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科技期刊在履行学术交流这一重要责任方面存在着较大不足。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探索一种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提高传播效率的学术交流方式。《沉积学报》近年来通过新媒体社交平台,召开多期在线学术研讨会,不仅带动了期刊学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加推动了期刊学术品牌的建设。在线学术研讨会是一种以期刊为主导的新型知识服务产品模式,也是一种科技期刊的增值服务内容,对推动学科建设、提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线学术研讨会作为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学术交流的新方式,其传播效果、选题内容、模式规范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肩负着传播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术及科技创新的重要责任,是一个传递知识、交流学习的平台.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学术期刊积极寻求与新媒体技术、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尝试与国际化融合接轨,提升全球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以互联网与手机应用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人们信息交流沟通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生存的方式和空间,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博物馆将如何适应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如何利用新媒体以提升博物馆信息传播能力?本文将从新媒体、博物馆信息传播等基本概念分析入手,介绍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思路和方法,研究新媒体下的博物馆信息传播基本特征,探讨新媒体可能对博物馆信息传播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环境对博物馆对外宣传工作有效性开展提供平台,促进了博物馆对外宣传工作质量的提升。新媒体以自身独有的信息参与性、互动性、分享性特征,为博物馆对外宣传推广提供双向渠道,实现博物馆线上线下工作模式的开展,拉近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进而博物馆各项工作得以全面发展。对此,本文着重分析新媒体概述,新媒体背景下博物馆对外宣传的价值,提出新媒体背景下博物馆对外宣传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创办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成为期刊从业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烧结球团》通过采取与高水平科研团队共同办刊、深耕细分领域发布指标集和产业分布图、举办高质量学术会议推动产学研融合等方式来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服务产业能力。结果表明:将编委分为顾问编委、组稿编委、审稿编委和青年编委四大类并细化编委职责后,期刊高质量论文数量大幅增加;采用CiteSpace工具进行文献来源分析,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网络图谱来分析烧结球团行业特征后,期刊正不断与各学术团体建立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邀请知名学者开设专刊提升了编委的自主办刊意识;通过发布指标集和产业分布图、搭建行业专家库等手段,期刊不断提升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以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坚持“内容为王”、不以营利为目的作为办会理念后,历年举办的全国烧结球团学术交流年会的学术水平和参会人数不断提升,该年会已成为全行业技术发展与进步的风向标。这一系列措施实施后,期刊的来稿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期刊综合影响力和学术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自然科学博物馆是进行科学传播和开展科学教育的机构。通过回顾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分析可持续发展目标、地区发展不均衡、科技与社会交互对自然科学博物馆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目前国际社会和自然科学博物馆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行动,以及自然科学博物馆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本文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为自然科学博物馆应对上述挑战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据此,提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之间互惠共享的多项对策和建议: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能力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开展更深层次的科技、教育和文化合作交流注入活力,最重要的是为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命运共同体而共同协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壮大,为了推动我国空间环境工程技术快速发展,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作为中国真空学会质谱与检漏专委会、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委会和航天空间环境工程信息网等主任单位,每年组织该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广大的科技人员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近几年在国内外学术  相似文献   

8.
品牌是科技期刊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是衡量科技期刊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树立品牌科技期刊有利于凝练核心价值,提升期刊竞争力、影响力。科技期刊和学术会议都是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当前国内科技期刊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借助学术会议来发展期刊,提升期刊影响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以《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为例,总结并分享其通过举办大型高端会议、靶向会议、平台系列会议等特色学术会议,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综合影响力,实施品牌战略的相关措施,旨在为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根据Twitter的社交媒体性质和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特性选择维度和指标,构建自然科学博物馆Twitter传播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选取国外14家自然科学博物馆的Twitter账号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各博物馆Twitter传播力。根据结果,总结提炼经验,对国内自然科学博物馆提升社交媒体传播力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劳动保护》杂志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互联网时代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模式:培养新媒体团队,建立以期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为载体的新媒体矩阵,借助新媒体发声,搭建互动平台,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提升纸媒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学术博客与传统学术期刊的竞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张美琼  黄历  卢怡 《编辑学报》2012,24(1):19-21
传统学术期刊是人们进行知识交流与信息发布的重要媒体,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术博客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网络交流和个人出版工具。同样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两者在作者群体、受众群体以及刊载内容上因具有一定的同源性,竞争将不可避免。同时,两者又各有优势和局限:学术博客在互动性、主动性、丰富性、及时性上表现出优势,但在内容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科学博物馆必不可少的展览内容之一。由于其涉及的范围较广,分支较多,在博物馆展览陈列的设计与布展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目前我国博物馆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地球科学的展览陈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2019年完成提质升级的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地球奥秘厅为例,通过贴合时代发展的展览主题策划,将二元叙事结构运用于地球科学展览,在展览设计中探索性地采用了媒体化的途径与方法,为地球科学展览的策划和设计实践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高校博物馆研学旅行的发展历经蓄势积淀、起步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高校博物馆研学旅行教育资源丰富,研学旅行市场需求旺盛,但在高校博物馆研学课程建设和研学配套资源供给方面存在欠缺,影响高校博物馆高质量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鉴于此,本文从立足独特馆藏资源、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加强研学课程开发、优化研学配套资源供给等四个方面提出新时期高校博物馆研学旅行的优化策略,以期打造高质量的高校博物馆研学旅行活动,充分释放高校博物馆的教育潜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课题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专业科技博物馆在场馆和观众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在发展质量上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专业科技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的发挥,提出了我国专业科技博物馆“十三五”期间的五个战略重点:全面免费开放;开展监测评估,进行分类指导;专业科技博物馆充分利用新媒体;强化专业科技博物馆科普职能;推动专业科技博物馆校结合。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六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开展科技馆标准化工作是“十四五”时期科技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之所需,也是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科技馆标准化研究现状入手,通过系统梳理科技馆标准化研究论文、项目和现行标准的情况,分析科技馆标准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最后,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对科技馆标准化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宇文  高峰 《编辑学报》2020,32(2):198-200, 203
在分析科技期刊学术交流的机制与模式基础上,对科技期刊学术交流的实现进行探讨,认为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从作者投稿开始,通过编辑审稿和加工过程、出版发行和构建科技期刊与专题学术会议等多渠道和模式进行学术交流和传播,从而实现科技期刊学术交流传播的职能和作用,并能够通过构建刊会互动机制和基于作者、读者群专业爱好和研究方向的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推送,能够有效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和传播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 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 十四五” 规划(2021—2025 年) ? 高度重视实体科技馆建设、对科技馆展览创新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 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作用? 以广东科学中心展览研发创新实践为例? 从联合社会力量、建立研发机制、探索跨界融合、健全创新发展四个方面探讨科技馆展览展品研发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夏登武 《编辑学报》2017,29(6):520-523
从内容生产、重构“传—受”关系、拓展多媒体传播渠道3个维度分析学术期刊跨平台传播问题.提出:1)改变学术期刊生存逻辑——将学术内容采集“点”延成“链”,信息加工由单元化变为多元化;2)重新定位学术期刊的“传—受”关系,利用互动平台让学术期刊回到学术共同体的中心,并把“小众”学术推向“大众”视野;3)根据不同媒介平台功能,拓展学术期刊传播渠道等实现学术期刊跨平台传播的路径,以使学术期刊获得立体化展示科研信息的传播效应,并在全媒体领域形成一个多层次学术信息传播圈.  相似文献   

19.
吴朝平  张海生 《编辑学报》2019,31(3):267-270
分析学术期刊与第三方平台融合发展的动因及现状,指出在学术期刊自身媒体生态建设不成熟的现实情境下,谋求与成熟、集成、有影响力、专业的第三方平台融合发展,是当下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可能模式。学术期刊与第三方平台媒体融合发展机制的形成取决于3个主要因素:基础条件是学术期刊的内容生产质量;推进的关键是学术期刊与第三方平台的主动精神;有效传播的前提是签署版权协议。学术期刊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是推进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和实现学术信息广泛传播的有效模式,但成功的关键是建立起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合作机制和健康生态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