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探讨信息服务体系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融合及其区域集群式协同体系的构建模型,从智慧城市与信息服务体系的关系方面,论述区域信息服务体系的集群性、协同性、共享增值性特征;运用数学中的矩阵理论,将组织、技术、资源、人员、服务、用户等多个集成元素构建在一个区域集群式协同体系模型下,体现出智慧城市发展的集群联合、协同运营、共享增值的特征,以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与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实现构建中原经济区集群式信息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矩阵模型的区域集群式信息服务体系架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数学中的矩阵结构模型和经济学中的集群式产业链理念引入到区域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构建区域矩阵式集群化信息服务体系架构模型,主要包括:组织集成、技术集成、资源集成、服务集成、用户集成等框架,形成区域集群式信息服务体系的产业链;联合共建"三位一体"的集群式信息服务体系可形成地域内高校、公共图书馆、情报系统横向联合和三大系统纵向贯通的组织体系,构成三级资源保障体制;搭建集群式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共享。  相似文献   

3.
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环境下国家开放式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要求在分布、异构和动态的资源与技术环境下实现跨系统的信息服务协同.文章从协同信息服务的信息共享基础、协同技术基础与用户交互基础分析出发,探讨了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组织模式的形式,以及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中的资源组织和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4.
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服务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题和研究重点。以总分馆制为运行模式的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服务体系就是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产生的。统一管理、共享资源、联合服务是其主要功能;共建共享、服务全区用户、技术支撑、协调持续发展是它建设的原则。体系的实现将对图书馆事业、社会、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熊瑛 《出版广角》2018,(13):56-59
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步伐的加快,高校对图书信息资源提出了更深、更专、更细和更高的要求,其原服务体系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文章从开发整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服务;开发用户信息行为分析软件,实现个性化服务;完善交流互动平台,实现精准化服务;构建自主化图书馆系统,实现自动化服务四个角度出发,为提升变革图书馆智能化服务水平,保障"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信息服务的集群化建设是新时期信息服务工作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从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信息需求入手,分析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主体的信息需求,探讨了在组织管理机构重组、信息资源整合、技术集成和信息服务集成等方面进行集群式信息服务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王学东  冯姗  胡春 《情报学报》2020,39(2):208-216
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从产业层面上来看,因为产业信息资源是企业层面信息资源的集合,所以产业层面的信息需求具有更多的共性。本文通过厘清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化信息需求块资源模型、机理结构模型和三维驱动模型,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化信息需求机理。文章提出了产品数据信息、运营数据信息、用户需求数据信息和品牌数据信息块资源模型。在其结构关系中,产业和企业的持续发展,最基本的结构元素是"产品"。因此,以产品为核心的信息需求则成为结构机理的核心要素。在驱动关系中,用户需求驱动、效益驱动和网络结构凝聚驱动三维驱动模型驱动着信息需求在产业-企业-产品-用户的结构模型中服务于产品。基于所提出的模型,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为例,为系统完善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提供依据和参考,进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运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性、共识机制等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区块链技术驱动智慧增值服务模式及应用路径,实现用户在资源获取方式、学习交流平台以及时间空间上的转变,并有效解决智慧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收集、安全存储和共享传播等方面的问题,满足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智慧增值服务。智慧图书馆应利用区块链技术实施变革,如开展区块链在图书馆的应用、加强区块链技术规划研究、制定区块链数据标准以及培养智慧图书馆区块链技术专业人才等,改善资源的服务内容,提高资源服务质量,迎接区块链技术变革,进一步推进智慧增值服务模式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深入分析智慧图书馆及移动智能知识服务,探索科技大数据背景下移动智能知识服务体系设计及工具开发,有利于图书馆提升移动信息空间中知识服务的质量。[方法/过程]从资源、媒介、技术、用户对图书馆移动智能知识服务的影响出发,提出基于科技大数据的移动智能知识服务体系,并以慧科研小程序为例进行实践。[结果/结论 ]分别从资源内容、社交媒体、数智技术以及用户关怀4个视角介绍慧科研小程序,完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知识服务体系,提高智慧图书馆建设水平,支撑未来构建更加完善、全面的智慧图书馆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针对高校图书馆存在专利信息服务不足的现实问题,构建专利信息服务体系,有助于提升专利信息服务的质量。[方法/过程]从学科用户需求、平台资源的整合、专利信息服务过程和反馈等分析角度,基于整体协调的考虑来构建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形成协同、嵌入和开放的横向服务模式,以及有效地组织、高效地实现和客观地进行绩效评价的纵向服务模式。并在承接的专利信息服务项目中进行实际运用。[结果/结论]通过横向模式与纵向模式搭建的专利信息服务体系能够较好地运用到实践,这对高校图书馆开展专利信息服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系统综述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简要评价我国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环境和信息资源服务能力,基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需求及其服务能力的组合分析,导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服务能力评价矩阵,讨论产业信息资源服务的6类关键要素,构建产业信息资源服务价值链,探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服务公益模式、商业模式和混合模式,提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服务价值最大化的三个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2.
拓展网络信息服务 满足用户个性需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必要性,阐述更新理念、改革服务模式、构建资源体系、促进资源共享等观点,提出研究用户信息、应用信息技术、完善专家咨询系统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针对高校图书馆决策支持服务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的服务提升理论指导的现实问题,构建高校图书馆决策支持服务模型,为高校图书馆决策支持服务提供发展策略借鉴。[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选择6所高校图书馆,从决策支持服务人员和决策用户两方面确定40个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分别从资源基础理论和决策过程理论出发,对高校图书馆决策支持服务的资源基础及用户需求等相关要素进行梳理,进而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典型关系结构。[结果/结论]从资源-服务-需求3个方面构建包含21个范畴、9个核心范畴的高校图书馆决策支持服务模型,进而提出重视异质性资源建设、提供多层次决策支持服务、以基础资源需求为切入点等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4.
林艳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4):67-73
[目的/意义] 公共图书馆如何将信息资源、用户服务和技术体系建设相融合是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 基于国家相关政策与研究现状,聚焦文旅融合业务体系建设和实际应用,从图书馆项目实践案例出发,分析文旅融合在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模式和实际意义。[结果/结论] 通过信息资源建设、用户服务建设、技术系统建设3个方面来构建福州市图书馆"+旅游"的业务体系。该体系以多形态的资源库建设,多渠道的活动推广、多方位的技术保障来探索地方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业务模式,从而为现代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可行性、创新性、实用性提供参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分析影响用户情景的用户信息行为要素和用户行为倾向,讨论用户情景敏感数字信息服务中需重点关注的4类情景,从“情景信息捕获”、“情景信息处理”和“情景应用”服务实现过程角度构建用户情景敏感数字信息服务的概念模型,并对模型6方面重要内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郑美玉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1):108-135
针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要求,研究利用本体论技术实现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的书目信息推送服务。对书目信息本体论、用户信息本体论和用户兴趣模型的构建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基于本体论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书目信息推送系统模型,该模型不但可以为每本书找到它们潜在的读者,还可以为读者节省时间,使读者不用到图书馆就可以获取所需书目信息,为高校图书馆实现个性化书目信息推送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查新检索机构需要对长期积累的用户进行忠诚度和利润分析,找出关键用户,并采取CIO(首席信息官)负责制方式向其开展推送相关情报产业链的服务,为关键用户设计并推送提醒式、关怀式和增值型的信息服务内容。对关键用户资源整合,以达到某种信息服务的目的,实现"用户资源动起来,服务内容动起来,信息人员动起来"。这样不仅实现了用户在研究型图书馆内部的有效流转,还可提升查新检索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