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期刊竞争的日趋“白热化”,期刊市场日渐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具体表现为“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凡是读者喜欢、市场销路广的畅销期刊,其刊期、页码都出现“扩容”的趋势,而且发行量越大,则刊期越短,页码越多;而那些读者面较窄、发行量维持在低水平线上的期刊,一般都是刊期较长,页码较少。 进入新千年以来,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操纵”下,期刊市场的“两极分化”现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一些低发行量的理论学术类、纯学术类期刊继续以季刊、双月刊维持生存的同时,不少有市场潜力的期刊则  相似文献   

2.
“无形的手”决定着有形资产读者是报刊传播知识、信息的对象,也是报刊市场的主体,读者资源是报刊最基本的市场资源,读者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到报刊的生存、发展。报刊市场不乏这样的情况,同样的期发行量,有的报刊广告业务是供不应求,而且广告价位较高,报刊从可观的广  相似文献   

3.
WTO环境下期刊的市场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21世纪,对中国期刊意味着什么 随着加入WTO,国外期刊抢滩入市,国内期刊竞争日趋白热化,在市场这只具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无形的手"的操纵下,期刊市场的"剪刀差"现象日渐明显,具体表现为"厚此薄彼",即市场占有率高的畅销期刊纷纷"扩容",而且发行量越大,刊期越短,页码越多;而那些读者面较窄,发行量维持在低档水平线上的期刊,一般都是刊期较长,页码较少,只知看行业和主管"官脸"的期刊,依旧循着故有的节奏,小作坊式地操作着刊物,倘若上级撒手不管,就只能"打烊"关张.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国期刊的走势如何?在市场这只具有生杀大权的"无形的手"的操纵下,期刊市场的"剪刀差"现象日渐明显,即市场占有率高的畅销期刊纷纷"扩容",而且发行量越大,则刊期越短,页码越多;而那些读者面较窄,发行量维持低档水平的期刊,一般都刊期较长,页码较少。那些只会看行业和主管"脸色"的期刊,则依旧循着故有的节奏,小作坊式地操办着刊物。应当看到,以缩短刊期为标志的市场化期刊正掀起一股改名、改版和改刊的热浪,这表明我  相似文献   

5.
目前,期刊市场的“剪刀差”现象日渐明显,具体表现为“厚此薄彼”,即市场占有率高的畅销期刊纷纷扩容,而且发行量越大,则刊期越短,页码越多,而那些读面较窄,发行量维持低档水平线上的期刊,一般都是刊期较长,页码较少,依旧循着故有的节奏,小作坊式地操作着刊物。以缩短刊期为标志的市场化期刊掀起一股改名、改版和改刊热火爆迭呈,表明期刊新一轮竞争已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6.
且前,我国每年出版报纸1938种、期刊9468种,如果从市场占有量和读者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期发行量最大的当属教学辅导类报刊。目前公开出版发行的教育报刊有140多种,但是期总发行量却超过1.5亿份,占全国报刊期发行总量的3/4。这中间,占教育报刊发行量90%以上的又是教辅类报刊,中国庞大的受教育群体——中小学生在应试教育中的巨大实际需求,催生了独特而广阔的教育报刊市场,形成了一道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报刊风景线。但毋庸讳言,教辅类报刊巨大的发行量、过细的分版以及传统上对行政的依赖,掩盖了自身品牌的创建,以致影响了报刊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教辅报刊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已经是刻不容缓。[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5,(Z1)
来自兄弟报刊的信息(六则)据报刊管理权威性的刊物《中国报刊月报》1995年第2期报道,今年全国有21种期刊发行量突破百万册。排行如下表:1995年发行量超百万册地刊排行表据《中国记者》杂志1995年第2期报道,由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社与新民晚报社共同举...  相似文献   

8.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成了时下一大热门话题,不少有识之士呼吁:为节约计,为环保计,过度包装应当“瘦身”、“缩水”。由商品的过度包装,想到了报刊的“豪华”包装。近年来,我国仿佛进入了“厚”报刊时代,报刊纷纷扩版,越办越厚。报纸动辄几十版,甚至上百版;杂志则早已由传统的48个页码“升级”为56个页码、96个页码甚至更多。不仅如此,报刊用纸也越来越考究。报纸纷纷出彩报,杂志则用铜版纸进行“豪华”包装,彩页、插图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如果“加厚”的报刊版版有好稿、页页都精彩,倒也是读者之福,可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加厚”的报刊并没有多少…  相似文献   

9.
期刊的扩容、提速是期刊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读者的阅读需求是一种弹性需求,在需要被激发的情况下,会出现几何级的增长趋势,反映在期刊市场竞争中,就是越有阅读价值、越受读者欢迎的期刊,读者就越希望期刊能增加刊期,增加阅读次数.近年来,我国的不少名刊、大刊期刊,如<知音>、<读者>、<女友>、<家庭>等,都是在增加刊期的提速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其发行量也随着刊期的增加而扩大.  相似文献   

10.
纸质媒体初始的办报(刊)理念是我办报刊你阅读消费的“单向传播”,读者是被动的阅读者。读者的定义是什么?是纸质媒体的阅读消费群体,是一群包括消费报刊在内的其他商品的综合性消费群体,又是一群活生生的社会公众。渎者参与互动,不仅能增强报刊的服务性,而且还能直接拉近编者和读者的距离,培养媒体的亲和力,提升媒体在社会公众中的亲近感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扩大期刊发行量促销策略刍议胡祥明【哈尔滨】近年来,报刊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的局面。“报刊大战”一年胜似一年,大有无限期鏖战下去的趋势。各刊社既有得势后的喜悦,又有未达项期效果的忧思。成功者与未成功者,都把原因单纯归结到报刊发行的“宣传效应”上...  相似文献   

12.
文海拾贝     
与其年年发行大战不如多多提高质量《瞭望》周刊第39期发表一组关于报刊“发行大战”的文章说,现在一年一度的征订发行大战已愈演愈烈,连一些“部级”官阶的总编辑,也纷纷亲临“前线”,企盼来年的发行量跌幅不大。报刊的发行量为何连年下降,原因之一是现在的报刊越办越多,越办越细,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报纸总数就有2000多家,比1978年增加了十多倍。  相似文献   

13.
近来一些报刊在对期刊发行量的统计和报道方面出现了一些概念模糊的提法,有澄清的必要。期刊是一种定期出版的连续出版物,期刊的出版周期长短不同,由短到长大致可有以下一些种类: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年鉴)等,统计期刊的发行量,历来都是按照该种期刊的期发行量来认定的。近年来,一些期刊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缩短了刊期,比如将原来的月刊改为半月刊或者周刊出版。一般的情况下,刊期缩短以后,刊物的期发行量会有  相似文献   

14.
话说“读者定位”田厚纲时下不少报刊的老总对自己的读者群是不很清晰的,连读者的成分比例、层次结构和群体组合等也是一知半解。他们似乎不太明了一份综合性再强的报刊,也不可能包罗万象,让任何读者都爱读的道理。一些报刊发行量上不去,极少数报刊不得不停刊,与没有...  相似文献   

15.
广告市场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报纸杂志等媒体的主要收入依赖于广告。而广告客户和广告代理公司是否选择某种报刊刊载广告,某种报刊的广告价格如何确定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的效果或效益。进行考评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报刊的发行量(包括发行地区和范围),发行量越大,读者越多,影响力越大,其广告效果当然就会好一些。因此,各家报刊追求和标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行量。随着广告竞争的激烈,发行量由各自报刊自己发布认定,就显得不够公平了。报刊发行量核查机构(AuditB。anofCircuLtioJ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在美国应运而…  相似文献   

16.
《读者》:净化心灵 升华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川 《报刊之友》2002,(1):32-32
全国8000多种期刊中,《读者》早已是屈指可数的名刊了。就月发行量来说,她紧随《知音》、《半月谈》之后,名列第三。过去忙于公务,需要审读的报刊也看不过来,自然无暇领略《读者》的风采。退出“一线”,人闲了,身轻了,心静了,赶忙订了一份《读者》,以品一品这个名刊的滋味。  相似文献   

17.
报刊为什么要“卖”两次出版报刊的目标是为了出售,通过报刊发行(包括邮发和零售)渠道,将报刊卖给读者,在读者的购买中实现报刊价值。但根据现代传播理论,从严格意义上说,报刊被读者购买,只是实现了其市场价值的一半,报刊(指面向市场的非学术类报刊)的市场价值是由基本(信息、资讯传播)价值和衍生(广告刊登)价值两部分构成。基本价值和衍生价值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基本价值是衍生价值的基础,基本价值的实现,为衍生价值创造了条件;衍生价值来自基本价值,衍生价值的进一步实现,能使报刊获得广告收入,从市场回报中…  相似文献   

18.
2004年9月,《读者》(原创版)创刊号成功问世。《读者》杂志社目前主要编辑出版有《读者》(半月刊)、《读者》(乡村版)、《读者欣赏》、《读者》(盲文版)、《读者》(维吾尔文版)等系列杂志。作为《读者》杂志品牌新的延伸,《读者》(原创版)首期发行68万册并实现赢利,目前已经出版发行6期,期平均发行量为60万册。巨大的发行量和先进的运作理念引起期刊界震动。目前,国内多家有实力和资金的品牌杂志纷纷利用自己成功的运作模式,在全新的领域进行复制,发展系列刊物,但发行量、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报刊业加快了改革步伐。随着市场化改革有序展开,本着“优胜劣汰,管办分离”的方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加强对小报小刊的治理整顿力度,一大批小报小刊,包括一些专业机关报实行了关停并转,部分长年亏损、发行量小的小报小刊被叫停,部分报刊转由大的党报、报业集团来经营。“忽如一夜资金来,千报万刊梨花开”,当初“非主流报刊”(注)的出现,有历史与化的背景,也确实扩大了新闻阵容,推动了新闻竞争,丰富了报道内容,使报刊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政府主管部门的角色由“办媒体”向“管媒体”转换,“非主流报刊”在治理整顿后的生存状态仍不容乐观,那么,面对这些变化,他们如何应对?又该如何发展呢?  相似文献   

20.
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是“有资可投,有财可理”,怎样在“创造条件”推动“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同时,走出富者更富,贫者恒贫的怪圈?[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