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1月10日,“中国藏书文化研究基地”正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挂牌。“中国藏书文化研究基地”由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与天一阁博物馆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建设,并以双方的名义正式对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2.
天一阁藏书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藏书文化的概念,阐述了天一阁藏书管理活动文化积淀、天一阁藏书内容文化积淀、天一阁建筑文化、范家文化心理积淀、天一阁藏书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天一明珠藏宝书四百余载传文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天一阁的缔造者范钦及天一阁的历史沿革,从天一阁历代的藏书、刻书、传抄等方面,叙述了天一阁藏书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浙东学术圈内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天一阁藏书文化的历史轨迹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宁波市,有一座巍然独存430余年的藏书楼,它就是闻名于世的天一阁。自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公布天一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已有数以千计的学子前去探寻知识的奥秘,也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外人士前去参观访问。人们在敬仰中国古代文明的同时,也十分赞赏当代人对藏书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天一阁经历了私藏和公藏两个历史时期,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自从清朝初年大学问家黄宗益撰写《天一阁藏书记》以后,就不断有人对它进行研究。近时见于报刊的文章不下数十篇,又陆续有几种专著问世。其中除中国作者外,还有德国、日本等国…  相似文献   

5.
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藏书楼,但它的藏书又是不让人阅读的.本文对比古代西方私人藏书的开放性,从古代中、西方社会制度和文化比较的角度,探讨范氏家族暨中国古代私人藏书"私而不公"的原因.指出宗法制度和建立其上的儒家文化,导致我们的古人没有公共意识,只有家族权力认同,范钦藏书实为文化荒诞.  相似文献   

6.
《天一阁文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辉 《图书馆杂志》2005,24(5):93-94
黄宗羲登临天一阁观书后,在其《天一阁藏书记》中感慨道:“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这句话既感慨藏书之难,也称赞了天一阁在遭受兵、贼、虫等厄劫之余藏书保持之久。可藏书虽难,却没有力量阻止任何藏书者的爱书藏书之心。中国历史上有难以计数的藏书楼,这些楼或者还保存完好、或者已经难觅踪迹,但是它们所承载的中国藏书文化却源远流长,为历代学人所重视。不仅仅是因为藏书楼曾经保存了众多珍本古籍,更重要的是藏书楼所体现的藏书文化内涵,深深吸引着一代代的爱书藏书之人。  相似文献   

7.
天一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藏书楼,本文以天一阁所藏文献在历史上的多次被使用事件为论据,证明文献信息的输出是确立天一阁在中国藏书文化史上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董桂琴 《图书馆》2007,(2):124-127
我国私家藏书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藏书被频繁收藏、流布,从而推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历史。本文分三个历史时期阐述了天一阁的藏书流布过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天一阁藏书流布的文化影响力,从中窥探我国历代私家藏书楼藏书流布状况及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的大致。  相似文献   

9.
天一阁文献信息输出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城区西南隅的天一阁,以其建阁430多年的历史和丰富的藏书而闻名于世,在430多年中,天一阁逐渐形成颇具个性的特点的古籍文献馆,在中国藏书文化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并踞有崇高的地位.然而,天一阁并非在建阁之初即享誉海内,而是随着时间的推延,以其收藏文献信息的输出与其颇具特色的文化积累赢得应有的地位.本文试从上述观点出发,着重就文献信息输出对天一阁地位形成的影响展开论证.  相似文献   

10.
清代乾嘉学派的学者阮元曾说过:"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唯此岿然独存。"天一阁作为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家族藏书楼,无论在文化意义上还是在藏书历史上,其地位都是无可替代的。作为我国明清藏书的代表,范钦的天一阁中除了丰富的藏书,还蕴藏着深厚的学术思想,其中不乏档案学思想。无论是典籍收集、保管,还是对藏书的利用,都对档案学有着一定的甚至是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