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档案社会学提出以来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对"档案社会学"两种不同理解和视阈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推动档案社会学建设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社会学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社会学是图书馆学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它在我国有关专业目录上早已榜上有名,但一直对它研究甚少.多年来,人们只是停留在以图书馆社会现象为背景的一些零星研究上,极少把图书馆社会学作为一门完整学科来系统研究.文章论述了图书馆社会化的早期理论研究、图书馆社会学的概念、图书馆社会学研究的内容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制约我国图书馆社会学研究的三大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当前图书馆社会学研究的三个难点进行分析跨学科研究本身存在的问题;图书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针对图书馆研究的社会学研究严重滞后。提出顺应社会潮流和社会学发展趋势,构建新时期新的图书馆社会学。  相似文献   

4.
李丽 《兰台世界》2017,(7):49-52
文章基于笔者参与社会调查项目样本访问的实践经历,以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为分析对象,通过后期文献研究、学科调研,从档案来源、史志资料收集的手段、司法实践中的证据体现等角度,阐述社会调查研究的档案学意义,分析档案学与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在跨学科领域上的密切关系,并从中获取重视实证研究、给社会建档等方面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对信息社会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过程加以介绍,并论述了当代信息社会学以及我国在信息社会学研究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薛芳 《档案与建设》2015,(12):32-34
文章在文化社会学的研究视野下对高校档案进行"重新语境化"的分析,把高校档案所表现的文化-社会属性视为特定因素,探寻高校档案服务师生、社会并构建文化传承体系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整理和挖掘高校档案服务理念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学的框架内,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和传播学这三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同为真实的社会建构。本文从概念范围入手,探讨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传播学在研究的领域上相交的可能;从传播学的分析视角比较不同的知识社会学流派的一般化的异同;探讨三个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在认识论上、研究方法上的差异;从传播学和科学社会学的学术实践中考察不同领域的学者如何实现在实践中的交集。  相似文献   

8.
王杰昌 《青年记者》2006,(14):96-97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视频短片因恶搞《无极》而迅速走红网络,《断臂山》的恶搞版点击率在短时间内突破200万人次。在网络时代,我们如何利用社会学原理把握文艺创作与社会的关系?网络时代的文艺社会学是否已经脱离了经典社会学的研究范式?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学理问题。一、经典社会学与现代社会的背离毫无疑问,经典社会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阶级、阶层已无法完全解释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新社会形态、现象与问题,其社会分析架构对现代社会多变与异质的特征已失去充分掌握与解释的能力。在今日社会生活形式逐步多元化与个人化的趋势下,经典…  相似文献   

9.
论文统计分析了DCI社会学数据的国家/地区、机构、文献类型、来源出版物、语种分布以及其被引记录数、被引次数、H指数等指标。论文的研究结论是,根据DCI收录的社会学数据分析,目前美、欧、澳大利亚及其机构与出版物社会学数据开放程度高,影响力大;英语语种的社会学数据的开放程度及影响力都要高于其他语种;文献类型为数据研究的社会学数据,广受研究者青睐。  相似文献   

10.
《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一书从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视野探讨了档案学理论范式的构建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是笔者在通读完丁华东教授所著的《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一书后,就其内容、写作特色以及笔者研读之感所做的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饶圆 《山西档案》2007,(3):20-22
信息时代,一切都在发展变革的过程中,档案学者责无旁贷地必须肩负起时代与学科发展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时,档案学者还须开展互助与合作,进一步提升档案学的发展空间。建构学术共同体不仅可以为档案学研究提供一个合作平台,还可以为净化学术环境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章分析了近15年来档案研究(而非档案学和档案管理)发展的诸因素,介绍了在未来有可能出现的一些研究领域,认为需要在档案研究中构建持续性研究前沿。当新的研究领域融入到已经出现的研究领域中去的时候,档案学术前沿就毫无疑问地现身于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哲学角度出发,分别论述了档案工作空间的宏观、中观、微观形态及其在档案工作、档案学中的表现.文章涉及:档案工作空间的普遍性、分散性、整体性、基础性;档案工作的空间属性与档案工作的社会分工;档案工作的空间属性与档案工作基本原则;档案工作的数字虚拟空间等诸多档案学重要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赵跃  乔健 《档案学研究》2019,33(3):44-54
本文基于研究主题的挖掘与演化分析,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学研究的主题结构、演化规律、热点变迁与研究前沿进行了透视。发现:①“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学领域形成的规模最大且最具发展潜力的核心主题社区;②“档案资源&档案信息资源”主题形成前后,我国档案学领域出现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明显的主题分化与融合现象;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有很明显的“世纪分割”现象,“互联网+”“大数据”等成为学科研究的前沿。同时指出,档案学研究中存在如下问题:①思维保守以致超前研究较匮乏;②盲目追求热度而研究深度不足;③国外经验与国内实践间的冲突。面对问题,档案界应:①做好规划,树立自信;②稳中求进,逆向思维;③正视差别,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15.
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是档案工作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我国档案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尚不完善,文章分析了档案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档案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完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作为档案学演进的一股重要潮流,后现代档案学已成为继古典档案学与现代档案学之后的又一创新性理论样态。探析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思想实质是理解与深化这一理论样态的重要基础。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思想实质体现在其理论批判性、思维更新性和多元主张性。其中,理论批判是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基本立足点,区别于传统档案学理论的僵化模式;思维更新是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发展活力源泉,区别于传统档案学理论的固有认知;多元主张是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区别于传统档案学理论的确定性倡导。  相似文献   

17.
Archival science and postmodernism: new formulations for old concept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rocess rather than product, becoming rather than being, dynamicrather than static, context rather than text, reflecting time andplace rather than universal absolutes – these have become thepostmodern watchwords for analyzing and understanding science,society, organizations, and business activity, among others. Theyshould likewise become the watchwords for archival science in thenew century, and thus the foundation for a new conceptual paradigmfor the profession. Postmodernism is not the only reason for reformulatingthe main precepts of archival scienc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purpose of archives as institutions and the nature of records areother factors which, combined with postmodern insights, form thebasis of the new perception of archives as documents, institutions,and profession in society.This essay explores the nature of postmodernism and archival science,and suggest links between the two. It outlines two broad changes inarchival thinking that underpin the archival paradigm shift, beforesuggesting new formulations for most traditional archival concepts.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文献计量分析法和文献研读法,对2022年《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学通讯》所刊发的207篇学术论文进行研究力量布局与研究主题分布分析,并与2021年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高等院校仍是档案学研究的主体力量,来自业界的研究力量有所增强。2022年中国档案学研究依旧关注“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治理”“档案与数字人文”“电子文件”“中国古文书学”等主题,但也涌现了“红色档案”和“档案学科建设与发展”等新主题;研究特点上呈现显著的本土化和跨学科性,但在关注“人”的需求、跨学科的双向互动以及研究深度上仍有待加强。未来中国档案学研究仍需立足中国档案工作的实际和需求,对从西方移植的理论进行本土化、中国化的过滤和处理,对中国传统的档案思想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发展,同时,基于档案工作、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和新需求,提出新的思想和理论。  相似文献   

19.
Process rather than product, becoming rather than being, dynamic rather than static, context rather than text, reflecting time and place rather than universal absolutes—these have become the postmodern watchwords for analyzing and understanding science, society, organizations, and business activity, among others. They should likewise become the watchwords for archival science in the new century, and thus the foundation for a new conceptual paradigm for the profession. Postmodernism is not the only reason for reformulating the main precepts of archival scienc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purpose of archives as institutions and the nature of records are other factors which, combined with postmodern insights, form the basis of the new perception of archives as documents, institutions, and profession in society.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nature of postmodernism and archival science, and suggest links between the two. It outlines two broad changes in archival thinking that underpin the archival paradigm shift, before suggesting new formulations for most traditional archival concepts.  相似文献   

20.
档案学概念的出现意味着档案学术研究开始进入到科学发展的阶段。但该词并非是滕固最先在中国使用。实际上,档案学一词在中国的早期应用有着深刻的背景,并带有国外影响的影子。在文书档案改革运动、明清档案整理和档案教育开展中,都存在着国外学术思想和理论的借鉴与融合现象。基于这种与生俱来的国外影响现象,档案界不仅要重视国内外学术的交流和互动,而且更需加强国际档案学的建设,才能更好的发展档案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