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表征及其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情报分析置于认知心理学研究视角中,提炼出基于认知的情报分析通用流程,指出情报分析中认知偏差的诱因。进而,阐释情报采集阶段、情报选择阶段、情报整合阶段与评估论证阶段中最常见的认知偏差表现。最后,提出克服情报分析各阶段认知偏差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情报需求产生于用户当前知识结构断带的原理,探讨了检索员直接认知情报需求的可能性,阐述了情报需求认知模式及其对检索员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刘佳  沈旺  李贺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4):133-136
通过对信息检索认知理论的研究,构建信息检索认知模型。依据信息检索认知模型及认知负荷理论,构建信息检索认知过程中认知负荷结构模型,并提出认知负荷评价的基本框架。通过实证研究,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认知过程中的认知负荷进行评价并指出其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情报学的研究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环境中的用户情报需求和学科情报系统的功能,社会认知理论引入情报学认知观。情报学社会认知观强调情报认知的社会情境性、领域性、文化性,其研究呈现内隐社会认知和整合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情报生成理论解读了个体情报认知问题。情报共生研究则将情报认知研究引向知识群落情报认知的视域,以期对情报认知理论和实践进行更为全面而贴切的诠释。[方法/过程] 基于对共生理论的认识以及对情报认知研究"多角度表现"阶段所蕴含的"共生"寓意的理解,运用多学科理论集成研究方法和数学建模方法,研究情报共生机理并制定相应的实现策略。[结果/结论] 建立情报共生概念;阐明情报共生的4种要素,揭示其宏观上显现的自组织性和微观上多变量交互产生情报共生能量的特征;剖析因情报共生模式相变引发的情报共生系统演变的动态过程以及其中所遵循的logistics growth规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多元角度出发阐述情报共生机理研究的价值;制定以要素优化和变量提升为前提的情报共生实现策略。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情报共生就是在开放环境中,情报认知共同体借助特定界面交流互动而完成的非对称互惠的情报认知过程;并对情报认知实践起到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引入认知科学理论与情报认知观,描述和阐释知识管理的一些基本问题,旨在以尚不成熟的一己之见,为学界知识管理研究引入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7.
�����鱨��ѧ���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关于情报科学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二)*汪冰孟广均霍国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10008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批准序号:96ATQ008)收稿日期:1995—04—055情报科学的认知观5.1情报科学认知观的兴起历程认知科学(cog...  相似文献   

8.
引入认知观点,通过对用户情报认知差异的分析,论述了竞争环境中的用户情报认知心理过程以及用户情报行为,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关于情报学认知观点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情报学认知观点是与重视文献表征和检索技术的主流情报学研究形成较鲜明对照的新的研究取向。其核心思想是,情报的接受(用户)和传递(情报系统)都需要与知识结构发生作用,并以知识结构的改变和完善为目的;情报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促成用户与系统所含信息在认知水平上的交流,为此配合用户相对特定情报需求的这些特征,本文一方面概要评介这一观点的研究背景、基本思想等,同时基于这一观点,简单考查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与实践中人与技术的关系、研究的主题与目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过程与知识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两个核心概念,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研究情报分析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模型,以期达到提高情报分析过程效率与情报分析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时代新媒体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传播平台引入了互动评论板块,传达读者的声音,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形式的局限。本文从认知语用角度出发,结合新型的主体间性哲学范式,研究网络新闻评论语言中认知交际主体的特征及其交互式运作机制,并指出其对新闻传播发展具有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认知过程链着手,分析了现有的理论对情报在该认知链中定位的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情报在认知过程链中新的定位,并由此梳理和确认了情报学的目标定位、发展阶段和一贯宗旨。  相似文献   

13.
郑英丽 《新闻传播》2012,(4):198-199
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作者与读者(受众)以文本为中介构成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间性视阈。作者和读者对文本进行阅读,文本作为被"客体化"了的主体进入对话关系,凸显了主体间的互动特征。经济新闻报道是以新近的有社会认知价值的事  相似文献   

14.
王健  周国民  王剑  刘茜  丘耘  王帅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0):136-141
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信息需求研究整体上已完成认知转向,初步形成以刺激(情境)-认知模型(信息需求)-反应(信息行为)为基本框架的研究模式,并在信息需求的认知本质、情境和理论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同时也存在认知模型构建等难点和挑战。综合分析信息检索技术发展的需要和研究现状,认为下一阶段信息需求研究将在持续发展认知导向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应用研究,并将重点围绕情境化、认知模型及其驱动的信息检索系统等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意义]《国家情报评估》被认为是美国情报界最正规和最高水平的战略分析产品.对国家情报评估与决策的关系深入研究,可有助于我国完善科学决策体系,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大有裨益.[方法/过程]基于多源流理论和认知心理学,从建议采纳视角出发构建出国家情报评估与决策的影响机制模型,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介认知过程、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等认知心理规律,分析读者认知心理规律与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关联与互动关系;指出读者的认知心理规律制约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图书馆信息服务影响读者认知心理的发展;在遵循读者的认知心理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情报学的人性化趋势:认知、领域分析与社会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认知论、领域分析和社会认知的角度,论述了信息技术和情报学的发展趋势及社会本质。认知论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人性化发展的起点,通过领域分析等技术手段最终到达其理论和实践的归宿点———社会认知,从而满足人类的情报需求。最后简单探讨了情报学家的社会角色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意义]数字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认知神经研究为揭示内部发生机制提供方法。系统梳理该领域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字阅读心理活动和认知功能,并为未来研究提供借鉴。[研究设计/方法 ]收集247篇国内外认知神经领域的数字阅读研究,结合已有认知理论,构建数字阅读认知机制框架模型,进而对所收集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结论 /发现]数字阅读认知过程包含注意吸引、识别聚焦、关联推理、学习建构四个阶段。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事件相关电位、眼动追踪的应用,能够求解阅读大脑的运行机制。当前研究虽然形成了一套分析数字阅读认知过程和神经指标的适用方法,但对感官交互影响、脑区功能连接、交流互动因素缺乏系统研究。[创新/价值]从认知过程到神经基础,较为全面地刻画数字阅读认知机制,并分析已有研究的基本脉络和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认知-创造链的角度探讨了情报的定义。提出了情报的三大属性和四大功能。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咨询服务工作中交际心理学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交际心理学认知过程的研究,分析了几种妨碍读者认知的心理偏差和心理过程,阐述了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如何运用认知心理开展读者咨询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