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在文化与产业、文化理想与商业智慧之间做到平衡与结合,成了当下中国出版业最为纠结的公共性问题。因为相对偏重不同,对体制转型与技术升级两种力量驱动下的出版业发展现状的评价与本质探讨,业界出现了文化派与产业派两种价值观的潜在分歧与对话。按照何明星《从文化政治到文化生意——中国出版的“革命”》中的说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业界对于出版“双重属性”的探究入手,分析出版的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以及文化派与产业派这两对矛盾产生的根源及背景,进而揭示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并用经济学里“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原理对矛盾进行分解,将矛盾一分为二,即“精品出版与大众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与“大众需求与出版供给之间的市场供需矛盾”,分别对两方面矛盾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秦岭 《今传媒》2010,18(9):109-110
翻译学研究中"文化派"的相关观点和翻译归结论观点的争论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翻译实践与翻译学研究的差别,并对翻译研究中的"归结"进行一些讨论,说明翻译归结论之"归结"的本意在于对语言实质的归结,并对"文化派"强调对语言文化和翻译技术的观点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4.
出版业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出版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国家对出版业的宏观调控应逐步加强经济调控手段,这既符合产业化运作规律,也便于中国出版业与世界出版业接轨。一个国家的出版业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出版业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出版产业政策和出版经济管理手段。出版业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体现了政府在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而出版行政部门如何制定出版产业政策,如何运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体现了国家对出版产业的导向作用。更重要的是,国家可以运用这些经济政策和手段建立更有效的出版业宏观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无论是数字出版产品、实物产品、印刷服务,还是资本输出、版权贸易,出版业"走出去"工作都得到了持续性发展,呈现出量升质提的良好局面。在乐享成绩的当下,探讨以国家政策为杠杆的出版"走出去"的更大空间及可能,实现"走出去"的持久与稳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国家文化软实力命题下的出版"走出去"》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出版"走出去"的文化价值,认为出版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要让出版业成为塑造文化软实力的支柱产业,实现出版  相似文献   

6.
林英 《出版科学》2011,19(3):40-43
在出版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不免出现一些杂音,如"张悟本事件""伪书事件"。这看似独立的两者,实际上有着共同的产生原因,即出版业在接受市场全面洗礼的初期,在价值选择上出现了偏差,出版者过多强调经济利益,强调产业发展,却忽视了出版的根本价值。出版真正的意义在于传播与传承文化,作为直接从事出版工作的编辑应该始终坚守文化的理想,出版机构需要具有出版担当。  相似文献   

7.
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现代数字技术扩展了出版的范围和边界,为出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平台。出版原本是传媒产业、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但在现在这个空前复杂的跨媒体环境中,它与广播、电视、通信、网络、图书馆等原本清晰的界限被打破,出现这样一种趋势,即"大出版时代"和"内容产业时代"的加速到来。各类媒体的互动、融合是当今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的大势,新闻出版业必须主动适应文化时代的新趋势,建立起"大出版"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运用波特的集群"钻石"模型浅析中国出版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以后,中国出版业在向市场化、集团化、产业化转变的进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运用波特的集群"钻石"模型,对中国出版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汪家熔 《出版科学》2004,(6):68-71,67
辛亥革命前,国粹派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从事出版活动,在西风东渐下呼吁保存固有文化,接受西方文化中有益于我的文化,<国粹学报>艰苦维持七年之久,并重印了大批旧籍.  相似文献   

10.
构建学术文化的出版高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期,上海出版界以"国际性大都市与上海出版"为题进行专题研讨,其主题是,在上海大都市文化格局中如何提升上海出版的地位和实力.这一话题颇具现代性和普遍性,也有助于对当下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思考,值得一议.  相似文献   

11.
编辑学:中国特色的传播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学创立于上世纪中叶,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具有深厚东方文化底蕴和中国特色的传播学。作为出版业内在生命的编辑文化创新对出版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力的功能。这是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直接推动媒介传播的原动力,内动力,基本动力。编辑与出版本是传播媒体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产业化特别是传统出版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在多媒体互动发展的今天,编辑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对一切新老传播媒体的发展都具有不可或缺与不可代替的作用。编辑学是一种普遍通用于各种文化传媒的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12.
澳门图书出版业市场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图书出版产业面临发展危机,需要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本文通过对澳门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现状与核心优势分析,为澳门图书出版业提供发展建议.研究发现,澳门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利用国际化的城市文化资源,能够提升澳门的出版业竞争力.澳门出版业需要调整出版产业结构,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变,依托国家文化输出的新战略,将出版业定位于文化生产、文化服务与文化贸易的发展方向,在教育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教育图书出版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沈家本在清廷"参考中西,拟定办法"的指导思想之下,渐次形成和阐明了"会通中西"的修律思想。沈家本既不是彻底的"法理派",也不是顽固的"礼教派",将之归为"会通派"更妥帖。  相似文献   

14.
虞山琴派是严澂所创,是明清之际最重要的古琴流派,历来都被琴史所推崇。本文就较为深入地介绍了虞山琴派严澂的"琴"生,以及从虞山琴派的清微淡远来看其对后世琴界的历史影响,剖析了虞山琴派创始人严澂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国报纸出版工作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报纸出版事业与产业发生深刻巨变的五年。全国报业出版工作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加快报纸出版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报业出版产业,加强对报纸出版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报纸出版业呈现出大改革、大发展、大变  相似文献   

16.
姜华 《编辑学刊》2011,(5):13-1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出版业开始从文化事业恢复向产业发展转化。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和出版业产业化导向的改革和改制进一步促成知识生产及出版业的整合与分化。本文认为,产业化是世界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导向正确、运营得当,文化发展得到足够重视,伴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有利于将中国建设成为新闻出版强国,一个文化复兴的时代或许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版业要腾飞,就必须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发展和繁荣中国出版产业目前亟待解决哪几个问题?听听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亚太出版商联合会副主席于友先是如何为出版界针灸把脉献良方的? 于友光认为在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应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第一,出版市场最大化。出版市场化既是出版产业化的基础,也是出版产业化的主要内容。出版产业化发展必然要求出版市场最大化;出版市场最大化又为出版产业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国有资金向出版产业的流动,主要是为了实现资本最大化,应该允许和鼓励私营资本和境外资本的投入也是要实现资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产业,出版业正面临着来自互联网传播的强烈冲击。基于编辑把关、纸本印刷、书店贩售和出版社主体的传统出版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商业环境与知识需求,这一落差使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全球性挑战。面对颠覆性的互联网传播,出版业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思路。一种是坚持传统出版思维,强调"出版为体,互联网技术为用",试图以各种不同方式来"数字化"成型于19世纪的传统出版模式;另一种思路则质疑传统出版模式和核心价值在互联网环境中的适用性。任翔《移动互联时代出版核心价值的颠覆与重构》一文围  相似文献   

19.
仝冠军 《出版广角》2015,(17):178-179
跨所有制发展是当下出版业的热点话题,尤其是那些上市出版企业,不约而同地将民营出版企业作为自己资本运作的重点方向之一。眼下的香饽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却是出版业的帮扶对象,并不那么受人待见。但是,不论在那时还是在当下,民营出版企业都是我国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全部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极大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新闻出版业取得丰硕成果.图书出版产业持续增长,规模快速提升,发行呈现多元化趋势.到2010年底"十一五"规划结束时,我国出版图书超过32万种,总印数71.7亿册(张),我国图书出版品种数和总印数已居世界第一位. 本文利用《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发布的图书出版统计数据,对"十一五"期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以研究和反映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