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的档案资源在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指导下,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具有现行价值的档案资源整合于机关档案室中,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源则集中于各级各类档案馆中。因特网的普及,电子政务的兴起,为档案资源整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化平台。档案作为一种富  相似文献   

2.
试论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实现形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何振  蒋冠 《档案学研究》2004,18(4):40-4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电子政务的发展 ,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已成当务之急 ,同时 ,电子政务的发展也为其提供了绝好的条件与机遇。在电子政务环境下 ,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实现形式就是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管理一体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的档案资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
国家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控制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与电子政务工程的实施,使得国家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问题成为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环节,便是如何实现国家档案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联合开发的问题.本文从书目控制的思想出发,提出构建全国档案(文件)目录中心以实现对全国档案资源实现“书目控制”的设想,为国家档案资源整合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淑芬 《兰台世界》2013,(Z2):65-66
<正>一、档案资源整合与数据库技术的引进1.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不同于档案资源的整合,二者在含义和范围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意指对分散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集中、整理、组合,使之系统化,其目的是通过整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优化和共享,使档案信息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它主要是指对档案信息的整合,不涉及档案的物理实体。而档案资源整合不仅包括对档案信息资源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电子政务正在加快发展 ,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已成了档案部门的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 ,电子政务的发展也赋予了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新的内涵 ,并为之提供了绝好的条件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公开的推动下,电子档案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历程.1档案的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在我国古代,档案也是图书,有着共同的起点:结绳—刻契—甲骨文—铜器铭文—简册—刻版印刷.档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它能重现人、物、事的历史原貌,具有最可靠的凭证性和科学研究价值.档案的核心价值是"证史",档案机构最重要的使命是为子孙后代保存"社会记忆".电子政务的建设给档案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是实行政务公开,提高决策和服务水平需要档案信息;二是借助电子政务平台,档案的现代价值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刘坤 《兰台世界》2017,(15):64-66
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数字校园环境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文章针对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有效整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围绕档案资源整合的概念、背景、意义、基础、原则、内容、目标、方式及瓶颈等展开了论述。档案资源整合主要有档案实体整合与档案信息整合两种模式。档案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注重"官方记忆"整合的研究,缺乏对"民间记忆"整合的关注;与档案信息服务和专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有机结合不足;档案资源整合急需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9.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含义及其基本目标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指档案资源优化组合的一种存在状态,是根据系统论的原则,依据一定的需要,在兼顾信息资源现有配置与管理状况的条件下,对分散异构信息资源系统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重新结成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实现无缝整合,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为了有效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必须针对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特点,认真分析制约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瓶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  相似文献   

11.
档案资源整合及档案网络整合成为当前档案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充分阐释了高校档案资源的整合的意义,并根据整合主体不同,提出了两种整合模式。详细说明了网络实施中不同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相似文献   

12.
档案资源整合及档案网络整合成为当前档案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充分阐释了高校档案资源的整合的意义,并根据整合主体不同,提出了两种整合模式。详细说明了网络实施中不同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一、档案信息整合模式的提出 随着电子文件的产生以及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以档案信息为对象的资源整合已被理论界所关注。比如何振、蒋冠在文章中论述“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就是指在兼顾档案资源现有配置与管理状况的条件下,通过网络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对分散异构的档案资源系统进行优化组合与无缝联结”。①陈永生同志在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研究中提出政府信息物理整合和逻辑整合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白嘉兴 《兰台世界》2019,(z1):68-69
<正>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含义及必要性档案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是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对社会的发展和建设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档案工作的科技化、信息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前提和保障,也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和全面挑战。在新的时代、科技背景下,对档案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已是势在必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不仅是档案实体的整合,也包括数字档案信息的整合。档案信  相似文献   

15.
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档案信息资源优化组合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依据一定的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中的档案信息资源、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融合、类聚甚至重组,使其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利用环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档案信息资源的功能更能得到体现,譬如,为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凭证作用的凭证功能、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纵向横向传播知识,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存储和传递知识的功能、为区域经济建设各项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决策功能、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协调各个项目的协调控制功能、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档案用以预测事物发展的预测功能、经过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加工处理,使得信息资源增值增量的辐射扩散增值功能等等.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对于改进档案管理,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乃至全省的信息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共文化服务视阈下,建设和完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体系,以满足社会公众"一站式"获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需求,变得必要且紧迫。档案系统内数字档案文化资源整合及其与其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都是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整合中存在顶层设计、组织管理和技术标准等多方面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参考性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金格 《北京档案》2021,(11):39-41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经常运用红色档案,其中存在红色档案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开发深度不够,以及红色档案展览中档案叙事"碎片化"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坚持多主体合作,加大红色档案资源的收集、整合力度,充分发掘红色档案的价值,坚持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档案叙事原则,全面、真实地呈现党史中的历史事实,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瑞鸿 《兰台世界》2006,(17):21-2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中国信息化进程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与整合则成为担负起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也是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信息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有效的管理措施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加工,使其向着数字化、网络化、集合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一、档案信息资源的现状及整合的必要性所谓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就是在我国档案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下,围绕特定的主题,对分散形成的档案进行信息资源集中,以集中反映某一实践领…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档案资源整合实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档案界对档案资源整合的探讨由来已久,但是由于现有档案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的制约,有关实践往往局限于综合档案馆内的各种档案资源的整合.近年来,档案资源整合的范围有所突破,各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尝试,形成了某一行政区域内档案资源的整合.归纳起来,较为典型的模式有四种,即顺德模式、浦东模式、和县模式和深圳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信息流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政务信息流是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基础.文章认为,应认真梳理电子政务信息流结构,通过数据整合、信息系统集成等,建立具有综合业务处理能力的网络信息平台,最终实现政务信息流在系统内的快速流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