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论文献检索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改革文献检索课程,使学生在信息网络化环境中增强自觉利用信息和知识的意识,使该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ARCS模型对兰州大学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对信息素养的教学进行改进,使学生能对信息素养课程的建设加强重视,使课程真正能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与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保存、信息结构、信息获得与信息评价等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对待和处理信息教育已成为学生能否学以成功的关键。美国的图书馆员,尤其是高校的图书馆员们,充分地认识到了信息教育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力图寻找传授信息的最佳方法。其目的是把信息教育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去,最终能使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期间学以成功,而且能够将所学技巧与知识为终生所用。本论文将介绍与探讨将信息教育融入课程设置中去的一些有效方法,并详细阐述通过图书馆员与教师合作的方式而进行信息教育之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4.
刘玲玲 《大观周刊》2012,(11):184-184
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修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5.
袁景涛 《大观周刊》2013,(6):132-132
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教学要力求导入及时、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学、禁忌代劳,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马红萍 《大观周刊》2012,(21):240-240
随着哆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他们更是难以抵挡其诱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为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都在学生身上有所体现,在化学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教学,成为当今教育者应当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成 《大观周刊》2011,(19):44-44
自从计算机进入初中课堂以来,短短几年里,该学科的地位、学习内容、指导思想、课程性质甚至学科名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每个公民的必备知识和基本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办,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设计造合自身的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王塬 《大观周刊》2011,(50):109-109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道德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网络知识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应对今天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塬 《大观周刊》2011,(39):279-279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道德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网络知识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应对今天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梳理美国生物医学信息学教育博、硕士培养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向的变化,为我国医学信息学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网络调查,纵向比较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同时与华盛顿大学、新泽西医科和牙科大学的培养方案进行横向比较.结果:4所高校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培养层次以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为主.本科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因而了解医学领域信息需求.课程设置方面信息学与医学结合非常紧密.结论:我国应重新设计医学信息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医学领域的本质和特点及其信息需求,从而找到信息与医学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1.
情报学专业教育改革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今的情报学教育改革应遵循学生利益优先、满足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整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和开放、发展的原则。改革必须以情报学的科学内核为基础,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并采取与之配套的措施和策略。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12.
大学图书馆教育功能创新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在于通过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教材体系的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劳动者和专门技术人才。大学图书馆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发挥着第二课堂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它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完善知识结构,培养锻炼自学能力,陶冶情操,尤其是在培养大学生信息力,使其适应网络时代,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学应重新确立教学目标,实现由检索技能型向信息素质型的转变。探索适应数字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人才,已是检索课改革迫在眉睫的任务。文献信息检索实践课教学要建立发现式、讨论式、研究式和合作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并将这些教学模式合理运用,有效地提高实践课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信息素养教育变革的实践突出表现在在线教学或混合式教学方面,鲜有体现知识、交流、社群等特征。大学图书馆需要寻求一种可行的路径逐步推进变革的实践工作。[方法/过程] 学业指导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利益相关者、内容构成、实践过程、目标要素等方面对学业指导与信息素养教育进行结构化解析,比较分析二者的共性与特性。[结果/结论] 信息素养教育需要与学业指导融合,逐步推进信息素养教育变革:注重校园层面的合作,注入变革源动力;嵌入学业过程,提升教育实践影响力;发展社群学习,提高教育效果。进而,信息素养教育全面深度地支持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变革并在人才培养中持续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当前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诸如:教学体系层次不科学、内容与实际联系不够密切、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评估不够科学与全面等问题,认为应对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进行改革.引进建构主义理念,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展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讨论协作教学等新教学模式,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信息素质教育进行意义构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探索大学生健康信息回避行为的驱动因素,构建相关理论模型,既能为社会深入理解大学生健康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也能为优化大学生健康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28位在校大学生健康信息回避行为的相关数据,遵循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步骤,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对数据进行编码和分析,归纳出大学生健康信息回避行为的3个主要驱动因素,即心理因素、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包括9个子驱动因素,分别为负面情绪、维持乐观、认知冲突、行为改变、社会规范、任务驱动、信息负效用、信息隐私和信息疲劳,并构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驱动因素理论模型。[结果/结论]对模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心理因素是大学生健康信息回避行为的内部驱动因素,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是外部驱动因素。其中,心理因素是大学生健康信息回避行为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情境因素是重要的驱动因素,信息因素是最为关键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7.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s in Hong Kong emphasize learning how to learn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The most recent reform introduces “Liberal Studies” as a mandatory school subject in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of the information searching process (ISP) among Form 6 (Grade 12) students in a Liberal Studies course. Researchers examined sources of information used by students, students'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during the ISP, and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llaborative groups.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Internet-based sources were predominant but that most students had difficulty completing the ISP. Work is needed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a theory of knowledge in which the meaning of information is contextual and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information requires effort. Such work is important if collaborative inquiry projects in Liberal Studies courses are to lead to deep learnin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MOOC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形态和方式。有必要对信息素养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究,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变革,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梳理已有的SPOC混合式教学及模式之后,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提出的信息素养内涵出发,基于五星教学原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准备、课前、课中、课后”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并集合多个教学实例,应用到实践中。[结果/结论]实施该模式后发现,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促进,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2013框架的解读,深入挖掘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必要性,分析导致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差异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提供有益借鉴,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指引正确方向。[方法/过程]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对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内容框架、背景框架、测评对象、测评工具、测评方法和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结论]研究得出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2013框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为国内外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更加关注信息素养背景信息,强调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领域而不仅是工具,推动了各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