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汉代用校勘法系统地整理文献 ,使校勘成为文献整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奠定了古代校勘学的基础。终汉一世 ,政府和私人文献校勘绵延不绝 ,尤其是刘向校理秘书、东汉建立校书制度和郑玄的校注群经 ,不仅厘定了文献正本 ,而且创制了一系列校勘方法和术语 ,成就突出 ,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汉代文献传播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文献传播在文献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文献传播方式多样化。教育是汉代最普通的文献传播方式,书肆是汉代文献的最重要流通渠道,赐书可以把国家藏书的副本分散到全国各地,而辑校注释则以新的版本形式促进了书籍的流通。  相似文献   

3.
论汉代文献整理的思想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两汉文献整理思想,主要有求真的文献整理态度、博通的文献观、系统的文献考辨思想、成型的文献解释模式和传统文献学思想的发展。汉代发展和创新了文献辨伪、版本、校勘、注释、标点、翻译、目录等方法。这些方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文献学方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构起文献学的基本框架。作为体系的文献学,在汉代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中国文献学的研究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先后有《文献学讲义》、《古今典籍聚散考》、《中国文献学概要》、《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目录学概论》、《广校雠略》、《校雠广义》、《中国古籍版本学》、《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乃至《中国藏书通史》等通论性著作的结撰问世,但汇编清代以来文献家事迹于一编;却是长期以来文献学界的一个空白。日前,中华书局又出版了郑伟章先生撰著的《文献家通考》三大册,该书在一个极高的学术水准上填补了这个令人遗憾的空白,对于全面总结清以来文献家对中国学术文化所…  相似文献   

5.
邓雪峰 《兰台世界》2011,(10):40-41
唐代集贤殿书院是官方藏书校书的重要场所,它集合全国众多学者收集、校勘、考订及整理各种图书典籍,撰修国史时政,实开后世书院藏书事业之先河,并对宋元明清时期书院藏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孔子在中国古代藏书与文献目录学方面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搜集文献和整理文献两个层面,论述了孔子在中国古代藏书与文献目录学方面的成就。认为孔子是个藏书家与文献目录学家  相似文献   

7.
唐代集贤殿书院是官方藏书校书的重要场所,它集合全国众多学者收集、校勘、考订及整理各种图书典籍,撰修国史时政,实开后世书院藏书事业之先河,并对宋元明清时期书院藏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清代乾嘉时期著名文献目录学家黄丕烈不仅在藏书、题跋、校刻等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就,而且其藏书印也颇具特色。本文结合黄丕烈大量藏书、题跋,兼及其它载籍,分类考索了黄丕烈藏书印的来龙去脉,评述了他运用藏书印辨别古籍源流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以鲁迅的学术专著《中国小说史略》及其校勘学力作《嵇康集校》为基点,考证鲁迅搜桌、整理、辑佚、校勘古代文献的成就,探讨鲁迅对文献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赵用贤,江苏常熟人,明隆庆、万历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和藏书家,他博藏精校图书,编著<赵定宇书目>,对虞山藏书刻书之风有开启之功,保留了一些罕见文献,文章对其学术文献思想做了概述并分析了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1.
古代公文成文日期的标注规范,与现代公文一样包含"标注项目"、"标注方法 "、"标注位置"三个方面,但内容和方式相差甚大。标注项目方面,东汉中期之前,干支和序数结合纪时;东汉中期至隋唐逐渐向单纯序数纪时转变;隋唐之后单纯使用序数纪时。标注方法方面,基本使用小写汉字数字,唐代之后尤其是明清时期偶尔使用大写数字。标注位置方面,东汉中期之前一般在文首,东汉中期之后一般标在文尾。  相似文献   

12.
“文案”是由“文”和“案”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据目前所知,它最早作为文档名词出现在东汉的《太平经》中,有公文、案卷之意。后期“文案”增加了指代文书档案官职、图书账册、文书档案工作等含义。“文案”一词自汉代出现后,除在元代和民国的使用频率略有下降外,其使用频率一直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尤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使用的高峰期,现代“文案”更是在各个阶层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所涉内容广泛,不仅对各代文字、文献的整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蕴藏着许多古代政治制度、农业、科技、琐事等内容,可以说是我国东汉前的一部百科全书,是中华文明史上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之一。  相似文献   

14.
奏议文书从唐前期通行的表、状、笺、启、牒、辞六种文书形态逐步扩充、分化,具体表现在书、奏日益兴起,与启、辞的上奏功能不断混合,状、启、书三类奏议文书兼具"公""私"性质,成为官僚士人阶层在制度内外彰显政治诉求的重要面向。从内容与功能角度,可将奏议文书划分为表状类、议类与疏类三种类型。一方面,三类奏议文书维持了较为稳定的书写程式与结构;另一方面,三种具有不同属性的奏议文书在各具职能的同时,又都与唐代的政治形势与制度转型相配合。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隋朝牛弘系统提出文献散佚的"五厄"论之后,历代又对此进行了补充,以明代胡应麟的"十厄"论最有代表性。近代对文献散佚的研究更加深入,陈登原将我国大小之"书厄"的原因概括为:政治、兵燹、藏弆、人事四大范畴。本文则将学者们的研究分为"历代图书档案损毁记录派"和"图书档案损毁研究派"两大派别。两派学者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我国档案损毁的现象和规律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取得了超越前人的可喜成就。  相似文献   

16.
从史馆制度看唐代档案文献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阐述史馆和史馆制度的形成过程和分析唐代史馆的组织、功能及性质入手。探讨了唐代档案文献编纂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原因。并指出了唐代档案文献编纂活动对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和文化传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何新华 《档案学研究》2015,29(3):120-124
清代朝贡表文数量众多,根据书写材质的不同,可分为纸质表文、金叶表文、银叶表文和蒲叶表文等。这些不同的外交文书材质,既是清代档案研究的重要内容,也体现了世界各地不同的自然、人文特征,因而具有重要的比较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芳 《兰台世界》2020,(3):45-47
《至正条格》是元代后期一部重要的法典,颁行于元顺帝至正六年。此法典久已亡佚。幸运的是,2002年韩国庆州发现该书元刻残本,2007年予以公布。其"断例"部分"职制"门有15条与元代的档案文书有关,涉及档案传递、档案查勘、档案保管、档案利用等内容,这为我们研究元代档案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我国祭祀文化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先秦时代,祭祀礼器承担祭祀者的信仰,本研究基于《钦定大清会典图》和《皇朝礼器图式》构建清代祭祀礼器知识图谱,可以加快清代档案文献的数字化开发进程,解决清代祭祀相关档案文献分散、利用困难的局面.[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相关方法,通过知识建模构建清代祭祀礼器本体模型,利用...  相似文献   

20.
武威汉代医简是一批中医药方的出土文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末年的中医方剂情况。文章分析了这批医简中的四则药方的药理,并与时代稍后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作对比,以此说明该药方对后世中医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