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偶然与永恒: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文艺美学的建构意义》(以下简称《偶然与永恒》)讨论的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文艺美学的建构意义,但其中蕴含与映射着的是张晶先生所建构的特色鲜明、富有时代气质、更为立体的文艺美学。之所以说“建构”,是指张晶先生的古代文艺理论的阐释,不仅是其学术生涯中的苦心孤诣之所在,而且是其生命精神面向社会历史时的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2.
赵莹 《中国图书评论》2020,(10):114-119
庚子年,世界巨变。7月,读到张晶先生的《偶然与永恒: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文艺美学的建构意义》(以下简称《偶然与永恒》),猛然打开一道一直在摸索的门,开启后便觉豁然开朗,找寻到了解惑之密钥,眼前一片生机盎然。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主要来自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形态,且与当代西方文艺美学有着大不相同的话语体系。近代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多以西方文艺理论体系为根基,在国际化的潮流中,中国文艺创作也逐渐向西式风格靠拢。无论在文艺创作领域还是文艺理论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渐有式微之势,且无法系统建立起与当代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叶玮 《大观周刊》2012,(23):15-16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一篇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经典论著,其所有结论都是基于对“五四”以来,特别是解放区根据地建立以来的革命文艺运动的科学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作出的。在此,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本解读为基础,分析毛泽东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同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形象雏形),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象说是一个体系,其中包括“赋比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出现“意象”这个概念,“象”和“意”’被结合成一个词语,“意象”中的“象”,特指审美形象,“意象”中的“意”,特指审美情感.特定的审美形象能激发观众特定的审美情感,而特定的审美情感决定创作中所采用的特定审美形象。  相似文献   

5.
9月4日,87岁高龄的云南教育泰斗张文勋将凝聚其一生心血的著作手稿、初稿全部捐赠给云南省档案馆。其中包括《〈文心雕龙〉研究史》、《中国古代文化与文艺美学》、《诗词审美》等8部代表作品的手稿:由他的学生,云南大学教授张国庆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讲稿)》、《中国古代美学专题(讲稿)》;《张文勋文集·续集》(共4卷)等。  相似文献   

6.
张宁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238-239
在2011年的第十一届四川电视节上,张以庆导演的《佛山听禅》和孙增田导演的《康有为变》两个片段获得“金熊猫”最佳导演、最佳创意等四项提名.其中,《佛山听禅》以诗意的感受阐述了佛山这座城市,使人观后产生无穷的美感体验.本文借助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相关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佛山听禅》15分钟版本为样本,剖析其审美意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和池莉都是以边缘视角和平民视角从事文学创作的新时期小说家,但他们的审美情趣却大相径庭。写意与写实、审美与审丑、雅趣与俗趣分别是汪曾祺和池莉的审美追求,这种审美异趣在《大淖记事》和《烦恼人生》中得到鲜明的印证。  相似文献   

8.
一定时期内的话语表述总是和这个时期的文化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它参与建构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本文分别从神话、道家和政治家角度,从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社会的男性视角阐释了“水”这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蕴涵了丰富的审美信息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记者》2016,(3):11-11
《新闻演讲录》出版 工人日报社社长孙德宏的新著《新闻演讲录》日前出版。该书集纳了孙德宏在一些大学的学术讲座和报社业务研讨会上的演讲和讲话,表达了作者对新闻传播、办报理念及其具体操作的一些想法和追求,体现了作者对新闻的审美传播和优秀新闻作品的一贯研究和关注。该书包括《哲学美学视域下的“报纸存亡”》《新闻必须实现审美传播》《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审美取向的流变》《〈寻找时传祥〉采编背后的故事》《“精致大报”与名编辑名记者》《这组“特别报道”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客观与想象中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关怀》《总编辑评报备忘录》等篇章。  相似文献   

10.
李先国的《越地现代文学理论研究》在余论部分从审美与启蒙两个方面对越地现代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进行研究,这为我们反思现代性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越地现代文学理论既是审美现代性传播的长尾效应的表现,又体现了启蒙现代性传播的低时延特征.二者结合交融,为人类文明传播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一份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什么是审美”、“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审美文化”一类问题的讨论常常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苏格拉底曾经感叹“美是难的”,其实文化也是难的,而在此基础上试图来建构“审美文化学”的学科应该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尽管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有关审美文化研究就已在中国学界兴起,且相关探讨也一直持续至今,然而“审美文化学”本身则在理论上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学科界定与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12.
吴杨 《今传媒》2009,(12):87-89
进入消费主义时代,美女已经成为一种资源,经过媒介对她们的符号建构,便成为一种“神话”。作为审美符号的封面女郎正是这种被神话后的符号,她所具有的消费意义已远大于媒介为其建构的文化、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现代传播》2002,(2):21-26
“审美观照”是一个颇具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审美范畴 ,在学术界被广泛运用 ,但却并未得到学理上的建构与阐析。“观照”这个概念来源于中国传统美学。审美观照是在艺术创作中摄取、形成审美意象的重要途径。审美观照不是一般的观看、观察 ,而是审美主体在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之后 ,以充满独特情韵的眼光来看对象物的观赏与晤对。中国古典美学中审美观照的主要方式 ,是“仰观俯察”、“远观近察”的“流观”。中国的审美观照方式与传统哲学中的道家、佛学与理学都有某些内在的联系。中国文学艺术的独特韵味与意境 ,是与其独特的审美观照方式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何子佩 《东南传播》2024,(2):148-150
探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具有优秀示范意义的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对“双奥之城”的媒介记忆建构策略及意义生产,以挖掘主流媒体对“双奥之城”记忆建构的典型策略及体育赛事记忆建构的策略创新。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通过筛选“竞赛—工作—生活”三场域日常记忆、递进式叙事框架及平凡人叙事视角、重大灾难社会语境及奥林匹克文化语境移用的策略建构“双奥之城”记忆,通过媒介记忆这一中介,再生产出“城”之立体感、“奥”之纵深感以及“国”之自豪感。  相似文献   

15.
广播剧是一种听觉艺术,听众只能凭听觉欣赏,以获得审美享受。一部好的广播剧除了剧中人物对话,独自外,还必须合理运用音乐。音响。解说等创作手段来协调整个剧情演绎的节奏和气氛。本文结合笔者编导的《瞬间》(先后荣获98年度浙江省广播文艺奖二等奖,浙江省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98年度中国广播剧奖二等奖)和《玻璃心》(荣获2000年度浙江省广播文艺奖二等奖),谈谈对广播剧抒情本质的把握和审美空间的开掘。  相似文献   

16.
钱钟书以山水绘画与美人装束喻含蓄,拈出古今中外文家的有关论述,对文艺创作规律中这一审美趋向作了深入精微的探索。王士桢《香祖笔记》云:“余尝观荆浩论山水而悟诗家三昧。其言曰:远人无目,远水无波,远山无皴。”谢茂秦《诗家直说》:“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妙在含胡,方见作手。”这是以山水淡远比文词含蓄之美。  相似文献   

17.
《审音鉴古录》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第一部专门的导演著作",在戏曲批评领域有着独特的价值。本文从"戏'的戏曲观与文人对戏曲研究领域的拓展"、"文人的雅正思想与昆曲的规范"、"精妙的昆曲舞台艺术演出论"、"重视演艺成就的进步的演员价值观"四个方面,论述作者戏曲审美思想及该书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服装作为不用时代文明的载体以及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在人类的文明是进程中呈现了很强的民族传承性。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中,儒家所倡导的“和”的审美理念占据了核心的地位,在中式服饰的特征上就呈现出讲究“情景合一”、“天人合一”的大一统风范,和谐、内敛、包容等审美情愫也不断地在中国古代的不用时期的服饰格律中加以表达。现代服饰设计需要民族文化的渗透与传承,这样才能展露出更富审美情节的民族华章。服饰审美正是源于社会的需求,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艺术化生活方式方面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追求。i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以来,中国的文艺理论与美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在一定意义上彰显出理论的重大转型。众多著述在立论基础、问题意识、现实关怀、话语形态等方面焕然一新。其中,范玉刚教授的新作《新时代文论与审美之思》,是具有开拓性的一本专著。该书于2019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35万余字,汇聚了作者近5年的一些重要文章。  相似文献   

20.
现代阅读教学如何突破现有瓶颈并实现范式转型?《审美体验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一书通过借鉴、吸纳现代阅读理论的贡献,从现代哲学解释学、接受美学等角度去认识阅读及阅读教学的本体内涵,提出阅读教学是以个体的审美体验为基础的有效对话,阅读教学课堂实践则通过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来彰显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创新性观点,为阅读教学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