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这里要辨析的“好”与“好不”,都是形容词,后面可以带形容词,表示程度深,且均含有感叹语气。但这两个词用法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现在:1.“好”后面可跟单音节的形容词,如:他的个子好高,但“好不”后面不能跟单音节的形容词,不能说“他的个子好不高”。2.这两个词后面都可以接双音节的形容词,而“好不”后面只限于部分双音节的形容词。  相似文献   

2.
浅说“名词+名词”式偏正结构语词规范●胡海金【南昌】在汉语言中,偏正结构词组有两种形式,一是“形容词+名词”式,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漂·亮(的)·服·装,形容词与名词之间用“的”字相连,或隐去“的”字;二是“名词+名词”式,这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王思思 《大观周刊》2012,(29):35-36
邵武方言中的“誾”尾与北方方言中的“儿”尾相比.相同点在都可作名词词尾表示小义和亲昵义。不同点在:“褂’尾可以重叠形式附于名词后.表极极小和更亲昵的意味 部分单音节的形容词重叠后带上“誾”尾可在句子中作状语,表示程度的加深。少数单音节量词重叠后也可带上“誾”尾而副词化,表示“每一”、‘许多”的意思;大部分量词加上“誾”尾,表示用这个量词计量的事物形体上的小或数量上的少。  相似文献   

4.
近来读报,深惑不少人物报道不善于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往往是概念式的形容词一大堆,使人感到宣传腔太重,留下印象不深。譬如,报道老年学者,往往是“两鬓斑白、精神矍”、“思路敏捷、谈锋甚健”。报道优秀党员就是:“一生坎坷,对党忠诚,工作兢兢业业,处处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等等。当然,这类形容词并不是绝对不可用,但光靠这种空泛的形容词,即使堆砌得再多,也难把人物写活。晋朝名画家顾愷之给大臣裴楷画像,裴楷  相似文献   

5.
<正>单音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一般指单音形容词加上双音节的重叠后缀,如普通话的“红彤彤“,“沉甸甸”等,也有极少数的后缀是多音节并且不是同音重叠的,如“黑不溜秋”,“乱七八糟”等。它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单音形容词生动形式的后缀是对单音形容词的性质、状态进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X什么X”格式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霞 《大观周刊》2012,(10):280-280
“X什么X”格式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如我们常说和常听到的“看什么看”“笑什么笑”“挤什么挤”等等。能够进入该格式的“X”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名词等等。本文拟从语义来源及构式义等角度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马慧春 《大观周刊》2012,(52):91-92
当代社会生活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综合性使一些一向被视为最稳定的语法规律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其中,程度副词“很”是不可以和绝对性质形容词结合的。但是百度搜索的结果却是“很”能跟这类形容词结合。而且使用频率不低。文章通过语言磨损及语言浅显等理论。对其作出解释,指出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有些同志写新闻,不注意使用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名词、动词,而喜欢使用形容词;在修辞上,不注意客观叙述,却热衷于不着边际地比喻,结果弄得稿件空洞无物,套话连篇。以导语的最后一句话为例:不是“受到了”,就是“被誉为”,而且,这“受到了”和“被誉为”后面又有着特定的套式——“受到了”:“上级的好评”;“大家的称赞”;“普遍欢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地震举世震惊,而震后空前的信息透明在学界所产生的震动丝毫不亚于一场8.0级地震,评价此次新闻报道的形容词,举目皆是“史无前例”、“前所未有”、“令人惊讶”。对于这次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几乎所有人都持积极的评价态度,中国政府和新闻媒介在这次意外的考试中获得了出乎意料的高分。  相似文献   

10.
长期阅读“人民日报”,引发了我对新闻职业标准的直觉。我的反应往往是在新闻的形式方面,例如,我曾指出,外国首长在北京访问时,都毫不例外的受“热烈”欢迎,作“亲切”握手,举行“友好”会谈。既是毫不例外,那末这些“热烈”、“亲切”、“友好”一类的形容词是不是多余?尤其是在标题上加了这些形容词,是不是成为主观的渲染?  相似文献   

11.
书目分类导航系统的快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联机书目检索系统中,面对分类检索功能日趋弱化的现状,指出“提问式”分类号检索模式限制着分类法检索功能的发挥,分类检索必须从“提问式”向“浏览式”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用户联机检索特点,设计出基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树型结构的书目分类导航系统,并详细描述系统的功能、体系结构、开发技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学应该有一点教育功能,乃至也不排除宣传功能,这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无论是教育功能还是宣传功能都必须是文学式的,而不该是“教士”式的,或是“骑士”式的。偏偏中国几千年文学史上,“教士”式的作家、“骑士”式的作品,比重并不为小。几千年前的神话文学,希腊人是当作“人”的精神折光、情趣折光来编的,所以那里面的很多“神”其实就是“人”,他们的主要精力都用在自己的生活上,只分出一部分精力去理睬人间的事。例如宙斯,不仅有妻有子,还有情妇、有私生子。西方的“银河”一词之所以是“奶路”——“milkg way”,就是因为宙斯太太的乳头被宙斯的私生子狠狠嘬了一口,失禁倾泻而造成的。被我们当代某些  相似文献   

13.
“还行”表应答,在报刊、网络中随处可见,使用频率很高。根据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功能解读,可以分为用于表肯定、表敷衍和表否定三类。三类用法实际上是“还行”基本功能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语用解读。其语用动因可以用礼貌原则和交互主观性理论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词法、句法两个方面考察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程度量表达方式,词法方面与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进行了对比分析;句法方面重点分析了"程度副词+心理动词"这一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著名图书馆情报学家兰开斯特在20世纪下半叶提出的图书馆消亡预言和21世纪初至今iSchool联盟的使命陈述和研究文献为分析对象,采用福柯式话语分析方法,分析这两组语料对“图书馆”和“图书馆情报学”的意义建构策略及结果。研究发现,对于“图书馆”,兰开斯特的预言将场所性、机构性打造为其核心定义要素,隐性成就了“图书馆=实体图书馆”的意义,排除了图书馆立足于其功能进行形态转变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图书馆”消亡的未来。对于“图书馆情报学”,iSchool运动话语持续地将其建构为“受实体图书馆机构视野局限的,以图书馆员培养为目标的,缺乏就业竞争力的狭隘学科”,并因此赋予其iField发展战略以合法性。这些学科流行话语及其意义建构,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本学科的两大核心概念——“图书馆”与“图书馆情报学”,潜伏着十分严重的学科/职业自我消解风险。图2。表5。参考文献37。  相似文献   

16.
冯勤学在《论“立体交又式新闻”》一文中认为,“立体交叉式新闻”是一种多视角、多层次、多环节、多穿插的报道。它的主体性表现在:报道了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开始怎样,中间怎样,结果怎样,像一幢房屋一般。比较完整地矗立  相似文献   

17.
鲁迅曾说:“不生造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二心集·答北斗杂志社问》)但是,现在有些同志单纯追求辞藻华丽,以为生造一些形容词,就可使文章生辉。这是很不对的。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一些句子中形容词必须重叠,这是语用要求影响了语法规则。本文针对留学生写作此类句子时出现的错误,分析形容词重叠后的功能变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曾懿 《大观周刊》2012,(26):9-10
在洞口方言中,个体量词与其它词类的组合使用与普通话里的基本一致,它一般不能单独存在于句子之中,常与数词、名词、形容词等词类组合充当句子成分。虽然在洞口方言里,其个体量词在语法功能上和普通话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它也有着其自身独特的语法特点,其中最能体现洞口方言个体量词语法功能特色的是其丰富的重叠形式,这些量词在重叠后大多表示“每一”或“多”的意思,在句中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  相似文献   

20.
前些天偶见一条消息,开头就写:某地“检察机关秉公执法,敢于碰硬。县检察院不畏权势,顶住压力,坚持立案侦查意见……”这篇报道的内容大概不假,但报道方法很不客观。事实还没见到,结论先已连篇。五个短句里有四项“考语”,都是高级形容词。读后印象,觉得记者不象在写新闻,倒很象是在给这个部门做“工作鉴定”,且过分热情,不够冷静。类似的写法、笔风,尚常见于不少新闻的字里行间。有些记者、通讯员写新闻,生怕读者看不懂或不重视,总忍不住要跳出来直接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