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学术期刊也应有所作为.传统阅读模式与数字化阅读模式具有互相融合、优势互补的特点,学术期刊应据不同终端和媒介的特点,对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抓住浅阅读,让“小众学术”走进“大众视野”:利用浅阅读元素,加工产品;通过全面网络化,打造浅阅读和深阅读的信息推送平台;通过内容组织“多形态化”,发掘学术成果的多维价值.拓展传播渠道,寻求浅阅读和深阅读的结合点,推进深阅读.  相似文献   

2.
论文提出在为深阅读鼓与呼的同时,对浅阅读的理性思考也同样不容忽视.在解读"浅阅读"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浅阅读盛行的社会原因,并就如何理性对待浅阅读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面对读者阅读方式由传统转向网络化数字化阅读,阅读由深至浅,图书馆不仅要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时代背景,而且要用辩证的眼光正确对待浅阅读。在浅阅读时代里,将服务工作不断推深,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浅阅读时代图书馆阅读服务工作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的普及,浅阅读越来越流行,它使阅读变得过分轻松、方便、快捷,但是浅阅读也有很多缺点与不足。因此,浅阅读时代图书馆要做好阅读服务工作,引导读者走进图书馆,使其在浅阅读的同时更要进行深阅读。  相似文献   

5.
浅阅读与深阅读:读还是不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浅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简单轻松的、以获取信息为主的阅读形式。其表现形式多样。出现的原因包括信息数量爆炸式增长、媒介传播渠道丰富、人们的阅读习惯改变等等。而深阅读需宁静、专注,是以获取知识为主的阅读形式。深浅阅读在阅读内容、目的、动作和心理上存在差异。深浅阅读不是阅读的对立面,而是分立面,关键在于读与不读以及该如何去读。深阅读是阅读的主流。在浅阅读中寻求秩序和逻辑,相关机构需加强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6.
融媒体时代,大众阅读呈现出"微阅读""浅阅读""碎阅读"的新特点,给传统"深阅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机遇大于挑战。只要全社会抓住机遇、迎难而上,齐心协力、顺势而为,将"微阅读""浅阅读""碎阅读"和"深阅读"相结合,就一定能让新媒体阅读焕发出像传统纸质阅读一样的青春魅力,克服新媒体阅读带来的快餐化、消遣化、娱乐化、功利化倾向。  相似文献   

7.
浅阅读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出版、图书馆等文化领域。从概念上合理界定这一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现象,对于阅读推广工作、正确认识和看待历史上的类似阅读现象、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偏见等具有重要意义。从"阅读"的概念着手、从"深"与"浅"的角度着眼,尝试对浅阅读和深阅读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对相关问题加以辨析,并指出浅阅读具有时代性、可转化性、信息媒介与时间跨度上的双重广泛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围绕着浅阅读与深阅读现象展开了多年争论.双方争辩的焦点在于浅阅读是释放了人类的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浅阅读的流行,体现了消费主义、后现代思潮向文化领域的渗透,也是大众文化抵抗精英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表征着视觉文化正在取代印刷文化.浅阅读可以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但获取知识则应该通过深阅读.培育人们利用新媒体进行深阅读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沉迷和依赖浅阅读是有害的,因为浅阅读的流行正在摧毁人类建立在书写印刷文化之上的怀疑精神、思考能力、理性思维,人类文化的深度模式将被平面模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9.
正阅读影响着一个民族思想的深度和高度。如果过分热衷于"浅阅读",无论于国于民,潜藏的危害都将是巨大的。在阅读已呈大众化、通俗化甚至娱乐化的今天,很有必要重新呼吁深度阅读。而在考量浅阅读与深阅读关系时,不应该忘却读和写之间的紧密关联。《人民日报》报道:读和写不可分割。读者读什么,取决于作者写了什么,而作者写什么,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读者读什么的影响。浅阅读泛滥,一定程度上与浅写作的"繁盛"不无关系。近年来,许多论文和书籍虽呈井喷趋势,但学术含量和思想含量却并没有显著提高,仿佛写的目的不是为了阅读,而仅仅是为了发表和出版。这种写作的"浅",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0.
得益于国家重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阅读学研究方兴未艾,但繁荣背后存在相关概念认知模糊、研究固化等隐忧。论文对阅读学相关研究倾向做了分析和解读,对功利性阅读、深阅读、浅阅读、阅读习惯培养、导读等概念内涵和外延做出界定,并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深”与“浅”之辩:高校图书馆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三年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为依据,分析现今阅读大繁荣景象下的"浅阅读"状况及其主客观原因。从高校学生阅读的两极化、非学术性和资源获取不均衡性入手,辩证地探讨精英、非精英高校学生在图书馆阅读中的"深"和"浅"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全民阅读逐渐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新媒体环境下浅阅读异军突起,需要驱动深阅读以保持阅读形态平衡,促进全民阅读的推广和深入。[方法/过程]从认知层面基于图式理论探讨深阅读和浅阅读的差异,认为其实质在于阅读时图式链的完整度不同,据此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深阅读的触发点,提炼出"期望"逻辑"和"回归"3个驱动要素并构建深阅读驱动模型,通过阅读实验检验模型的驱动效果。[结果/结论]阅读实验结果显示加入一定的干扰因素能够促进阅读的深入,本文所设计的深阅读驱动模型有利于提升阅读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新闻类期刊的优势在于整合零碎新闻事实,向读者提供经过深度挖掘的精要内容。新闻类期刊的数字出版要解决"深"与"浅"的矛盾,在数字阅读方式下保持其深度报道优势,应强化多终端复合出版策略,依据终端特点进行内容资源的分类整合和信息形式的创新呈现,一手抓"浅阅读",一手抓"深阅读",深入浅出,深浅结合。  相似文献   

14.
"浅阅读"时代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红 《图书馆》2008,(2):93-94
本文分析了"浅阅读"与"深阅读"的辩证关系,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浅阅读"趋势,对图书馆如何应对"浅阅读"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当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爆炸程度与受众可用时间和精力缺乏,这两者的矛盾越发不可调和时,网络浅阅读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现象。文章详细梳理了网络浅阅读的成因及特征,并提出应该辩证地看待浅阅读现象。文章最后提出将深阅读与浅阅读、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6.
试析浅阅读时代图书馆的导读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由传统阅读向浅阅读变迁。浅阅读成为大学生的主要阅读方式之一。所以我们必须了解浅阅读,分析浅阅读时代大学生的课余阅读倾向,探讨浅阅读形势下图书馆的导读服务工作。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17.
辩释"开卷有益"的真谛,并提出落实"开卷有益"应解决阅读习惯与阅读目的、阅读毅力与阅读方法、浅阅读与深阅读、阅读与思考、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如今各地都在倡导全民阅读,开展读书日、读书月、读书会、书香万里行等读书活动,这种现象令人振奋。至于读什么,怎么读,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许多文人学者多强调深阅读,认为那种浅尝辄止的浅阅读,收不到学习知识的效果。有文章更贬低浅阅读,是"肤浅轻松的休闲消遣,对于提高身心修养有弊而无利";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要求出版界"不要迎合和助长浅阅读风气的蔓延"。说浅阅读不利于深入领会知识真谛,鼓励人们多在深阅读上下功夫,这一  相似文献   

19.
论文对"浅阅读"图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图书的"浅阅读"数量基本呈正态分布,不同类别图书的"浅阅读"量有显著性差异,高"浅阅读"量图书类别为语言类、文学类、工业技术类,"图书浅阅读"主要存在于社会科学类图书,且和馆藏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渐渐地浅阅读逐步变成了时下生活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高校图书馆要怎样来应对这一局面,科学引领大学生们协调浅阅读与深阅读之间的关系,这成为很多高效图书馆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