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图书进货工作中,强调订货是必要的。但是把添货视力订货的辅助手段,这种“以添为辅”的观点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订货和添货都是进货,都是为了销售。其区别在于前者是在图书出版前根据征订目录订货,后者是在图书出版后(或出书过程中)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再次添配,两者的目的和重要性是一致的。从作用上讲,我认为:添货反倒应该后来居上,重于订货。这是因  相似文献   

2.
一、标引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图书情报界对“标引”一词还没有一个一致公认的科学定义。但都认为标引是指文献处理工作中的一个过程,即:标引是指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找出主题并参照主题词表或分类表等标引工具,选出代表该主题的主题词或分类号的过程。笔者认为.这一过程应包括下列五个步骤及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小型研究所图书情报室,应如何突破传统的业务内容和工作方式、手段,笔者试就实际工作中的体会,读点粗浅认识. 从整个图书情报工作来看,无论文献工作或情报服务,都迅速向广度、深度发展;在工作手段上,也在向着现代化水平迈进.作为为科研服务的小型图书情报室工作,也必须改变现状.然而改变的突破点,有的认为,要提高工作水平,主要是加强情报职能,积极开展情报调研,动态分析;也有的认为条件所限,要扎扎实实搞好文献服务.笔者认为,从小型图书情报室现状和所担负的任务和特点出发,应从一般的一次文献服务转到积极开发利用文献资源,提高文献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近三年来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图书分类学的文献大约400余篇,相当于1949——1980年期间发表的图书分类学文献篇数的总和.现分四个方面综述如下.对于诸家之言若有引错或误解之处,笔者致歉在先,并请谅解. 一、关于图书分类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关于图书分类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它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收藏的文献的分类问题”;另一种意见认为:图书分类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文献分类原理、方法和历史”.近年来又出现了两种新的见解:一种意见认为“图书分类学是研  相似文献   

5.
文献分类是图书情报部门的基础工作之一,对搞好图书情报的宣传、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主题分析、类号选用和目录组织等三个方面对科技文献分类工作,作一简要的论述,以供从事分类工作的问志参考。主题分析问题由于科技文献内容专深、专业面涉及广泛,因此主题分析显得非常重要。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通常是:第一步找出文献研究对象;第二步确认该文献涉及到这个研  相似文献   

6.
文献资源共享与书目情报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图书馆》1995,(6):58-59
文献资源共享与书目情报服务张辉信息社会,“开发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了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也就是说,”服务”是图书情报工作的核心;而图书情报服务的基础是文献资源,所以文献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利用问题即图书馆工作的焦点。文献资源建设目前探讨...  相似文献   

7.
《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事业“七五”规划要点》(下称“要点”)提出:“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图书情报专业队伍,是高校图书情报事业建设的关键,必须当作一项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但是面对一个11亿人口的  相似文献   

8.
信息辩正     
现代社会,都爱用上“信息”这个字眼,什么“信息时代”、“信息社会”、“信息产业”等名词术语突兀而出,许多本来应该用文献或情报的称谓,也被抹掉了,换之以“信息”,似乎应时,光彩。究竟信息本质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它与知识、文献、情报、资料等概念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本文就此辩析一番,以正视听。(一)信息的本质特征当前,在信息本质的认识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是“认识论中的第三者”,意即物质居首,精神次之,信息位三。其论据是:“如果物质和意识是绝对划分为两类的,它们中间没有任何过渡,没有任何中介,没有任何共同点,那么,它们之间就决不会有任何相互作用。”认为信息就是联系物质与精神的中介质,故而应该位居老三①。另一种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信息的本质大体上可以理解为物质客体所固有的反应特征,它是物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其论据是:“信息又必定同物质和能量密切联系而实际存在着,它的储存和传递必须借助于运动着的物质载体”,并且指出“那种认为信息可以脱离物质的运动而独立存在的看法,……显然是违背事实的,是错误的。”②  相似文献   

9.
“分类——主题”目录,是在分析文献的内部特征时,既进行分类分析,又进行主题分析、概念分析,同时用检索标识标引这两方面分析的结果,而编制成的文献检索工具体系十年前,国内图书情报界关于“分类目录”、“主题目录”的利弊及两者如何结合、以利扬长避短的讨论,促使了“分类——主题”目录的发展。它解决了繁多的同主题或同类属文献题录卡或款目如何排列、以利检索的问题,引起重视。几年来,从公开的资料和笔者的亲自考察来看,国内图书情报界关于“分类——主题”目录的编制形成了几种基本图式,各种图式在实用中日臻完善。一种图式是“在主题款目上,引进分类检索标识,把主题检索和分类检索的特点连接在一起,可以提高揭示深度,扩大主题目录组织的多样性作用。”这种“分类——主题”目录图式以广东科技图书馆编制的期刊、情报文献检索题录卡最为典型。1986年5月,笔者在该馆学习、考察时看到:这种图式(如图一),能解决主题相同而类目  相似文献   

10.
其二,材料的作用在于阐明报道主题。写新闻时,取舍材料或详略运用材料都要服从报道主题的需要,应以生动深刻地反映新闻事实为依据。所以,取材要体现报道主题,对新闻素材除了去伪存真之外,还必须进行去粗存精,不能“拾到篮子都当成菜”。有的老记者总结取材的体会曾说过:“新闻报道的主题既然是一篇稿件的灵魂,选材就一定要灵魂附体,即用主题统率材料,同时对材料的取舍和使用材料的详略又必须扣紧报道的主题。毛泽东同志谈到写文章时指出“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的时候没有观点,讲观点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情报学不是一门土生土长的科学,它源于西土,但一引入中国,便产生了畸变。这一变异不仅是形式的,而且是内容的。在国外,欧美人称“情报学”为“Information Science”,日本人称为“情报科学”。无论是欧美的“lnformation”还是日本的“情报”,其含义都比我国情报学中所定义的“情报”要宽泛得多。这就是说,我国情报学中的“情报”概念要比“information”或日文中的“情报”具有更多的限制和更多的内涵。我们一般把图书馆、情报所所从事的那部分信息服务称为情报服务或情报工作,以此作为情报学中“情报”概念的核心,从而将情报从广大的信息氛围中割裂出来,试图依此进行演绎,推导出整个情报学的理论体系。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非但没有象预期的那样完成整个情报学的建设,反而将本是一物的信息(information)用中文符号区分为两种存在,最终只能导致理论建设的混乱。“情报”概念的使用至少在下面几个方面表现出它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各国的学术书出版都面临着相当复杂的问题。要想分析这些问题,就必须首先弄清以下几点:第一,什么是学术图书?一般来讲,我们所指的学术图书可以大致分为五类:1)初级文献,即学者之间就某一新观点所进行的学术交流,如《学报》和《学术动态》;2)中级文献,包括书目提要、初级文献目录等;3)三级文献,是指就学术知识所进行的评论和注解,如大学生课本和一般知识分子所使用的知识图书;4)参考书,是指向读者提供权威性知识的基本文献;5)可以用来进行学术研究的资料,如  相似文献   

13.
<正> 在我国的高等学校,文献信息的采集、储存、加工和利用,一般有四条渠道。即图书馆、系资料室、情报室和档案室。它们分属不同的部门。前些年,一些有识之士在报刊上为图书情报的一体化大声疾呼,渐渐地为各方所接受。一些学校的图书、情报部门开始不同形式地合流。但是,大专院校的档案部门仍然是被遗忘的角落。科技档案是本校教师和学生既往的各种学术成果,是学术发展、继承和借鉴的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档案的数量和质量是该校学术成就高低的标志。因此,它是学校也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钱学森指出:“从系统工程的技术角度来看,情报资料、图书文献和档案都是一种信息,这种系统工程的目的就是信息的存储、信息的检索和提取、信息的传输和信息的显示,所以整个技术可以称为信息系统工程。”可见,我们在建立高校文献信息系统的时候,必须是图书、情报、档案三位一体化,缺少任何一种,都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下面,试就建立这个统一文献信息系统的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毛昭昕 《图书情报工作》1997,41(4):49-51,63
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针对认为图书情报一体化是“理论误区”的种种观点,予以客观的分析和批驳。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情报论坛》是由湖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和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合办的图书情报刊物。《高校图书情报论坛》主要是根据我省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需要创办的。《高校图书情报论坛》紧跟信息时代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步伐,为高校图书情报工作者提供一块学术研究、交流的园地。本刊设有“图书情报理论研究”、“信息咨询与用户教育”、“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馆长专家论坛”、“读者服务”、“信息技术”、“数字化图书馆论坛”、“探索与交流”等栏目。欢迎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惠赐稿件。为了实现期刊编…  相似文献   

16.
为洞悉“十三五”时期我国高校图书情报学期刊发展重点,推动图书情报学领域深入研究。文章以《大学图书馆学报》与《图书情报知识》为例,利用内容分析法、关键词共现分析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十三五”期间这两本期刊收录文献的研究主题与热点进行比较分析。《大学图书馆学报》注重读者用户群体、聚焦传统图书馆学科领域;《图书情报知识》则更注重信息用户群体、聚焦图书情报学学科新兴领域。“十三五”时期高校图书情报学期刊发展重点是:助力国家文化事业建设;坚守学科传统,创新学科理论;关注信息科学前沿探索。  相似文献   

17.
读者研究是图书馆学领域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随着对它研究的不断深入,假用数学方法来分析读者借阅行为的规律显得很必要了。本文用排队论的思想来分析读者借阅行为,或者说是图书流通的规律,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文献与情报的需求.一、借阅行为的教学思想分析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是一个开放性服务系统,它具有读者众多且类型复杂的特点。针对不同的读者,满足其对文献与情报的需求,是读者服务工作的核心内容。读者这种:“知识与情报期望”大多是通过借阅行为在图书流通领域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张卫山 《图书馆杂志》1994,13(4):16-17,45
1992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国家科委根据科技情报界的要求,决定把“科技情报”这一名称改为“科技信息”……,在今后的宣传中,特别是外事活动中,少用或不用“情报”一词,而以“信息”代之。于是乎,各地文献情报部门纷纷改名为××科技信息中心,××科技信息研究所。事实上,情报并非如此简单。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来仍然有必要对此问题再进行一番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献”一词作为多种学科的基本概念,不同学科对其的解释有不同的侧重,从而形成种种不同的说法和争议。例如,情报学认为文献是“知识的结晶,情报的主要来源”;图书馆学则认为文献为”一切知识的载体”;资料工作者强调文献是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和劳动对象。至于“文献”的具体包括范围,更是众说纷纭;某些图书馆学者认为一切记载的知识都是“文献”2而某些学者则把特殊载体材料(磁带、磁盘、光盘等)、特殊记录手段(如声频、视频技术),记载的可读和可视信息排除在文献范围之外。凡此种种,莫衷一是。针对上述情况,张舜徽先生言…  相似文献   

20.
展春岚 《图书馆界》2013,(4):43-47,94
简要介绍了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的研究情况,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工具,对1985年以来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相关文献的发表情况进行计量分析,以期了解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