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分析2012年全国性调查数据,本文揭示了当前我国公众对公共关系认知的基本现状。其一,公众倾向于认为公关是拥有一定专业性的传播实践;其二,国家和政府是最主要的公关主体,公关能促使国家/组织事务成功;其三,公关对新闻拥有积极而非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二者都以事实为基础,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其四,公关业的职业道德受到认可。追溯公众心目中的公关形象从消极向积极转变的动因,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公关需求与实践的增长提升了其社会"能见度";从业者的职业化呼吁和社会责任倡导为公关有力"正名";公关学术研究与高等教育的迅疾发展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赵馨 《新闻传播》2013,(5):183-184
微博是Web2.0时代一个创造性的产物,在很多国家都掀起了"微革命"。2009年我国新浪网的新浪微博一经推出,很快就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由边缘走向主流,成为了中国微博的典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如此多的受众,这与它的公关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其日常公关、宣传公关及危机公关都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与学习的地方。本文即从新浪微博的公关策划与实施角度探讨新浪微博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3.
杜嘉班纳事件折射出了其企业危机公关的诸多问题:企业价值观的混乱、传播路径选择的无序和危机公关策略的不当,以及由此导致的危机公关传播效果欠佳及品牌信任修复失败。本文拟从杜嘉班纳案例切入,以网络民族志参与式观察及焦点小组访谈等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及心理学等学科角度探讨公众视角下影响企业危机公关传播效果的各个要素,以期为企业危机公关过程中的策略使用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文创新性主要在于以公众为核心,从公众视角进行探究,因为所有企业危机公关传播归根结底都是与公众的"对话"。  相似文献   

4.
政府决策公关是政府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遭遇危机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旨在保障公共事务有序开展、稳定政府与公众和谐关系。本文通过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事件中政府与媒体、民意之间的博弈,分析研究此次政府决策公关的得失,并前瞻性地对政府决策公关的实施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危机事件经媒介可以广泛传播,同时也会使危机事件更具杀伤力.政府危机公关涉及公众利益,目的是为政府树立正面形象,获得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从"躲猫猫"事件入手,剖析在媒介传播危机事件处理中对于政府危机公关效益的影响,同时得到政府危机公关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事件是中国在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加剧下的一种现实表现。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能否进行很好的危机公关,不仅决定着事件的发展方向和事件最终的妥善解决,而且关乎政府自身形象的塑造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对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如何有效进行危机公关提出了建议,即转变危机公关理念、建立公众利益表达渠道、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中要做到3C原则。  相似文献   

7.
从“济南公安”看地方政府的微博公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以其碎片化、私语化的独特传播方式迅速崛起为足以抗衡传统大众传媒的力量。它重构了新闻内容的生产流程,改变了人们的话语方式,也将深深影响企业的营销理念和政府的服务方式。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正在关注并尝试利用这一新兴媒介进行形象公关,但存在着公关意识不足、专业化水平低等许多问题。本文试图以"济南公安"这一公安机关的微博公关表现为例,为地方政府正确、充分地利用微博进行政府公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取社会史和观念史框架书写20世纪80年代中国公关史。中国现代公关事业诞生于以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为主题的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由外而内、西学东渐"的发展路径。在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新启蒙"和经济改革的推动下,中国公关于引进和发展之初即形成了"全民热潮";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期理想主义的贬抑和功利主义的泛滥,公关行业的发展出现脱轨和异化。本文基于对学界和业界30位奠基者、引领者的口述史访谈,清理了这个时期中国公共关系学术和实践发展的轮廓、主线和一些关键性细节,并试图在宏观时代语境和社会思潮中寻找其动因、结构和秩序。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现代公共关系的初创期。与西方公共关系发展脉络不同,中国早期现代公共关系从被纳入研究视域和具体实践的"水土不服"到陷入认同危机,发展之路可谓艰难。微观权力的规训和公关行业的自我调整与深入反思是现代早期公共关系的典型特征,微观权力在宏观权力之外为公关融入中国现实提供给了契机。调整之后的现代公关选择隐匿自我,以更加理性的姿态正面回应社会舆论,与社会现实呈现的是互相影响、彼此规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2003年SARS疫情与2008年汶川大地震两个案例的对比分析,导出情报能力和政府危机公关效果的关系问题,解释危机中的信息分布原理、政府危机公关对情报需求的内涵及各阶段的情报需求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情报功能在政府危机公关各阶段的融合与实现过程。研究认为,在政府危机公关的过程中,情报发挥着重要作用,情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可以为政府危机公关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1.
陈先红 《今传媒》2015,(1):4-7,12
中国公共关系正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困境:一方面其市场规模发展空前,社会需要日益深入;另一方面却遭遇极大的社会伦理挑战。本文以美国卓越公共关系理论为参照,在两岸四地学界和业界共同提出的"公关正能量,武汉共识"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阳光公关"的理念和15项基本原则,为在重重迷雾中摸索前进的中国公共关系实践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陈司施 《今传媒》2015,(2):170-172
危机主体如何在第一时间内传达真相﹑把握舆论主导权,获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进而扭转危机局面,是每个政府﹑企业乃至个人都有可能面对的难题。本文旨在探讨公关语言在我国政府危机公关处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追溯历史文化精髓,可以发现战国时期鬼谷子的思想中关于言语技巧的论述很值得当代危机公关借鉴。因而,本文将创造性地结合鬼谷子《权术篇》的思想精髓,去摸索公共关系中的"言说"技巧。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危机频发的今天,突如其来的危机事件常常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何巧用危机公关、化危机为转机已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最近,一场由网友引发的"抵制风波"使家乐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在此次危机事件中,家乐福采取的政府公关、促销公关及民心公关等一系列策略是现代企业危机公关的典型案例,对企业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有着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宫贺 《国际新闻界》2015,(6):128-149
本文通过梳理公关的理论范式,呈现公关理论的两幅面孔:其一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功能逻辑,以秉持系统思维,效率导向为特点;其二为近十年来显现的"社会一文化"逻辑,以倡导人文思维,意识形态与权力分析为特点。基于文化研究与公关理论的文献整理,笔者尝试提出公关"文化分析"路径的假设:"象征性表达"可以成为公关与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接合点"。此假设下公关或可被定义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互动主体通过象征性符号系统生产意义的一种文化现象。本文进而提出"文化分析"路径下公关研究的可能模式。公关的文化分析路径即用文化分析的手段针对公关主体的身份建构、情感互动以及象征性表达体系,依次借助情境分析、仪式分析与修辞分析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政府网站在传播政府政策,促进政府和公众互动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对话公关的视角对政府网站进行研究,选取保定市政府部门网站进行内容分析,探究政府网站对话公关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建议,从而提升政府网站的对话公关效果,促进政府和公众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共关系理论研究肇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后三十年延展出三条主线:持续的理论引进与观念启蒙,构建中国特色公关理论体系,学术范式创新。与此相应,中国公关理论建设重点处理了中外公关理论、公关理论与实践、公关理论新旧范式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清理、总结了中国公关理论建设的这三条主线、三重关系及其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7.
如果从维护品牌的角度看,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品牌公关”涉及两方面的意义:对电视媒体品牌自身的保护和对我国国家品牌形象的积极维护及管理。其内容包括“媒体公关”策略、“事件公关”策略和“政府公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宏观社会历史视角考察"非典"十年以来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和变革,提出风险社会和重建现代性构成了公关事业演进的语境,而互联网时代的对话主义则主导了公关范式。"非典"昭示了现代性危机和风险社会的到来,致力于沟通、共识和信任的公共关系特别是危机管理在随后十年获得较大发展。克服现代性危机的出路在于"对话以重建现代性",尤其是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在这一背景下,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从支配式宣传到平等对话,在对话中化解风险、维系利益认同、再造意义共同体,成为"非典"至今公关发展的主线和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发展历史做了简要阐述,重点论证了这个学科在世界和我国范围内各方面的基础文献建构,包括世界新闻学早期基础文献、中国新闻学早期基础文献、1978年以后中国新闻学基础文献、传播学文献基础、广告与公关文献基础、媒介经济文献基础等六个方面,涉及17世纪末至今代表性论著约百种.作者认为,目前制约学科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过度扩张掣肘学术质量的提升;“经世致用”的要求造成学科长期处于不断解释眼下问题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的20多年中,图书馆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梳理和探析市场经济中政府对图书馆发展的作用很有必要。本文立足于图书馆新的发展环境,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从公关与协调作用、鼓励图书馆创新组织结构和服务模式以及政府、行业协会和图书馆之间的协调作用三个大的方面对政府对图书馆发展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政府作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体,在做好宏观主体的基础上要管办分离、简政和放权,积极利用市场和社会团体组织的优势,充分释放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