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编辑要增强专有出版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有出版权是出版社的已经获得并正在行使的权利,是已经实际拥有的出版资源,我们要十分珍惜,要依法很好地维护它. 21世纪的第一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版本记录页位于图书主书名页背面,主要登载图书的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和版本记录.内容简约、内涵丰富、要求规范,是图书编印工作的重要一环.<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指出"出版物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载明作者、出版者、印刷者或者复制者、发行者的名称、地址,书号、刊号或者版号,出版日期、刊期以及其他有关事项."为版本记录页提供了法规依据.GB/T 12450-2001<图书书名页>中有关版本记录页的说明,为制作版本记录提供了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本解读的方法,对现有信息法律文本进行解读,系统总结和反思了我国信息立法的基本价值导向,希望有助于明确今后信息法治建设的思路.研究发现,<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等法律文本体现了以信息权利保护为中心的立法价值导向;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保密法>、<档案法>、<图书馆法(草案)>等则体现了以信息义务规定为中心的立法价值导向.笔者认为,我国应确立以信息权利保护为价值导向的信息立法体系.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4.
10.4 出版与发行项出版与发行项,著录连续出版物的制作、发行情况的全部信息。包括出版地或发行地;出版者或发行者;出版日期或发行日期。对复制件则著录该复制件的复制地、复制者、复制期,有关原件的出版发行信息著录在附注项。 (一)著录项目结构形式及其标识符号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印刷地:印刷者,印刷日期) .一一出版者:出版地:出版者或发行者[发行者注],出版日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的著作权法保护制度已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尤其是2010年2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的第二次修正,为期刊编辑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立法的执行力度的不够,许多期刊编辑著作权法意识相对淡漠,没有认真学习领会<著作权法>,致使编辑工作中侵权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增强期刊编辑的著作权法意识,加强<著作权法>的学习,使编辑在工作中知法、懂法、守法、避免著作权纠纷,已成为期刊编辑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合理注意义务"这一概念,是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高法")在2002年10月颁发的<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提出的.它是"高法"对出版者在其出版活动中的著作权把关问题提出的法律要求.目前,已成为法院界定出版者是否尽到著作权把关责任的重要法律标准.  相似文献   

7.
许青青 《出版广角》2016,(18):41-43
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及其配套法规对期刊出版者权的规定存在范围狭窄、边界不清、相互抵触等问题,这对期刊出版者的利益保护造成了不利影响.著作权法第3次修改草案送审稿针对期刊出版者权做了立法创新,相关规定为期刊出版者维护权益提供了法律条件,但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赵杰  谢波 《出版科学》2007,15(6):28-31
本文从分析出版者权的产生及涵义入手,结合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对出版者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了具体探讨.提出出版者除应享有《著作权法》所规定的相关权利外,还应享有出版专营权等五项权利,以期更好地保护出版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编辑与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永勤  徐晓泉 《编辑学报》2002,14(6):400-401
结合学习<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的有关规定,阐述期刊编辑在执行<著作权法>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保护作品的完整性,编辑的修改权予以限制;保护作品的及时性,限时履行告之义务;严肃对待作者的滥用发表权;等等--以引起期刊编辑对<著作权法>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从数据库保护的条件和范围、保护的客体、权利的内容、权利的限制与例外和保护的期限五个方面对<欧盟指令>、日本<著作权法>和我国的<著作权法>进行了比较和评述,为我国的数据库权益保护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天定 《编辑之友》2010,(11):109-110
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者为作者."[1]编辑人员以作者身份从事著述,与其他作者并无两样,他们对自己创作的作品,无疑也享有著作权.但在编辑加工中,编辑人员能否拥有个人的著作权呢?<著作权法>只规定了"编辑作品由编辑人员享有著作权".根据<著作权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说明,"编辑作品"是指那种选择若干作品或作品片段汇集编排而成的作品,如各种文选、诗选等.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出版者权的客体为版式设计,实际上将出版者权的保护对象限定于智力劳动,既将出版者为传播作品付出的资金、组织等劳动排除在外,不符合出版者权的保护实践,还与其他三类邻接权客体的设置模式不一致.遗憾的是,2020年11月11日审议通过的《著作权法》未对出版者权客体的规定进行修改.既然出版者权属于邻接权的类型之一,那么应按邻接权制度的基本理论来界定出版者权的本质属性和客体范围.从制度产生的根源看,邻接权属于作品传播者权,其保护的客体是作品的传播成果.因此,出版者权亦应是为全面保护作为作品传播者的出版商的利益而创设的法律制度,其保护的客体应为出版者为传播作品所付出的劳动的最终呈现形式,即出版物制品.  相似文献   

13.
亟需完善中小学教材出版与发行管理的法治: 自199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开始实施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对中小学教材出版和发行进行管理中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突出地表现在从1995年开始,有关管理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逐渐增多:1995年2月国家教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普通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管理规定>,2001年6月国务院发出<关于降低中小学教材价格深化教材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家计委、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布了<中小学教材价格管理办法>、<中小学教材出版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和<中小学教材发行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2005年3月,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关于扩大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招标投标试点有关问题的请示>(发改经体[2004]2895号)及国务院<关于扩大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招标投标试点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2005] 15号),2005年6月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颁发修订后的<中小学教材出版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修订)>和<中小学教材发行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修订)>.  相似文献   

14.
<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所规定的"报刊转载、摘编法定许可"被认为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著作权法律制度,其赋予了作者享有的"保留权",即作者可以通过发布声明,禁止其他报刊对其已经发表的作品的转载、摘编.然而,自1990年<著作权法>实施以来,对该制度的争议就从来没有间断,核心问题是作品在法定许可的机制下得以广泛传播的同时,立法的另外一个初衷--"作者获得更大经济利益"的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其中,报刊社置作者依法享有的保留权于不顾,违反法定规则对作品随意地,甚至肆无忌惮地转载、摘编行为更是受到诘问,并引发了相关的纠纷和诉讼.  相似文献   

15.
图书出版经纪人是介于图书著作者与出版者之间,为图书著作者出版图书提供中介服务的中间人。其作用是:第一是介于图书出版者与发行者,即出版社与书店之间,为图书出版者销售图书牵线搭桥;第二是担任图书出版者的代理,代理服务一般包括:为出版者联系和接洽书店,与书...  相似文献   

16.
图书出版者权是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权利,它是指图书出版者依据国家出版法规享有的出版物生产经营的行业性的出版权和依据国家著作权法规,通过签订著作权合同而取得的使用作品的出版权。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图书出版者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项。前者主要指出版者享有的署名权;后者主要有专有出版权、对版式的专有使用权、对装帧设计的专有使用权、修改删节权、重印再版权。除《著作权法》中规定的有关权利以外,图书出版者还应享有《著作权法》尚未规定的以下权利:一、出版专营权专营权也称特许经营权、特许专营权…  相似文献   

17.
解决一稿两投重复发表问题要靠法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李良明 《编辑学报》2003,15(1):17-18
解决一稿两投重复发表问题要靠法制。不论是作者,还是编辑出版部门,都应按我国著作权法办事。作者一稿两投不仅违背我国著作权法,而且有悖于我国的传统道德。出版者不及时处理稿件,履行法定义务,在著作权法规定的期限内给作者回执,也是违法的。出版者与作者在著作权法面前是平等的:作者在投稿时,应向出版者庄严承诺,保证在著作权法规定的审稿期内,不得向其他出版者投稿;出版者在收到稿件后,也要保证在著作权法规定的审稿期内完成一、二、三审,及时提出审稿意见和处理意见,通知作者。这样,作者与出版者之间,才能逐步建立互信的良性循环关系,一稿两投重复发表的问题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8.
张慧春 《编辑之友》2016,(10):95-98
网络环境下,期刊出版者对版权的控制力不足,这无疑削弱了期刊出版者在网络环境下的竞争优势.分析网络环境下的出版模式可以发现,出版者实际上推动了出版模式的创新,立法也应强调出版者的投资利益需要获得保护.网络环境下如何平衡作者、出版者及后起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利益成为立法新问题.第三次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对期刊出版者利益的调整符合网络环境下期刊出版者的利益要求,也有利于各方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上海作为旧中国的文化中心城市之一,它的出版业在20世纪30年代曾有过一个短暂的繁荣阶段.但它的繁荣背后,也充满着激烈的竞争.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虽然也颁布有<著作权法>和<出版法>,但它更多的是对人民出版自由的限制,而对著作权者版权和出版者出版权的保护作用则是很有限的.出版业在正当的和不正当的竞争中,必然会引起一些版权纠纷.1929年,开明书店为了和商务印书馆的<模范英文读本>竞争,让林语堂编了一本<开明英文读本>,于1929年出版,并且打开了销路.世界书局实力雄厚,对此也有所觊觎,另外让林汉达编了一本<标准英文读本>,与<开明英文读本>展开激烈竞争.以此为诱因,双方发生了一场轰动上海滩的版权纠纷.这场纠纷由私下谈判调解,进而发展到对簿公堂,甚至吸引了上海主要报纸媒体,最后还闹到了南京中央教育部.官司虽然打得沸沸扬扬,但由于当时法制的黑暗与废弛、官府衙门人员的介入,最终双方却落得个不败而败、不胜而胜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的出现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但直到微型计算机问世后,计算机程序的知识产权保护才真正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这一产业的发展,计算机软件越来越容易受到个人复制的危害以及广泛复制和盗版的威胁.计算机软件已有的各种保护模式都有其优缺点,每种模式都存在自身缺陷.2001年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次修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下文简称<软件条例>)于同年底开始施行,说明我国已经选择了用版权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模式,但<软件条例>与<著作权法>规定的种种不同,似乎又让人感觉到立法者没有完全将计算机软件纳入著作权法的一般规则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