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加彪  张宇然 《编辑之友》2021,(8):12-17,23
移动媒介的勃兴,使读屏成为大众生活的常态,同时也唤醒了耳朵,各种音频产品层出不穷,声音在场景时代重新焕发了活力,再造着移动的声音景观.听觉文化的回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视觉文化带给大众的压迫,但其依旧是消费主义语境下的"解放神话".文章从技术变革、时空关系、二重矛盾以及深层焦虑四方面对场景时代下出现的声音景观和听觉文化进行深入探究,以期厘清由媒介所主导的这一听觉转向发生的原因、呈现的表征、内里的矛盾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求更好地达到感官平衡,实现人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战迪 《现代传播》2019,(3):105-109
在数字互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技术背景下,移动音频产品异军突起,创造了惊人的产业奇迹,作为传媒艺术的试验田,其前沿的媒介性、大众参与性、科技性特征与传统艺术形态对举,别开生面。对移动音频产品的本土经验进行深入探索,不仅延展了传统广播产业的理论与实践范畴,更为产业美学的创新实践提供了绝佳的现实蓝本。此类产品不仅促成了听觉文化的复兴与推广,更以"破碎的整体感"整合了后现代语境中的媒介文明,实现了技术驱遣下"品位共同体"建构。  相似文献   

3.
孔朝蓬  肖博文 《传媒》2023,(4):18-20
数字时代的来临促使世界传媒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网络平台的衍生效益不断撼动着传统播音主持传播的优势领地,也呼唤着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教育教学理念中的适应性调整。本文以数字时代技术更迭与播音主持行业的生态转型为基点,尝试探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策略,进而指出在技术—文化共生的语境下,我们应该超越简单的技术决定论而强调人本身的主体能动性,在高等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探究数字时代专业技能、知识体系和文化生态的体系性建构规律,进而实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生态化变革。  相似文献   

4.
芬兰著名媒介理论家尤西·帕里卡(Jussi Parikka)是丹麦奥胡斯大学传播与文化学院数字美学与文化专业的教授、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温彻斯特艺术学院及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FAMU)客座教授,2021年当选为欧洲学术委员。其代表作为《媒介考古学》(中文版2018年出版)。他质疑媒介历史、技术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反对人与机器之间二元对立的传统理解,认为媒介是一种超越社会语境、具有自身发展规律的“独立力量”。在南安普顿大学的学术交流中,围绕尤西·帕里卡教授新锐的研究议题,笔者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其进行了学术访谈,试图深度挖掘其在媒介物质性研究中较为“激进”的技术理论取向,以及他对中国本土化实践的见解。谈及中国本土媒介考古研究,尤西·帕里卡教授阐释了其著名的“媒介生态三部曲”的逻辑关联,认为这些作品都在集中探讨一个突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对数字文化的理解和数字文化的物质性被媒介生态渗透得如此之深?他认为中国学术有巨大的潜力。同时,他列举了“媒介考古实验室”这样一个隐喻密集传播的有趣案例,主张用艺术工作和策展工作等“理论”之外的方式思考。  相似文献   

5.
“运输”作为隐喻嵌入叙事研究久已,却在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语境下面临着难以施展的局限。通过对库利的运输观进行理论溯源,阐明了“运输何以在叙事中成为隐喻”,并提出构建“叙事互型”的方式,以弥补前者在深度媒介化环境中解释力匮乏的问题。具体而言,在生成式技术介导下的叙事将作为一种共同的活动方式,复归用户能动性的同时允许人-机的差异性共存,并在以时间、空间和数据为主要维度的实践逻辑上涌现出动态的关系性、过程性和中介化表征。  相似文献   

6.
张璇 《编辑之友》2021,(1):87-92
文章依托修辞学中视觉隐喻与言辞隐喻、图像与语言共生关系理论,立足实践分析图像转向语境下文学插图中语—图关系转换的视觉思维.以言辞隐喻为参照,从喻指、图像符号、生成机制等角度,探索文学插图中的隐性表达相对统一和相对稳定的互文式视觉隐喻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7.
成倩 《新闻知识》2022,(2):84-86
随着媒介化时代的到来,治理的媒介化已成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语境下兴起的特有政治景象"电视问政"便是媒介化治理的实践.本文基于媒介学视角,以技术配置与文化配置为视角,探究了电视问政如何将国家的"权力"隐喻与"电视"技术手段相结合的过程机制.一方面,电视问政凭借"问政展演"中的各种组构技术,打造一种具有...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传播离不开政策语境、技术语境和文化语境构筑的多维复合语境。同时数字技术在赋能红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以数字技术赋能主客协同、资源整合与媒介延展为主要内容。然而,在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传播实践中,萦绕着传播主体话语权弱化、思考能力下降和协同难度增加;传播内容同质化、娱乐化以及侵权与失真;传播媒介单一、影响力下降以及融而不合等诸多困境。为此,可通过主体联合、内容整合、媒介融合等路径加以破解。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带来了新闻传播生态的整体性变革,也给新闻研究带来智识挑战。在转型过程中,以文化研究视野中新闻研究的成果为基础的数字新闻学研究催发了新闻业两大理论更新:一方面是新闻业数字化转型给文化研究视角下的新闻观念提出的革新要求,另一方面是经典文化研究理论在新闻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变与不变。尽管孕育文化研究的历史语境和媒介技术环境均已发生改变,但经过发展的文化研究理论依旧能够为数字新闻学提供有价值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资源。数字新闻学应该在现有的问题维度上纳入文化批判的视角,从而拓展其解释和介入现实的学术潜能。  相似文献   

10.
李斌 《声屏世界》2011,(12):32-33
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是全球化语境下以电视娱乐节目来表征中国文化独有生态、输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创设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新标杆的有益尝试。它充分说明中国文化可以凭借有别于宏大历史、政治话语的电视娱乐文化叙述.向世界展示涵括丰富多元的国民生态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赵姝杰 《视听》2022,(3):49-51
智能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后人类"时代的隐喻从科幻电影走向现实生活.技术作为"义肢"不断延伸人的各种能力,在媒介领域成果显著.但是,数字技术在广泛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时,也使人发生了"新异化".技术背后潜藏的风险逐渐让个体卷入数字档案、数字劳工、数字同温层的漩涡,还加剧了社会的数字鸿沟问题.在新型人机关系下,风险博弈仍是一场严...  相似文献   

12.
常江 《当代传播》2024,(1):39-44
本文基于技术文化共生论的视角对数字时代的媒体生态做出批判性考察。研究认为,当下的数字媒体生态在三重悖论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有序的“非人化”演进,其弥散网络、可计算性和自动化技术构型非但没有带来预期的文化多元和信息民主,反而导致了控制的专门化、区隔的精细化和消极精神的常态化等异化后果。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两个方面对数字时代的媒介文化及其社会效应作出总体评估:一方面,数字媒体生态异化的本质是缺少人文精神制衡的科技乌托邦主义诱发的技术失控所产生的文化风险,这种意识形态在当下具有广泛合法性和超本地性;另一方面,上述异化状况的解决之道存在于内化并改造了主导性数字媒介逻辑的专业性实践之中,这些实践的行动者应在其与数字媒体生态的互动之中张扬人的主体性,并致力于构建公共价值取向的信息文明。  相似文献   

13.
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介融合与信息互渗的时代,网络不仅成为媒体融合的中介,而且正成为一个数字化互动的复合媒体。在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网络与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共同构成了今天的新型媒体。在这一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文化不仅成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网络社会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媒介化社会语境下,非遗传播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原有的传播场域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又以某种方式重构,展露出原始语境和数字传播的共生状态,不同文化主体建立了独特的传播实践和表达路径。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非遗传承人与地方社会互动置于技术整体情境和社会结构中考察,发现技术赋权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赋权和传播赋权,一种“在地实践”的过程,个体在与文化、技术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与官方权力的对接,完成了从文化资本向商业资本的转化,也提升了个体在地方社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的人-物联结形塑了一种跨介质的数字交往。文章认为,人类与媒介物、数码物在感知和实践上的边界耦合,既不同于控制论传统中将信息视为一种实体来消解人类身体(碳基)与智能机器(硅基)之间的介质区别,也不同于哈拉维意义上的赛博格将人与智能机器视为一种共生合成体。跨介质数字交往在构成论意义上,以诠释、伴随以及自反性等多元维度,重构着人类与数字人工物之间的关系生态,由此延展着人类关于日常生活的认知、时空体验以及价值系统,并有助于进一步反思技术操纵/主体意志的二律背反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陈虹  杨启飞 《编辑之友》2021,(8):前插2,6-11
智能时代技术的发展赋予声音成为未来传播主流介质的潜力,视觉霸权框架下长期湮没不彰的听觉文化有望被释放.在声音的赋能下,我国诸多广播媒体尝试重塑听觉空间,构建全媒体融合传播矩阵,塑造全流程智能广播系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媒体融合的纵深推进.未来,广播媒体应在关注声音媒介属性、技术属性的基础上思考其物质属性和文化属性,平衡主体感官比率,塑造听觉共同体,构建广播"声"态圈,促进技术与艺术的水乳交融以及人与社会的血脉相通.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广泛地融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个领域,业已成为受众获取讯息、分享娱乐和表达诉求的主要媒介.文章通过对新媒体受众的主体实践与精神审美二重性探究,揭示新媒体语境下受众主体悖论性身份表征,进而对新媒体进行理性反思和辩证认知.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语境的话语传播受多元文化背景、谈话者权力关系、传播活动属性等因素制约.运用互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基于《非正式会谈》的语料,从话语形态表征、话语互动实践、话语权力博弈三个方面展开跨文化语境下的话语分析.研究发现,跨文化语境下的话语传播是以日常交流会话形式呈现的,话轮构成主要以句群或者语篇为主,话轮争夺以合作型故意打断为主,会话秩序较为正式,有间性提问穿插;说话者通过互动修辞手段和建构多重话语展开话语互动实践;跨文化语境中的会话具有"权力博弈-文化认同"的特点.跨文化语境中的冲突难以消除,但是通过调整话语手段可以消弭文化鸿沟.跨文化节目的话语内容应当以意义共享为前提,构建宽容开放的话语互动平台,以理性和尊重破解文明冲突.  相似文献   

19.
唐义 《图书与情报》2014,(1):111-116
信息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纷纷构建数字化馆藏,通过网络为社会公众提供数字文化服务。这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立的网络虚拟文化信息服务系统就是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该系统生态主体是公共数字文化信息人,包括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产者、组织与传递者、消费者、监管者;该系统生态因子包括公共数字文化信息本体、信息技术、信息制度以及信息时空。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这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10):28-31
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来看,跨媒体传播注重使用新技术将同一种信息内容进行符码转换,并使之成为适用于不同的信息承载媒介或信息接收终端的传播模式,融入了大量数字模拟仿像技术、数字合称成像技术,实现了数字传播的视觉、听觉、触觉一体化逼真效果。它是消费社会信息生产逻辑的必然产物和消费文化崛起的必然需求,是全球化语境中不同体系的文化实现信息交流的必然选择,是政治话语空间民主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新型传播模式将对文化观念、传统文化大众化、文化的社会参与、建构创新型文化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