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编辑的多维化成才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编辑的多维化成才目标●毛善锋【南京】近10年来,关于“科技编辑学者化”问题,已经发表了不少文章。看法上,有的相近,有的截然相反,各有各的倡导者。这似乎可以说明编辑界对人才培养这种事关大局的问题都很重视,但尚无基本的章法可循。在英语中有句谚语:“A...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王蒙提出“学者型作家”,天津编辑林辰随之提倡“编辑学者化”,即要求编辑应是“专家”抑或“学者”。自此,“编辑学者化”便成为编辑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就此问题,业内人士在当时就发表了不少文章,进行过讨论,引起过争鸣,时至今日,这一口号已经被沿用为一种理论观点、基本概念,进入了一些编辑学的理论专著。林辰先生所谓的“学者化”,指编辑具备既专且博的能力,即要求编辑人员在编辑学之外对某一学科有相当精深的研究;对编辑工作中所负责学科及其相关领域有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深厚的科研功力;能成为某学科…  相似文献   

3.
青年编辑与跨世纪出版战略──访中国编辑学会青年编辑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胡守文孙琇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新世纪的大门已经遥遥在望,在全国出版界实现“阶段性转移”和制订“九五出版规划”之际,中国编辑学会青年编辑研究委员会于1995年11月底,...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要有“三心”“二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峻 《编辑学报》2018,30(6):655-657
青年编辑的成长和培养问题是科技期刊编辑界关注的热点。结合新时代要求,对青年编辑应当具备的时代风貌进行探讨。认为青年编辑要有“三心”“二意”,即坚定信心、胸怀匠心、不忘初心,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市场意识。  相似文献   

5.
作者和编辑,多是不见面的朋友。除了以寄稿,看稿,改稿,退稿等方式彼此联系之外,常有书信往来,相互谈创作,谈生活,谈感受,诉说心里话。不少青年作者,往往称编辑为“老师”,其实,作者也是编辑的老师。编辑从作者的来稿和书信中也学到许多东西。最近,我收到一位青年作者的来信,就感到很有教益。信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时常感到力不从  相似文献   

6.
参与意识,亦可理解为主人翁意识,即主动地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同工作事业融汇贯通在一起,视事业为生命。近年来,编辑学界提出“编辑学者化、专家化”的口号,老一代编辑劝勉青年编辑“要做编辑家,不做编辑匠!”从“匠人”到“专家”,是要经过一段艰苦而漫长的求索过程的,在启程之时,首先要有参与意识做“奠基石”。如何认识编辑行为中的参与意识编辑行为中的参与意识是否可以理解为编辑自觉地、主动地参与期刊运作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工作同期刊的发展结合起来,而不是简单地改改写写、徐涂画画。在实践中,这种主动地、自觉…  相似文献   

7.
“编辑学者化”提倡者的本意也许并没有错——通过研究提高专业理论水平。这方面的成功例子也可谓不少,中外名人中就可随手举出许多。问题在于要当好一个编辑,首先的和重要的是“编辑化”而不是“学者化”。如果你是一个编辑,且具有学者的本领,但却缺乏编辑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那么能否说你算一位合格的编辑呢?恐怕不能。编辑和学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两  相似文献   

8.
书籍的“内容提要”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到培养青年编辑干部,自然会说说练笔,鼓励青年写点东西,比如说,提倡先写书评文章等等。这样说,大家都会同意,如果要求写好发稿前的“内容提要”,那就会有不同看法了。其实,对青年编辑来说,写书稿的“内容提要”,既是编辑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新闻故事化正风靡中西方新闻媒体。媒体的记者编辑一遍又一遍地被告知,要“讲故事”。在新闻故事化风潮下,读者的确看到了听到了不少可读性强的新闻,然而,仔细研究研究“新闻故事化”,我们会发现,人们在对新闻故事化的理解上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在具体操作上难免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10.
潘志坚 《出版参考》2010,(13):24-24
青年编辑的成长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练,现在各出版社对于青年编辑的培养形式不一,有“师徒制”,即由社人事部门或编辑部领导指定一位优秀的资深编辑进行“1对1”或者“1对多”的带教。有些社给予宽松的环境,放手让新人自由成长,有些社推出定期不定期的培训计划。虽然方式不一,但各社对于青年编辑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视的。  相似文献   

11.
张竞 《出版参考》2016,(5):46-47
青年编辑作为出版行业的生力军,除了要有扎实的业务技能外,还应该坚守编辑原则,拥有“心中装有读者”的情怀,要做到“四有五勤”:有技能、有原则、有情怀、有互联网思维,身勤、心勤、眼勤、手勤、口勤.只有这样,青年编辑才能担负起文化引领者和传播者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阿正 《编辑之友》1995,(4):60-61
从心理年龄谈起──我看“青年编辑”阿正【福州】某次聚会,不少老同学对“现在的大学生”表示了许多不满。那挑剔的语气仿佛一些老年人凑在一起谈论“现在的年轻人”似的。我虽未跟着说什么,但却颇爱听,像是有种共同的心境。事后一想,十分吃惊:我们毕业不过十年八年...  相似文献   

13.
对读、写、编相结合的思考卢传裔高校学报是学术理论刊物,而学术理论刊物的研究领域是极其广阔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报编辑,不仅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且要有较高的知识业务修养,否则是难以适应学报编辑工作的。不少人把编辑称作“杂家”、“通才”,要求编辑...  相似文献   

14.
我军军事新闻写作,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凝重、大气、朴实、壮美的风。然而,我们在采编实践中也常常听到读的另一种声音:有的军事新闻过于“程式化”,有的大话、套话过多。还有读把当前一些军事新闻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语言风格戏称为“八一体”……这些评价有待商榷,但是在笔的编辑实践中,的确发现不少稿件语言枯燥,套话连篇,行呆板,言之无物,冗长沉闷。面对这样的稿子,编辑也会失去应有的乐趣和激情。  相似文献   

15.
青年编辑应防止素质弱化●邱方青年编辑是出版社的未来和希望。当前,整个教育出版界青年编辑的主流是向上的,他们兢兢业业,编了不少好书,为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和教育事业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也出现了某种素质弱化的潜流,如选题策划空间狭小,缺乏对图书...  相似文献   

16.
握好接力棒向21世纪冲刺──在跨世纪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工程研讨会上的讲话张伯海首先祝贺“跨世纪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工程研讨会”召开,预祝这次研讨会取得满意的成果!这次研讨会有个特点,就是要求有80%以上的与会者年龄在38岁以下。38岁以下的人,到跨...  相似文献   

17.
记得初写稿时,总爱写得长一点,全一点,甚至圆一点。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全方位抓好“下岗”再就业工作》的调研性文章,全文共分四大点,每大点下四小点,洋洋洒洒数千言。稿子送到一家日报编辑部。几位编辑善意而又中肯地说:“大众媒体要赢得最广大的群众,就最讲究新鲜活泼、短小精悍、一语中的,你能不能化大为小,化繁为简,突出写几段启发性强的文字 ?”编辑们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报刊上不少“工作研究”类的文章新意少,篇幅长,读者不喜欢。一席话说得我恍然大悟,在编辑们的具体指点下,我将原稿中的“七抓八抓”统统砍去,改…  相似文献   

18.
关于编辑学者化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编辑学者化”的问题,不仅发表了不少文章,而且还被作为一种理论观点、基本概念进入了一些编辑学研究专著。应该说:“编辑学者化”对于提醒我们正在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关注、研究学术同题,的确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就其理论内涵而言,我以为,呼吁“编辑学者化”对编辑人才的培养,乃至我国的编辑出版产业发展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9.
“刀斧手”的雅量陈其浩编辑对来稿有删削、裁夺之“生杀大权”,故我的几位文友私下曾戏谚称其为“刀斧手”。此称呼虽不甚中听,但却是实在话。写了十多年文章,我因而结识了不少编辑;通过文字交往,对一些编辑的学识与人品也便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我常这么想:好的编...  相似文献   

20.
青年编辑的文化心态及其他高亚森【南京】近年来,中国出版业迅猛发展,大批出版物如潮水般涌入社会,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这些出版物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无形中成为人们的生活教科书。在商品经济冲击下,“钱”这根魔杖幻化出不少低劣的书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