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纸质文献在图书馆现实馆藏中所占比例的不断上升,它的标引和计量,已成为图书馆研究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深入讨论当前影响非纸质文献标引、计量因素的基础上,结合《CALIS中文影片与录像资料编制要点》(初稿)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2版)的规定,提出了非纸质文献的标引、计量原则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冯倍青 《图书馆论坛》2007,27(1):107-109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是普通图书编目工作的理论依据,通过阅读、研究,本文从几方面阐述了它们之中存在的错漏。  相似文献   

3.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在版编目是已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图书编目方式。它是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由集中编目机构依据一定的标准编制出书目数据,印制在图书主书名页背面,使得图书本身和它的书目资料能同时为发行单位、图书馆和读者所利用。在我国实施图书在版编目,是促使我国各类图书目录的编制工作实现标准化、自动化和社会化的重要条件,是文献目录工作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1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的基本款目我国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的基本款目,是按《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著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相似文献   

4.
影像资料CNMARC著录格式例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CALIS中文影片与录像编制要点》(初稿)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2版)中的规定,笔者针对影像资料著录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并对其CNMARC的著录格式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图书馆期刊组对目前流通的1200多种馆藏中文期刊进行了分类编目.这项工作是本着分类编目工作标准化的精神进行的,分类采用了即将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期刊著录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792·1-83"《文献著录总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报批稿)》为依据.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原国家标准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为依据,说明了最新出版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连续出版物著录法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在国家图书馆中文编目施行一年以来所发生的新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中文著录、标引与名称规范联系的必要性,强调编目完整性的重要性,同时对编目专业化与一体化发表了观点。  相似文献   

8.
台湾图书编目规则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图书馆的图书编目,过去一直沿用1949年“国立中央图书馆”修订出版的《国立中央图书馆中文编目规则》,及至1973年“国际图联”(IFLA)出版一系列国际标准著录规则(ISBD)后,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央研究院”联合邀请旅美图书馆学者、前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副馆长于镜宇,主持修订有关编目规则,历时一年,编成《中国编目规则草案通》后,遂中断。至1980年,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为推动图书馆自动化作业计划,与台湾“中国图书馆学会”合作组成图书馆自动化作业规划委员会,先后成立三个工作小组,集中台湾图书资料界学者、专家,分别就图书资料作业标准规  相似文献   

9.
主题标引是指根据文献内容及相关特征,赋予具有检索意义的相应语词标识的过程。《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二版)》的使用,标志着我国图书编目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中文图书的分类、主题标引的一体化和文献检索的准确率,以及图书编目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对从事标引工作的编目员来说,有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我国文献标引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年多来,北京图书馆中文统一编目组不仅利用《中图法》对图书进行分类标引,而且利用《汉语主题词表》(以下简称《词表》)对图书进行主题标引。由于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都是在分析图书主题的基础上给以标识的过程,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分类标引是给分类号,而主题标引是给主题词(标题);所以在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两种标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与《资源描述与检索》(RDA)中译本及其最新测试版工具套件(Beta RDA Toolkit)中有关“多部分资源”的概念、关系描述、著录方式选择、信息源选取、文献类型描述、载体形态描述、作品检索点7 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对比分析,发现《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有关“多部分资源”的条文存在不足,RDA 的规则更加宽松有效,中文编目可加以借鉴。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历史,地理类的对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历史、地理类的对应杨鸣放(辽宁省图书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是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称《中图法》)第三版中的实有类目与《汉语主题词表》(以下称《汉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在概念上进行对应转换,从而形成分类号与主题词兼容互...  相似文献   

13.
论文献的客观著录与规范标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一版和第二版有关细则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修订后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所体现的客观著录原则与规范标目原则。在强调文献编目应遵循客观、规范原则的同时,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机读目录中的客观著录与规范标目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作为我国文献编目领域的主要参考工具书,在理论方面尚存在定义不准和概念不清的问题,个别规则条文也有不合理之处,有些示例甚至存在错误,尤其是其全部示例均为手工编目格式.这与当今我国图书馆界普遍采用的CNMARC格式严重脱节,应从文献编目理论及文献编目实践两方面考虑对其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5.
浅议机读数据的规范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读书目数据的规范与统一,直接关系到读者检索文献的查全查准和数据交换工作。目前我国图书馆基本上都是依据《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简称《规则》1996年版)和《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简称《手册》)进行著录。但《规则》与《手册》只明确了著录的内容及形式,而对出版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多样的问题却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给规范著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结合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就书目数据的规范与控制谈点体会。1 题名规范:题名作为文献篇首标识,是查找文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英美编目条例第二版》的评价 ,及《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主要修订原则等三个方面阐述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书名著录的规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书目著录的多样性 我国书目著录五彩缤纷,但最常用的则是图书在版编目(简称CIP)、手工编目(以卡片形式为主,简称Card)和计算机编目(简称MARC)三种.经过多年努力,规范它们著录的标准化文献已经齐备:CIP的标准有《图书在版编目数据》[1]、《普通图书著录规则》[2]、《文献著录总则》[3]等;Card的标准有《普通图书著录规则》[2]、《文献著录总则》[3]及它们所对应的修订报批稿,[4,5]《中国文献编目规则》;[6]MARC的标准有《中国机读目录格式》[7]、《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8]等多种.  相似文献   

18.
罗健雄 《图书馆论坛》1992,(4):29-32,44
1961年10月,巴黎“国际编目原则会议”就著录标目与著录用词发表《原则声明》以来,现代文献编目标准化在检索性款目编制领域,逐渐由著录正文(主要指著录格式)标准化向检索标目选择及其著录形式标准化发展。日本于1977年根据《国际标准书目著录(总则)》(《ISBD〔G〕》)修订出版的《日本编目规则预备版》第73~74页刊载标目选定表;1978年12月分别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问世的《英美编目条例第二版》(《AACRⅡ》)第一部分为“著录”、第二部分为“标目、统一题名和参照”;1985年1月31日发布、10月1日实施的中国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以附录形式首次作出关于标目和参照的统一规定。上述各国文献编目标准化的发展表明,实现完善的编目标准化必须将检索标目和著录  相似文献   

19.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中有关检索点与规范标目的论述是我们选取和确立团体名称检索点的基本依据。文章从《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的角度,对《普通图书著录规则》标目法、《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及其第二版中有关选取团体名称检索点以及确立规范标目的规则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中文团体名称检索点的规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图法系列《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中图法·期刊分类表》实用指南《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中图法》第二版与第三版修订类目对照表中图法(第二版)分类导片中图法(第三版)使用手册中图法(三版)使用手册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第二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电子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索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网络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第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