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由同行专家以“第三方”身份对稿件质量进行评价,是学术期刊对稿件取舍的重要参考,也是保障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支撑。文章探讨了外审专家的遴选途径,指出专家外审应有较为明确的规范和制度加以保障,期刊编辑部对外审专家库应定期评估、及时优化,实现动态管理。对外审工作的优化管理包含审稿流程的合理性、审稿单设计的科学性和外审意见使用的选择性等要素。同时指出期刊编辑部应与外审专家有效联动,在精准送审、有效送审的同时,做好日常管理与编审往来工作,并对专家的外审活动予以科学评估,提高外审环节的审稿效率和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2.
学术稿件专家外审存在的问题与编辑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生 《中国出版》2012,(14):14-17
稿件的专家外审,是目前学术期刊稿件审理的重要方式。学术期刊稿件的专家外审存在着编辑信息不完全导致审稿信息成本的增加,审稿专家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影响稿件的最优选择和学术资源的最优配置,委托—代理导致的责任外化等问题。编辑可以通过对稿件的初审、对审稿人的选择、以及对审稿专家意见的转化等,实现对稿件学术价值的把握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学术期刊要重视外审队伍建设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周长清 《编辑学报》2002,14(2):99-100
学术期刊稿件的学术性较强,由于知识结构问题,编辑人员不可能胜任全部的审稿工作,稿件外审就成为保证刊物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审稿人的素质决定审稿质量,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审稿队伍才能真正保证审稿质量,所以外审队伍建设不容忽视.着重探讨保证外审队伍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学术期刊文稿审理环节出现的问题,对初审、外审、复审和终审各环节的常见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如加强初审把关、选准外审专家、提倡编辑审稿、主编分层次终审稿件等.认为编辑部应根据期刊自身特性,在实践中灵活掌握审稿环节并不断优化完善,以有效提高审稿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5.
论科技学术期刊论文的编辑初审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对论文的初审是决定期刊学术水平的基础环节和决定期刊工作效率的主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到外审、决审、编辑、出版等一系列后续工作,也是影响论文出版周期的重要因素.系统论述了科技学术期刊论文初审的意义、内容、结论、原则以及初审人的条件等.  相似文献   

6.
王丹 《编辑学报》2019,31(4):415-417
外审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关键环节,外审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稿件的发表周期和期刊的学术质量。为解决在外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外审效率低的问题,本文结合编辑部的工作实际,谈了几点关于外审的经验体会。建议科技期刊编辑部应从充分利用多渠道多手段选择审稿人,把握选择审稿人的尺度,给审稿人适度地分配工作,对他们的审稿工作给予充分认可和尊重,并进行量化评价等方面完善审稿工作,以期为期刊的快速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雪莲  刘菲 《编辑学报》2013,25(5):486-487
为弥补编辑初审、专家外审、主编定稿的常规审稿模式可能产生的局限性,《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利用每月召开的专家定稿会,对终审的每篇文章从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客观公正地评价稿件,决定稿件的去留。专家定稿会既提高了期刊学术质量,也提高了编辑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刘呈庆 《出版科学》2013,21(4):54-58
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为案例,分析和总结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品牌树立和影响力提升的策略,主要包括六个方面:通过差异化定位,确立生存空间;根据期刊定位,找到适宜的栏目设计思路;挖掘期刊历史,面向现实,凝聚和提炼自己的品牌标志;从稿源控制、匿名外审制度、编辑能力建设等环节入手,提升期刊质量;引入外部权威,提升期刊品牌影响;积极与学术评价机构互动,争取公正评价,维护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9.
学术期刊编者如何把好期刊的学术质量关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蒋巧媛 《编辑学报》2006,18(5):357-359
论述学术期刊编者参与期刊学术把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编者依靠辩证思维方法、专业学科知识以及编辑加工技能,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文稿的初审工作,准确选定审稿人,正确送审,实现高质量审稿,严格把住终审关,做一个合格的终审者,做好稿件退修,确保修回稿件质量,培养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撰稿队伍,从而实现对期刊的学术把关.要提高期刊质量,编者必须参与学术把关.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质量是期刊生存发展的一大前提,是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传播及学术期刊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进一步推动了学术事业的不断发展.编辑队伍建设、稿件质量把控、激励机制是影响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促进学术期刊质量的提高,需要狠抓编辑队伍综合素质,严格执行"三审制",构建健全学术期刊质量提升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建立的科学完备的审稿制度,一方面为期刊的出版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为培养顶级学者和引领人类前进方向做出了卓越贡献。我国作为学术生产和期刊出版大国,在走向期刊出版强国的进程中,需要积极借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先进经验,坚持学术审稿的四项原则,即专业与专长统一原则、快审与慢审结合原则、两端与中端归类原则、审稿与样稿反馈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丁筠 《编辑学报》2018,30(1):17-20
充足、优质的稿源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根本,能够使学术期刊的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期刊的作者是期刊稿件的提供者.期刊作者群的规模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期刊的稿源数量和质量.本文以《仿生工程学报》创刊以来在不断扩大作者群规模、提升作者群质量方面的实践心得为基础,讨论编辑部通过优质的服务、缩短审稿周期、加大作者学术成果的传播力度等工作来提高作者的满意度,从而吸引作者来稿.此外,还介绍了利用Web of Science、Scopus等大型网络数据库方便快捷地查找高学术影响力的潜在作者并对其进行邀稿的方法,以期有效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王培  高虹 《科技与出版》2024,(3):136-143
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稿件评议的基本制度,是判断稿件学术水平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剖析我国学术期刊传统匿名同行评议模式在开放科学环境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探索以开放同行评议为导向的同行评议模式,实现开放同行评议与匿名同行评议模式的有机融合。提出以开放同行评议的优势项补充匿名同行评议的劣势项,弹性化实施同行评议,根据期刊的学科特色差异化选择评议模式,构建多种模式的交互式同行评议平台,促进学术合作与同行评议资源共享等优化路径,对完善我国学术期刊现有同行评议机制,提升同行评议质量具有一定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期刊如何吸引优质稿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指出学术期刊的质量及其影响力主要取决于刊登论文的学术质量 ,如何吸引优质稿件是期刊编辑部门应当重视的问题。总结归纳了吸引优质稿件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吴庆晏 《今传媒》2012,(9):50-51
人情稿、关系稿在学术期刊编务实践中较为常见。人情稿属于期刊稿件来源的一部分。从期刊编辑程序的角度可对人情稿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人情稿可分别采取堵与疏的策略,以降低人情稿在稿件来源中的比例,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6.
人情稿、关系稿在学术期刊编务实践中较为常见。人情稿属于期刊稿件来源的一部分。从期刊编辑程序的角度可对人情稿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人情稿可分别采取堵与疏的策略,以降低人情稿在稿件来源中的比例,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7.
学术期刊失范行为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陶范 《编辑学报》2009,21(6):480-481
少数学术期刊在学术引用、增刊出版、版面收费、稿件处理、稿酬支付等方面存在着失范行为.这些行为违背学术规律,影响公平竞争,损害期刊声誉,污染学术环境.应加强期刊自律,强化行业自律,加强期刊管理,以杜绝失范行为.  相似文献   

18.
科普期刊也应重视外审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珏 《编辑学报》2003,15(4):272-272
一般认为,由于知识结构问题,学术性期刊专职编辑人员不可能胜任全部的审稿工作,所以应该重视稿件外审工作。其实,做好稿件的外审工作,同样是科普期刊编辑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姚德权 《编辑学报》2005,17(6):437-439
科技学术期刊主编的人本管理才能对提升期刊学术品质与效益重要性日益凸现.鉴此,主编应富有创新精神,善于引领编辑人员实现创新意图;强化稿件鉴审能力,善于引领科研人员把握科学研究方向;擅长管理艺术,善于凝聚人心达到共同发展目标;长于领导才能,善于扬人所长构筑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20.
廖文婷  张普 《编辑学报》2014,26(6):574-575
质量是学术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稿件的专家评审是保障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审稿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提高专家评审的质量,应从建立并完善审稿专家库、科学合理地设计审稿单、扩大稿件送审范围、构建审稿质量评价体系、提升专家对期刊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方面来保障期刊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