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考 《今传媒》2009,(8):58-58
翻开2009年6月23日某权威晚报,在"本市新闻"、"本省新闻"、"中国新闻"、"世界新闻"等专栏,"负面"新闻触目皆是,比重之大与篇目之多,令人咋舌.杀人放火、官司诉讼、爆炸中毒事件等等无奇不有,令人极为不爽.为了增强笔者行文说服力,特辑录这个名栏目的新闻标题于后(正面或中性报道略去),供大家鉴别.  相似文献   

2.
正全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纸质媒体如何改进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是关键所在、升级支点、破笔之要。笔者以为,作为一张新闻纸,就是要围绕"新闻"两个字做文章、寻突破、谋转型,就是要换种理念思新闻,换种视角看新闻,换种模式写新闻。为此,笔者给"新闻"这样定义: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之下,新闻就是要通过"新"吸引读者"闻"之,在"新"中寻求"闻",在"闻"中寻求"新"。  相似文献   

3.
李静 《中国广播》2012,(9):23-26
新闻竞争加剧使广播新闻品质提升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之声"走转改"系列报道之"倾听贵州"、"倾听新疆"为例,提炼、归纳该系列报道的先进经验,认为其成功之道就在于遵循广播新闻生产和声音传播规律,在叙事策略上立足声音特质,注重题材选择与驾驭、重新定位报道者的叙事角色、运用独具广播特色的多种叙事方法、选择原生态的叙事语言。将该叙事策略定格成为常态化的新闻生产准则,广播新闻品质提升就有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不科学新闻颇具"障眼法",须得"火眼金睛"方能识别、揭穿.当下不科学新闻的表现形式之多样,成因之复杂,危害之深广,不能不令人警醒.  相似文献   

5.
辩证法强调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处理新闻的"动"与"静"关系也是如此。新闻有动态新闻、静态新闻之分,这是对两种新闻的表现形式之表述。如何处理好这两者关系,做好新闻,也是新闻记者的一个重要素养的体现。有的记者采取动态采写方式对待静态新闻,有的记者采取静态采写方式对待动态新闻,有的则采取两者的有机统一,种种方式,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6.
新闻经典的建构,是一个关乎新闻对人性价值的守护与传承、新闻学科自证与书写、新闻教学与实践范本的命题。文章从3个建构视角——"新闻经典成立之内涵意蕴""新闻经典建构之价值意义""新闻经典评判之环境考察",探讨了新闻何以经典的逻辑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元生 《声屏世界》2009,(7):59-59
如何让新闻解读性的节目具有较强的可听性?"解"之所需,"读"之有悟是关键,节目应该在"所需"和"所悟"上下功夫.如何做好"所需""所悟"?从贴近听众的角度选择新闻,力求新闻解读具有实用价值是做好新闻解读节目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涂光晋 《现代传播》2006,1(1):30-33
本文认为中国新闻评论文体源流是源远流长的论说文,从"百家争鸣"、"处士横议",到治"经世致用"之学,写"经世致用"之文,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不仅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也有着"文人论政"的理念与传统.所有这些,都成为中国新闻评论厚重的精神与文化积淀,给今天的新闻评论以滋养,也给今天的新闻从业者乃至中国的知识界以思考.  相似文献   

9.
张勤 《中国广播》2016,(7):43-46
融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如何运作?浙江之声、浙江新闻广播变革新闻运作模式,从原有的"媒介传播格式转型为按照新闻本身的格式做新闻"。"新闻宣传从稿件时代迈向多媒体运作时代",把互联网的"链接""放大""互动"等传播理念植入广播新闻运作,以新闻行动强化频率的新闻品牌。  相似文献   

10.
黄振鹏 《军事记者》2007,(10):48-49
"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这两个概念近年颇为流行,业内同仁亦多有论及,平常亦不乏部分新闻策划被斥为新闻炒作。在媒体竞争空前激烈的当下,新闻策划越来越重要。如何做好新闻策划,厘清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之异同,明晰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转化之规律,防止新闻策划变为新闻炒作,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做有思想的新闻,做有温度的新闻,中国之声责任至上",是中国之声始终秉持和坚守的新闻理念,也是中国之声在"改文风"活动中着力强化和积极推进的方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这些理念成为中国之声报道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源泉。本文围绕中国之声两会报道的具体实践展开分析与阐述,探索主流媒体在重大活动报道中如何践行"改文风"、不断增加民生落点、强化对社会热点的引导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底,中央要求全国所有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学习研读《新闻记者培训教材》,并配合观看学习与之相匹配的生动感人极具说服力的相关视频记录片;2014年初,全国新闻单位进行了记者证换发"国考"工作。此次"国考"教材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伦理、新闻法规、新闻采编规范、防止虚假新闻六个部分,从记者证"过关"考试科目来看,中共中央宣传部主要想通过"国考"形式促进从业者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冯越 《今传媒》2008,(3):44-45
一、引导性是新闻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我国流行的多种新闻教科书和普及类读物中,提到新闻学的概念,往往要从新闻的定义、新闻的价值等名词术语讲起.现在通用的"新闻"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机会     
美国《美国新闻学评论》2012年4-5月号2005年11月,多伊奇和斯科特在慈善资助下开始了"圣迭戈之声"在线新闻的工作。这家新闻网站几年来一直坚持非营利路线,不追逐突发新闻,报道关注地方政府、健康、教育、楼市和技术革新。公益媒体的理念并不新颖,公共广播公司(PBS、NPR)都属这种媒体。相对而言,作为公营媒体"小舢板"的"圣迭戈之声"更加关注调查报道。从创始之初,该网  相似文献   

15.
新闻策划,已经成为媒体普遍使用的一种有效扩大新闻传播效果的手段。在百度百科中,新闻策划更是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如广义的新闻策划注重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它包括传媒发展战略策划、传媒营销策划、内部管理机制策划、广告策划以及媒体的风格和定位策划等;而狭义的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16.
常听到新闻界议论及"真""假"新闻的问题.内行人都知道,这里说的"假"并非"弄虚作假"之假,它是指的某些新闻徒具新闻之"名"而无新闻之"实".所谓的"实"又当何解呢?简而言之,新闻是一种变动的记录.唯其载有某种变动,而且其变动又很新鲜、很重要、很有趣,所以,传播开去就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发挥其提供情报的作用.反之,如果新闻记的只是天天如此这般的流水账,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变动,那可就是"无新闻之实"了.值得高兴的是,现在"真"新闻已一天天地多了起来.元旦晨,作为《文汇报》的读者,我们对《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一稿,就十分赞赏:今晨零点,专程从日本赶来中国的五百多位旅游者,在香烟缭绕的苏州寒山寺里屏息聆听了新年钟声.日本民间相传,除夕之夜敲钟一百零八下,  相似文献   

17.
所谓新闻价值观,其实就是"观"新闻价值。一切自然之物和新闻信息从来不会自我标注价值,对新闻价值高低的认定都是人为的,而左右人们评估新闻价值的意识就是新闻价值观。严格的定义,新闻价值观系新闻"接受和传播"主体对新闻素材及作品进行  相似文献   

18.
"神反转型新闻"专指随着时间推移,媒体报道呈现出与初始公布消息完全对立的信息状态,且后者被证明系事件真实消息的新闻报道。当今社会,自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在"有图有真相"和"弱势群体=正义"的刻板印象思想激发下,信息在大范围内传播,加之记者求快心理的作用与编辑求转思维的推动,快餐消息充盈传媒,其中便不乏被受众戏称为"神反转"的新闻。这种戏剧化的新闻反转之势,是对有"社会良心"之称的大众媒体之权威的羞辱。全面厘清"神反转型新闻"的特征及产生原因,并希冀找出应对之策,对于营造新闻环境的天朗气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新闻相比,数据新闻是"在事实本身之上进行深入的挖掘而获得表面事实背后蕴涵的故事",其生产过程包含五个方面:新闻选题、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故事化。本文分析了网易"数读"、搜狐"数字之道"、新浪"图解天下"、腾讯"数据控"等栏目的数据新闻,并随机选取网易70篇数据新闻对网易"数独"产品进行分析后发现,网易的数据新闻基于大量的数据进行新闻挖掘,"社会生活"为题材的新闻居多,而且大都用圆形类图标进行可视化呈现。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新闻的标题可谓石中之玉,水面之珠,被称作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它可以鲜明地表现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