保持新闻敏感?如何在"专"的同时保持宽广的视野,处理好"专"与"杂""点"与"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