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博物馆作为教育与文化机构,承担着传承中华历史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重要职能。省级博物馆开通官方微博,讲述"有关博物馆的新鲜事儿",扩宽了新媒体宣传渠道,为广大文博爱好者提供了及时了解博物馆展览、藏品、活动等相关资讯的新平台。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新浪微博平台博物馆官方账号实际,从叙事"故事"、"话语"、"叙述"三个角度,探究博物馆的微博新闻叙事策略和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2.
杨小凤 《传媒》2019,(11):73-75
新时代,人民网英文版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建设,提高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成果,发挥中国文化在提升良好的国家形象、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人民网英文版以其独特的优势地位不断丰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形式,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质量,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过程中,人民网英文版充分加强内容原创性,重点建设专题栏目,明确传播定位,强化传播意识和传播理念,建设优质的语言学习栏目,打造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出现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已是必然之势。新型的社交网络媒体微博,因其具有传播迅速、受众范围广泛、即时互动性强等优势,成为现代博物馆展示自身形象、吸引游客的重要平台。本文选取了我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为研究对象,对其当前在新浪微博中的页面设置、微博内容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力求得出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策略,为其他博物馆的微博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通微博,博物馆需要思考如何打破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利用微博做好大众传播,进行文化传播和公众教育。本文通过对安徽博物院微博进行案例分析,引入传播学理论为研究基础,将传播学中经典的议程设置理论及"使用与满足"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微博传播实践中,可以初步总结出博物馆微博的传播模式,以启发各博物馆实现更好的微博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赵淼  孙亚靖 《东南传播》2012,(12):33-36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微博已逐渐深入到国家政治与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今传播的一大特征。对于微博构筑的网络公共领域,许多学者已从微博议政、阅听人、传播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析与解说。本文以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为契机,以"网络315微博投诉——315即将到来之际,新浪财经邀请您参与微博维权活动"为案例,对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微博参与情况这一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交互性及其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方式,无论在组织内还是组织外,都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信息的互动机制。顺应信息文化的传播趋势,微博、微信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微博具有广泛的用户群,不仅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快速渠道,而且频繁的互动使得信息在组织内传播变得更为有效。微信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立体式、交互型的沟通平台,使其快速成为新兴的传播媒介。本期“组织传播”栏目以微博、微信、互联网为主题展开讨论。首先刊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民工文化需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12&ZD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流动人口的微信使用与社会网络想象》,文章基于弱关系假设,对微信的功能进行分析与归类,并说明微信在流动人口使用的社会现象。第二篇研究探讨了网络谣言的传播模式及传播特点,对构建网络信息传播机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末篇则是从共情原理、身份认同观念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互联网技术给传媒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务微博对于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行政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政务微博已颇具规模,但与当下网民对各级、各地政府的信息需求相比,仍存在差距.为此对我国政务微博运作提出如下建议:重视政务微博的规范化,提升政务人员的媒介素养;提高政务微博的内容质量;提升政务微博的互动功能;重视政务微博的服务功能;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及沟通交流;与微博运营商充分合作,强化认证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文化典籍大国,但远未成为文化典籍传播强国, “互联网+”时代为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模式.了解“互联网+”时代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的特点,继而探讨互联网对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带来的影响,析出“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策略,最大范围内实现对外传播效果,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以文化典籍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文章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视阈,探究档案微博现状,为档案机构开展与优化档案微博服务提供参考意见。选择八个有代表性的档案微博账号作为样本,通过西瓜数据平台,对样本微博运营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当前档案微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优化策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档案机构可以从组织、观念、内容、认证四方面对档案微博服务进行优化,提高档案微博的档案服务能力与质量,进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刘华 《中国博物馆》2014,(3):97-106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蓬勃发展,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型的网络媒体——微博具有方便及时、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等优势,是现代博物馆吸引观众和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新浪微博为例,对当前新浪微博中博物馆微博的数量、类别、页面设置、微博内容以及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博物馆在应用微博方面正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具有很广泛的发展空间。博物馆微博在自身运营方面尚需要进一步改进,要充分利用微博的巨大优势和潜能,真正发挥出博物馆微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浩 《网络传播》2007,(8):30-31
互联网是20世纪一项重大基础性科技发明,它引发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这一伟大变革,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对外宣传的新渠道,从而有效促进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韩玄 《新闻世界》2014,(4):133-134
近几十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变革。而微博这一全新的社交网络平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也迅速被广大的网民所接受,并且在社会公共事件的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就从微博的定义、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微博在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微博在公共事件中所起到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学习及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生态和产业价值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前,新媒体发展成为国家战略,这对新一轮传播格局的形成将产生重大影响。但无论何时,作为媒体人或传媒学者,必须始终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思想指导开展工作,充分体现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遵循传播规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引导受众。在人人都有公共话语权的自媒体时代,追求公共新闻及话语的真实性,坚持党性原则,这是新媒体时代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建构理性的公共话语空间对正确引导舆论产生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探索微博在社会舆论建构和引导方面所起的作用,本期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于德山教授做客“传媒大讲坛”。于教授以突发事件中微博舆论领袖的话语失范为主线,从微博大V群体的形成及扩大原因入手,分析微博大V的话语失范行为,最后阐明了突发事件中微博大V话语失范行为的规制方法,从而对微博大V这一舆论领袖群体进行及时而深入的研究,为微博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支持。在媒介融合渐深、传播渠道联通的语境下,更应重视传统文化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的创新,《论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传统文化传播创新》一文,在分析媒介融合给传统文化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的同时,探讨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以及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邬刚 《新闻世界》2012,(2):78-79,88
作为网络新闻工作者,通过微博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是一个重要的命题。重视加强微博的内容建设,通过微博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良好风尚,才能推动了网络文化繁荣和网络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用微信、微博、Facebook等国内外社交媒体成为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开展社交活动,甚至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研究结果,我们结合传播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就社交媒体环境下,如何让中国文化更好地在留学生中得到接受和认同,并得到更好的对外传播,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视域下,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发展出发,结合人民文化需求,提出了人工智能视域下移动公共文化服务设计策略。以博物馆APP设计为例,采用服务设计思维,将人工智能运用于移动公共文化服务设计。从捕捉触点、建设内容、创设情境、优化流程、参与服务五个方面研究移动公共文化服务设计策略,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用户体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智能化水平,服务于我国公共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郑雯  黄荣贵 《新闻大学》2015,(3):101-109
互联网用户存在趋同类聚和同质分类的过程,表现出独有的"在线社群"结构,揭示这一潜在的社群结构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互联网空间的基本属性。本文聚焦微博用户多元化的公共参与行为,对2014年上半年传播范围广泛的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在线社群进行潜类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统计建模,从经验上拟合出"公共事务冷漠群体"、"严肃政治关注群体"、"公共安全关注群体"和"高参与度群体"四类在线社群,并进一步揭示现实社会属性与微博用户公共参与行为的系统性关联。研究结果显示,微博空间存在较大的群体异质性,但互联网空间的碎片化过程仍然具有一定规律,分化与聚集趋势并存。一方面中国互联网空间"过度政治化"的判断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微博空间仍然更多地呈现出"公共空间"而非娱乐化空间的属性。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在通过展览传播致力于社会平等的同时,也努力实现通过自身与时俱进的改革构建更加平等的博物馆/观众新型关系。这一进程既有来自收藏活动价值观及其范围拓展的影响,也是博物馆文化演变中的公共化、社会化运动的产物,尤其是进入20世纪中叶,学习化社会建设对博物馆履行社会终身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响应时代的召唤,博物馆在展览建设的各个环节不仅采用了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传播技术,同时积极引入观众参与机制,在提升观展收益的同时,促进了博物馆与观众平等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是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期间所提供的文化服务,发挥对突发公共事件积极处置对策的保障作用。文章讨论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的意义、任务、原则和措施,分析博物馆承担公共文化保障的优势,指出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能力,包括自我保护能力和博物馆文化项目产出及输送能力。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作用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统筹调度,常态化准备与积累,持续做好能力建设,做好应急资源储备,建设并维护好保障渠道。在突发公共事件结束后,博物馆要有序退出突发公共事件期间的公共文化保障状态,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的出现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本文结合一些热门社会公共事件,对微博引发舆论场的形成过程及其传播模式进行试探索,并探讨微博舆论在社会领域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