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然字诠释》一书作者能 为中国汉语中的一个 “然”字,写出一部近三十万字的 书,溯古至今,我尚未见到此类著 作面世,真可谓一字之奇! 《然字诠释》可谓一字之典, 书中让人一睹中国汉字的风采, 甚感中华民族文化的百代文明与 灿烂。作者从不同时代、不同范 畴、不同角度揭示了“然”字的古 今联系、区别和变化,对“然”字进 行了详尽的注释。如书中例举战 国时有以“然”字为姓氏的,见 《孟子·滕文公上》“然友命,定为 三年之丧”。在《晋书·温乔传》、 《良吏传·邓攸》等书中,又把“灼 然”作为晋代举试科目名。古人不 仅把“然”字组成词汇作为形容词 来用,而且还把“然”字作为姓氏 和科举考试的科目名,真让人出  相似文献   

2.
科技英语名词词组的表达方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蒋元霖 《编辑学报》2000,12(3):171-173
科技英语名词词组是科学概念的重要表达方式 ,其在科技英语中使用的频率很高。从科技英语名词词组的结构看 ,主要有 3种表达方式 :1)形容词作定语 ;2 )分词作定语 ;3)名词作定语。目前用名词代替形容词、分词和名词所有格直接作定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这与英语的名词优势有关 ,也与现代科技英语趋向简洁的发展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这里发表的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组织的《新闻传播学名词》里一个较为特殊的部分,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名词”预公布稿初稿的第一部分(共120个“术语观点”名词).考虑到新闻传播学科的使用惯例,这部分名词容纳了一些句子,解释的文字多数超过了规定的60字,但守住了200字以内的底线.很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名词来自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著的中译文,为保证名词英译文的统一和权威,除个别名词,采用他们论著英文版全集的译文(少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著是用英文写的).根据规定,对应英文首词为定冠词的一律删除.  相似文献   

4.
编辑必须规范地应用科技名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出版物是科技名词的主要载体,是人们较为信任的信息来源,它传播速度快,影响大,如能加以利用,对规范的科技名词的推广定能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编辑人员作为出版物内在质量的把关者,一定要具有较强的规范应用科技名词的意识,应将规范地应用科技名词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2006年10月底举办的“出版物规范应用科技名词术语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同志指出,为了保证出版物的质量,规范地应用科技名词是出版物编辑必须做的最基础的工作。1·编辑人员必须加强规范应用科技名词的意识科技名词不仅出现在学术和科技出版…  相似文献   

5.
知识与趣味     
一个作家或诗人,常有他的习惯用字。毛泽东诗词中多用“漫”字。如: “漫江碧透”《沁园春·长沙》“漫天皆白”《减字木兰佗·广昌路上》“赣江风雪迷漫处”(同上) “万木霜天红烂漫”《渔家傲》“雄关漫道真如铁”《忆秦娥·娄山关》“红旗漫卷西风”《清平乐·六盘山》“待到山花烂漫时”《卜算子·咏梅》“梅花欢喜漫天雪”《七律·冬云》“西风漫卷孤城”《临江仙》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8,(2)
编·编辑·编撰·编纂辞义辨析文/魏立安早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了“编”字,从甲骨文“编”()字原始形态来看,左边是编连物参差不齐的龟册形象,右边是代表物品性质的符合“系”,是一个会意字,指的是串联龟册的丝绳。古文中“编”与“缏”可以通假。几股丝绞在一起称...  相似文献   

7.
这里发表的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组织的《新闻传播学名词》里一个较为特殊的部分,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名词”预公布稿初稿的第二、三、四部分.考虑到新闻传播学科的使用惯例,这部分名词容纳了一些句子,解释的文字多数超过了规定的60字,但守住了200字以内的底线.很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名词来自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著的中译文,为保证名词英译文的统一和权威,除个别名词,采用他们论著英文版全集的译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少数论著是用英文写的).根据规定,对应英文首词为定冠词的一律删除.  相似文献   

8.
丁海斌  袁礼 《档案》2014,(5):11-17
先秦是我国文档名词的起源期。先秦文档名词的内涵由单义性向多义性逐步演变,组合由单音词向双音词演变,其产生领域呈分散性和多样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先秦文档名词的特征及历史影响,进而着重分析了“书”、“典”、“图”、“文”等高频词及其族类名词在先秦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时间范畴、内容范畴等,其中以“书”、“文”两族类最为重要,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刻;对低频词也进行了统计与简述;对具有特殊意义的《周礼》中的文档名词情况进行了总体性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X什么X”格式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霞 《大观周刊》2012,(10):280-280
“X什么X”格式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如我们常说和常听到的“看什么看”“笑什么笑”“挤什么挤”等等。能够进入该格式的“X”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名词等等。本文拟从语义来源及构式义等角度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前言、后记,古称序、跋,是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明者写的序、跋,半页、一页足矣,两页的都少见。《牡丹亭·题词》仅234字,突出“情之至”。《搜神记序》仅287字,突出“发明神道之不诬”。《聊斋志异·自序》,370字,吐出“孤愤”。《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小序,81字,表明“劝戒”。《拍案惊奇》序,1页零3行,希望“闻之者戒”。中国名著如此,外国著作也如此。《大卫·科波菲  相似文献   

11.
一字立骨法     
“一字立骨法”,就是用一个字来统帅主题,结构文章,锤炼字句。 一字立意,突出主题。就是利用一个最恰当的字确立文章主题,点明文章主旨,统帅整篇文章。 一字谋篇,结构文章。常见的文法是“一线穿珠式”,即以一个字为线索,结构全文。这个字就像一串珍珠的红线,起经纬全篇的作用。 一字见义,调遣语言。一字见义,是“一字立骨法”在散文炼词方面的表现,它可细分为“一字绘景”、“一字言情”、“一字摹状”等。 在短新闻的写作中,无论是运用一字绘景,一字言情,还是一字摹状的方法,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多用名词、动词,少用副词、形容词。 (洋摘)  相似文献   

12.
论文是我国近现代法律文书名词三大基本来源研究之移植篇,包括近代与当代两个时期的法律文书名词移植的研究.当代法律文书名词移植的数量多于近代.这些法律文书名词的移植也被称吸收、转用,在当代法律文书名词体系中多以“书”为后缀的形式命名,后被逐渐使用在诉讼活动中,实现了这些法律文书名词的本土化应用.  相似文献   

13.
“忽然·突然·猛然·骤然”,这一组近义词都是副词(“突然”可兼作形容词),表示“事件或动作发生得异常迅速”的意思。但是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却存在着差别。“突然”作副词,说明“事件或动作发生得迅速,出乎意料”时,可与“忽然”换用。例如: 1.已经平复下去的疙瘩,这时忽然(突然)针刺似的痛起来了……(《鲁迅全集》二卷335页)  相似文献   

14.
英名·英明——英名,是主谓式名词,指英雄或杰出人物的名字、名声,如“我这篇回忆录的卷首,先要写上周恩来的英名,他是这场十五年谈判斗争的领导者和指挥员,也是我一生最尊敬的领导人”。英明,  相似文献   

15.
“的”的用法范围广,“地”的用法范围窄。只有在偏正结构里,这两个字才可能发生混淆;在别的位置上,只能写“的”,不能写“地”,一般不会弄错。所谓偏正结构指的是下面这样的格式: (1) 勤劳勇敢的人民 (2) 古代的文献 (3) 老老实实地学 (4) 特别地高兴偏正结构包含前后两部分:后一部分(“人民”“文献”“学”“高兴”)是整个格式的主体,叫作“中心语”,前一部分(“勤劳勇敢”“古代”“老老实实”“特别”)是描写或限制后一部分的,叫作修饰语。  相似文献   

16.
如今的广告用语,借用和改用名词、成语成为时尚。其间有妙语出众的,亦有弄巧成拙的。著名语言学家丁声树生前特别推崇这样一副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这是一副绝好的对联!首先,内容好:劝人勤学苦练,教人学无止境;其次,形式好:对仗工整,炼字警切。“书”对“学(学问)”、“山”对“海”、“路”对“涯”、“径”对“舟”,都是名词对名词;“有”对“无”、“为”对“作”,都是动词对动词;“勤”对“苦”,形容词对形容词,所对词性都相同。“书山”对“学海”,“有路”对“无涯”、“勤为径”对“苦作舟”,句法结构也都相同。从词义上看,所对都是同类的词,而且“书山”和“学海”都用了比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滥用新名词,杜撰怪名词,会令人啼笑皆非的。有一次,某记者托我带一信给朋友,在信封末尾写有“本托”两字。朋友收信后对我说,来信人非我本家,他把“本托”的意义错成本人所托,这就用错了。这使我想起某些报章杂志的文章里时时出现的一些古名词,用错的俯拾皆是。如: “内子”,这是向别人讲自己妻子的谦称,而有人把它当作是“家内的儿子”了。“乔迁”,是局限于对别人搬入新居的客套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例如“不胫而走”的“胫”,本是名词,指小腿,这里活用为动词,“不胫而走”字面上的意思是“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不待宣传和推行就迅速传播开了;“驾轻就熟”里的“轻”和“熟”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轻”指“轻车”,“熟”指“熟路”;“生死肉骨”里的“死”是动词活用为名词,指死了的人,“肉”是名词活用为使动词,“肉骨”的意思是使骨头上长出肉来。  相似文献   

19.
“名词统一”,顾名思义,就是按照第一次确定下来的名词的定名一成不变地统一下去,中途不得改变,要改就要全书统一改。实际上我们目前所讲的名词统一,也仅仅局限于“纵向名词统一”,要达到“横向名词统一”就更难了,因此我们说,“名词统一,只能是相对统一,不能绝对统一,绝对统一也就是不统一”。这是什么意思呢?相对统一,就是我们要考虑到约定俗成、习惯用法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定名,只是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一定的统一,使多数人都能够接受;绝对统一,就是不管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不管是约定俗成还是习惯用法,不管是社会科学的还是自然科学的,统统…  相似文献   

20.
滥用新名词,杜撰怪名词,会令人啼笑皆非的。有一次,某记者托我带一信给朋友,在信封末尾写有“本托”两字。朋友收信后对我说,来信人非我本家,他把“本托”的意义错成本人所托,这就用错了。这使我想起某些报章杂志的文章里时时出现的一些古名词,用错的俯拾皆是。如:“内子”,这是向别人讲自己妻子的谦称,而有人把它当作是“家内的儿子”了。“乔迁”,是局限于对别人搬入新居的客套话。可是一位朋友被提拔当领导了,有人写他是“乔迁之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