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现代公共博物馆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受社会条件和社会生产分工影响,形成了具有集约化、规范性、精英性、权威性、线性、以产品为导向的特点。当代博物馆要反思工业化时代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业务机制,在互联网构建的社会行为环境中,重新定义博物馆用户价值,构建新型的博物馆与观众关系。博物馆应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等新型传播社交手段,激励观众自主创造价值,鼓励用户参与博物馆产出的制作过程,丰富优化博物馆产出质量,  相似文献   

2.
自然科技类博物馆面临着如何提高展览传播有效性的挑战。本文以语境化阐释为切入点,探讨了其理念、方法和实践在提升自然科技类博物馆传播有效性方面的作用和意义。语境化阐释是一种将展品置于其原生或新生的关联网络中,揭示展品与其相关的人、物、环境、事件等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展品的信息量、意义和价值的阐释方法。本文分析语境化阐释的内涵、机制、目标及作用,并从历史演变和现实功能的视角,剖析“语境化阐释”助力“传播有效性”提升的内在逻辑。最后,提出基于“展品”语境网络的可视化编织、基于“知识”的跨语境对话与跨视角重构以及基于“受众”的分众化语境化阐释系统助力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绿色管理理论指导下,探索科技类博物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是新形势下科技类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设计出的体现绿色管理理念的科技类博物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引导科技类博物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行成本、节约资源、完善内部流程,从而建设起优良环境、较高品位的场馆以及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列举了高速建设背景下的博物馆在展览内容设计上暴露的一些严重影响科学教育效果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随后提出引入核心概念是解决上述问题并全面达成科学教育目标的保证。核心概念的定义和特点决定了其能够整合现象和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促进形成科学思维。核心概念需要依据特定标准,结合主题和具体展教范围提出。博物馆科学教育实践就是实现核心概念理解的过程,通过情境创设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过程。自然博物馆应当发挥展品和展览在教育情境创设上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展品蕴含的信息,帮助观众构建一个以核心概念为主干、其他概念和事实为枝叶的知识树,在此过程中,发展观众对于展品、核心概念乃至跨学科概念的深层理解。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行业发展迅猛,博物馆的社会作用不断拓展。不同于过去静止不变的机构,当今的博物馆以观众为中心,以社区为导向,其展陈理念和博物馆观众角色已然发生了巨变。本文以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策划的“Who Decides?”展览为例,分析了博物馆展陈理念的时代变化,以及在全新博物馆时代观众角色由陌生人—客人—主人的嬗变,为新时期博物馆策展模式提供了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知识与技术的传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知识传播的效率与创新的速率。博物馆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之一,应该突出其知识管理的能力,利用最新的技术,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与整合最有价值的知识传达给观众。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类型研究是分析博物馆特征并区别归类的研究工作。博物馆类型研究有助于对博物馆共性特质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将博物馆置于广泛的知识、社会、文化语境中定义博物馆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从历史发展视角,讨论博物馆类型的发展形成及分类标准,分析博物馆类型的"分类层阶"模式和"网络节点"模式。作者基于"博物馆业务知识框架+观众认知模式"复合标准,讨论了艺术类、自然类、科技类和历史类博物馆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高度的信息化社会,博物馆的展览从物型展览转变为信息型展览,实物展品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由设计师编码后通过陈列展览这一载体传播给观众,观众再将这些信息通过心理势能、心理动能转化为外化行为,产生社会效果,同时也会给设计师一个反馈。因此以信息论的通信系统模型和传播学的大众传播模式为基础,结合博物馆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博物馆信息传播模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陈列是博物馆工作有目的行为的产物,博物馆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势必影响到陈列的价值取向和目的。作指出,我国博物馆工作在组织陈列时表现出三种价值取向,即“突出物价值”、“突出知识价值”和“关注观众需求”。不同价值取向对陈列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有明显影响,并影响到观众参观行为、参观体验、陈列效益和博物馆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欧美博物馆正在经历巨变,博物馆机构本身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学者开始对博物馆定位、责任、目标和方法重新展开思考,“从观众出发”成为两者共同讨论的焦点。本文尝试从观众的视角出发,以“观众互动体验模式”作为分析框架,以欧美四座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作为研究材料,对其教育活动转向重视观众的表现、理念和做法进行述评,并从中寻绎出基于个人脉络、社会脉络和环境脉络下规划教育活动的一些较有普遍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过30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建设成绩斐然,对促进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高、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场馆利用率不高、管理机制僵化滞后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面对国际上科学教育的智能化、虚拟化和科技类博物馆科学教育外延及其越来越多地参与科学文化传播的趋势,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在“十三五”期间应做好完善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虚拟科技类博物馆、推动特色科技博物馆建设、创新完善科技类博物馆管理等重点工作,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是辐射、创新社会文化的导航器,承载着社会创新成果和价值认同的展现职能。在场是以展览为媒介进行创意表达和信息传播的特定文化形态和精神空间。在场是展览的渗透和提升,是有效联结博物馆与观众的信息载体。服务于当代人精神文化的需求是在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品格。新的在场就是在主题创意、展示理念、藏品特色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富有新意的原创性打造;以多样的方式激活新的体验,构建博物馆与社会的关联,为大众提供新的透视客观世界的多元阅读。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科普教育的功能和特点日趋显现。博物馆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自身的陈列藏品和相关资料及相关社会资源,灵活多样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交流,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本文在简要介绍博物馆的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当代自然博物馆科普活动的特点,以及自然博物馆科普活动与其他科普活动的区别,找准自然博物馆在科普教育活动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当前网站获取信息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博物馆作为向公众传播知识的重要文化教育机构,纷纷触网,使得观众足不出门尽览世界各个角落的博物馆。博物馆网站儿童版的出现作为一个新鲜事物,为儿童观众带来福祉,为其享用博物馆资源提供了入口和平台。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博物馆网站儿童版出现的原因以及阐释其存在的作用,希望促成此版本建设的成熟和完善,并使其得到文博工作者以及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并被不断尝试,有助于积累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经验,推动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理论研究,丰富我国博物馆学。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基本业务随博物馆行业发展而被确定。具有服从和支撑博物馆定位,受博物馆定位制约,及逻辑关系形态多样的特点。博物馆基本业务逻辑是对基本业务的关系及业务进展方向的认知,影响博物馆业务内涵和业务重点的判定。通过对博物馆收藏、保护、研究、传播、陈列等多项业务形态的分析,建议博物馆构建以"知识"为核心的"知识构建、管理与体验"的业务逻辑及业务支撑体系,增强公众对博物馆的利用,用知识服务社会和增进民众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举办科技类展览不仅要向观众传播科学知识,更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并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本文在对伦敦设计博物馆“移居火星”特展展览主题、内容策划、形式设计与展览教育活动进行叙述的基础上,分析科学探究类展览以生活化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引导观众像科学家探究科学一样学习科学。展览还体现出“基于问题的学习”与“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方法,让观众思考人类太空探索活动的目的及设计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包容性是博物馆的基本特质之一,尽管博物馆对外也存在排斥行为,其包容性仍在博物馆的发展中不断展现和加强。发挥博物馆的包容性特质,应做到在坚持本馆藏品政策的前提下,做到在藏品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扩大观众服务的受众范围,确定展览主题时更积极地介入社会重要议题,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中发挥其自身功能,以推动社会包容的实现,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文化交往和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现代博物馆在传统博物馆三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日益发展为以传播.交往.审美为中心,特别是以陈列展示为中心的现代文化形态,这不仅标志着现代博物馆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的博物馆理念的酝酿和构建.意味着传统博物馆思维范式和行为模式的转换。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提出,更加拓展和强化了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9.
自然科学博物馆是进行科学传播和开展科学教育的机构。通过回顾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分析可持续发展目标、地区发展不均衡、科技与社会交互对自然科学博物馆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目前国际社会和自然科学博物馆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行动,以及自然科学博物馆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本文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为自然科学博物馆应对上述挑战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据此,提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之间互惠共享的多项对策和建议: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能力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开展更深层次的科技、教育和文化合作交流注入活力,最重要的是为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命运共同体而共同协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博物馆的社会化程度逐渐加深,博物馆的文化辐射力和社会关注度得到空前提高。博物馆与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结合,响应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的总体政策要求,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了服务效能,促进了文化和互联网技术进一步融合。本文以定量研究方法,从微博数量、粉丝量、微博活跃度等方面对博物馆官方微博的建设与运营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对微时代博物馆对外传播提出了策略建议,认为博物馆对外传播应重视互联网文化与思维、重视线上线下两类观众以及依靠专业传播策划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