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如何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国际影响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任胜利  祖广安 《编辑学报》1999,11(3):146-147
结合 “提高中国科技期刊整体质量” 国际研讨会内容及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 认为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及国际影响不仅需要编辑部门致力于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扩大宣传发行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也需要科技管理部门对中国的科技期刊予以充分的重视, 引导中国的重要科研成果更多地发表在中国的科技期刊上。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对科技期刊发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对科技期刊的发行冲击,分析了在网络形势下影响科技期刊发行量的各种因素,指出科技期刊只有找准定位,提高期刊质量和影响力,加快网络期刊的开发,积极开拓市场,才能有效扩大期刊发行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网络对科技期刊的发行冲击,分析了在网络形势下影响科技期刊发行量的各种因素,指出科技期刊只有找准定位,提高期刊质量和影响力,加快网络期刊的开发,积极开拓市场,才能有效扩大期刊发行量.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对科技期刊的推动作用《新农村》杂志社倪集裘当前科技期刊需要走向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将推动科技期刊在质量、编辑素质、发行工作、经营管理等方面得到提高。(一)市场经济对科技期刊质量的推动在市场经济中,检验科技期刊的质量,首先要看它在...  相似文献   

5.
史平松 《新闻世界》2012,(10):99-100
科技期刊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难题,仅靠发行取得效益的方式已经行不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对内加强管理,提高杂志质量;对外加强协调、联系,运用市场的手段,开展经营,广拓财源,壮大实力,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层次和水准,推动科技期刊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科技期刊发行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科技期刊发行工作的困境及走出困境的对策。影响科技期刊发行量的主要因素有,期刊自身质量不高,缺乏品牌栏目,无特色,市场竞争意识淡薄。解决的途径是编辑与发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相似文献   

7.
办好科技期刊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办好学术面比较窄、稿源短缺、发行量比较小的科技类期刊,其难度更大.本文以<灾害学>杂志为例,论述了联合办刊是解决科技期刊办刊经费不足、发行有限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认为,作者的信任是办好科技期刊的基础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地为作者着想,认识到每一篇稿件都凝聚着作者的血汗,因而,认真对待作者的每一篇来稿,这样,我们就能赢得作者的信任.由于作者信任,稿源日益充足,<灾害学>杂志的内在质量得以不断提高,从而使其呈现出"作者信任-稿源充足-内在质量提高"这一良性循环的佳境.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市场需要发行营销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红 《编辑学报》2004,16(4):294-295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发行业的现状和不足 ,阐述我国加入WTO后科技期刊发行业的应对策略。认为我国科技期刊市场迫切需要发行营销师。结合《华中电力》杂志发行营销工作的实际 ,阐明如何营造科技期刊市场的发行营销师 ,以及发行营销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是科技期刊出版工作永恒的主题。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要延续科技期刊的生命,就要狠抓科技期刊的质量,那么,我们怎么来抓科技期刊的质量呢?这是摆在我们科技期刊编辑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抓好期刊质量,多出精品期刊,是科技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编辑,抓好期刊质量,多出精品期刊,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应该时刻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深度。概括地说,就是要提高编辑的基本素质。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尽可能获取广博的知识,除此之外,还应提高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美学、经营管理、社交公关等方面的素质,即提高编辑的特殊素质。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应付自如,办出有特色的精品期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期刊出版业经历了几次治理整顿后,已进入了稳健的发展阶段。对办刊水平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质量是期刊的生命,重质量、抓质量已成为科技期刊办刊者的自觉行为,对此,办刊者们已达成共识。期刊的质量与其编辑的素质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能否提高期刊质量,关键在于能否提高编辑素质。一、提高编辑的基本素质提高期刊质量的惟一出路是提高期刊编辑的素质,而编辑的基...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的水平一向被认为是科学事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据估计现在全世界每年至少发行4万种科学刊物(也有说10万种)、100多万篇论文。但1988年2月16日美国《纽约时报》却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赶不上新刊物的大量增加》的文章,惊呼:“现在全世界发表的科学论文和发行的刊物数目很大,已开始扰乱科研人员,压倒了科学的质量监督系统,助长了欺诈行为,并且妨碍重要发现的传播。”虽然。我们现在一时还无法全面估计这则消息的正确程度,但其中的一些观点,我认为是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我国科技期刊数盘近年来猛增。据统计,1980年全国有科技期刊1300种,1984年达到3900种,目  相似文献   

11.
胡家胜  张带荣 《编辑学报》2013,25(5):455-457
我国科技期刊经营存在重编辑轻市场、重制作轻发行、重发行活动轻发行效果等弊端。随着报刊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科技期刊市场的成熟,科技期刊编辑应该树立科学的发行观,使发行工作服务于期刊整体发展,充分评估期刊发行过程中的成本与收益,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制订发行策略,以合理的成本赢得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编辑是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组织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科技期刊出版的质量和水平。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任何期刊要想办好,办成功,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因为编辑的创造贯穿于出版的全过程,从选题策划到编辑发行整个出版链均由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来衔接。换言之,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科技期刊生存的基础,是科技期刊运作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办好科技期刊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办好学术面比较窄、稿源短缺、发行量比较小的科技类期刊,其难度更大.本文以&lt;灾害学&gt;杂志为例,论述了联合办刊是解决科技期刊办刊经费不足、发行有限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认为,作者的信任是办好科技期刊的基础: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地为作者着想,认识到每一篇稿件都凝聚着作者的血汗,因而,认真对待作者的每一篇来稿,这样,我们就能赢得作者的信任.由于作者信任,稿源日益充足,&lt;灾害学&gt;杂志的内在质量得以不断提高,从而使其呈现出“作者信任-稿源充足-内在质量提高“这一良性循环的佳境.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之后,我们的科技期刊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能让科技期刊最大限度占领市场,发行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要大胆探索,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的出版发行工作。对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科技期刊读者面狭窄、销售量小,难以依靠发行的收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营的现状,分析了提高科技期刊经济效益的各种途径,得出以广告养刊是科技期刊今后良性循环的最佳方法,通过与广告客户的互动,达到提高科技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经营策略。提高科技期刊的广告经营能力必须选好领导人员,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日常管理,学习国际期刊集团广告经营方式,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科技期刊亏本问题已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在期刊编辑身上。期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脱离,使编辑部不得不想方设法维持收支紧张的局面。在各种解决亏损的办法中,自办发行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由于专业刊物本身的特点,实行自办发行不仅可以解决亏本问题,而且能加强本专业内的横向联系,信息反馈迅速,因此,自办发行也有利于更好地提高专业期刊的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影响农业科技期刊扩大发行的主要问题是发行路径不畅,特别是面向农村读者发行时缺乏可依赖的理想网络.因此,多渠道、多方式发行就成为农业科技期刊扩大发行必须的选择.在扩大期刊影响力方面,制定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销有着特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影响农业科技期刊扩大发行的主要问题是发行路径不畅,特别是面向农村读者发行时缺乏可依赖的理想网络.因此,多渠道、多方式发行就成为农业科技期刊扩大发行必须的选择.在扩大期刊影响力方面,制定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销有着特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双匿名审稿及其在编辑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专家审稿(peer-review)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评价论文科学性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和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科技期刊应采用“双匿名审稿”(dou-ble-anonymous peer-review DAPR)。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科技期刊受网络期刊数据库的冲击和影响而普遍出现订数下滑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当前形势下,科技期刊应对传统的发行和赢利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发行工作的重心向数字发行市场转变,并通过与网络发行商进行充分博弈,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市场利益,从而实现科技期刊出版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