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声正  郭赫男 《新闻界》2005,(2):108-109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新闻传播业进入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时期。加上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并轨扩招.新闻传播业成为各高校热门专业,新闻教育也随之超常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除综合性大学办有新闻传播专业外,不少理工、师范、财经、政法、教育、民族、体育、艺术类高校,也纷纷办起了新闻传播专业。除公立大学外,一些民办大学也开设了新闻传播学院或影视学院。从办学地区上看,除直辖市、省会城市外,  相似文献   

2.
试析我国新闻教育的流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宁 《新闻大学》2002,(2):90-94
我国近代新闻业虽然起步较晚,却是世界上开展新闻教育较早的国家之一。回顾将近百年的新闻教育,其间颠沛流离,起伏动荡,但也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为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21世纪来临,我国新闻传播业将会有更大的飞跃,新闻教育也需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文试图对我国新闻教育的发展历程做一些梳理,以便发见一些有益的启示,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新闻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3.
到2008年,美国的新闻传播业大体上依然未走出低谷,不过,一些新气象正在发生,人们看到了美国新闻业有转暖的迹象。本文从美国新闻传播业的几大趋势和各个行业发展态势两个方面对近年来的美国新闻传播业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加入W TO与中国新闻传播业》一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由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柏铨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加入W TO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所受影响及对策研究”的结项成果。全书近43万字,分四卷,分别为《“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生存环境研究》、《关于“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宏观发展战略研究》、《“入世”以后传媒发展和对外传播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汉奇为此书作序,认为“这一研究成…  相似文献   

5.
机遇和挑战知多少:—新闻传播业应对WTO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1月中美贸易双边协议签订,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铺平了道路。加入WTO,我国新闻传播业将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又将怎样应对,立即成为新闻传播领域关注的重大课题。撇开涉及此问题的研究不谈,专门的文章无不以紧迫的心情审视加入WTO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探讨相应的对策。为推动研究的深入,本文对已有的专门研究作一综述,看看面对WTO,我国新闻传播业究竟有何机遇、挑战与对策。一如果把机遇理解为有利的机会,那么加入WTO将为我国新闻传播业带来以下机遇。一是传媒广告额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业逐…  相似文献   

6.
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新科技的影响和冲击,媒介融合已成为新闻传播的一种发展趋势,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可以认为,一个媒介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新闻传播业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新闻传播业正处在这样的发展浪潮之中,这就自然向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翔实的资料 ,对入世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的生存环境进行了具体考察和理性分析。主要考察内容为 :经济环境 (包括工业部门、信息产业、交通运输业 )的变化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新闻传播业的内外竞争所呈现的新的态势 ;法治环境的变化推动新闻传播业管理工作的变革 ;传媒受众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闻教育的下一步:从非新闻专业里培养优秀的记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新闻或传播学院,学生学习的多是各种吸引眼球和注意力的技巧,而没有学会如何全面、真实、公正地报道,并保持其科学可信度。未来的中国新闻教育应该像开办大学语文那样开办大学新闻素养课程。除了加大新闻学院学生修外系课程的学分比重外,还要向  相似文献   

9.
现在我国新闻传播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市场经济的新环境要求新闻理论给予新闻工作以新的解释和指导,而新闻理论落后于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实际,已经成为一个显在的问题。因而,如何改造我们的新闻理论,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予以考虑。这里仅谈几个涉及到新闻理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专业成为近十年来高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各大公办大学争相开办新闻传播学专业,目前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数量和招生规模都十倍于十年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