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照“工业4.0——智能制造”的内涵及四个工业时代的阶段划分,回顾近现代图书馆业发展史和技术进步史,提出“图书馆4.0”概念,将与其相关的四个时代分别命名为科学分类方法时代、机读目录时代、数字-网络化时代、智能图书馆时代,并探讨了“图书馆4.0——智能图书馆时代”的内涵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基于工业4.0的图书馆4.0入手,分析了传统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和现代图书馆改革进程中的成功经验,从创新管理目标、创新管理服务、创新管理观念以及创新管理活动四个方面归纳了新时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3.
工业4.0的核心包括“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两大方面。面对美国“工业复兴”计划、欧盟“再工业化”和德国“工业4.0”的提出以及东盟国家、印度和拉美国家拥有更低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中国工业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能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时代RFID与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可以组建成RFID智能图书馆,对图书馆业务及管理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信息环境及新一轮用户需求的孵化使智慧图书馆成为引领当下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新目标与新方向。对我国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沿革及构建策略进行梳理与探讨,能够为当下图书馆的转型提供 参考与借鉴。文章以Web发展史各阶段的代表性图书馆形态为线索,梳理智慧图书馆发展沿革,从形态、技术、构建要素、构建效果和构建目标几个方面阐释智慧图书馆的内涵,并结合已有的“三要素论”“四要素论”和“五要素论”,提出用户需求、智能技术、智慧馆员、图书馆资源、行业规范和智慧服务六大关键要素。其中,行业规范要素在以往研究中鲜有提及。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智慧图书馆构建框架,并结合各要素现存问题,提出需求把握精准化、技术植入协同化、馆员培养专业化、资源建设集约化、规范建立合作化和服务提供个性化的构建策略。图3。表1。参考文献41。  相似文献   

6.
以价值链为脉络,梳理信息组织变革的基本历程;通过分析现阶段网络信息组织所面临的挑战和技术发展路径,展望信息组织4.0时代知识组织的未来图景,包括多学科聚焦的知识组织领域,一体化的知识组织系统,智能描绘的知识图谱,开放集成的知识组织技术。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7.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本文试图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图书馆管理理念、“礼之用,和为贵”与图书馆制度建设、“天人合一”与图书馆环境规划、“以人为本”与图书馆人本取向等四个方面,以宏观的视角,探求内涵丰富的古代“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8.
徐红玉 《图书馆》2021,(1):84-91
文章在“信息—知识—智能转换规律”视野下,遵循“三个背景框架”构建、运行原理,研究“三个时期”图书馆空间转型策略与案例。分析“整合、重组、关联、互动”在图书馆空间建设和转型中的信息学功能,归纳图书馆空间转型对“三个背景框架”构建的信息学意义和对图书馆职能履行的社会价值。研究表明:三种形态的图书馆在“三个时期”的空间转型,其形态创设和策略选择与知识论的“三段论”和信息论的“三个背景框架”原理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简述智慧图书馆内涵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国内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从前台智能技术驱动、后台智能技术支持、智能系统语料库、物理环境感知和虚拟空间拓展等方面介绍了智慧图书馆的智能技术,随着智能技术群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将为智慧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实现提供精准、便捷、智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教育4.0的发展催生了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协作式和团队化学习。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凭借其积累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基础优势,将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对未来学习中心内涵特征与多元功能的分析,针对外语类院校在人才能力培养方面的特征,提出在未来学习中心方案设计中引入场景化理念,构建适用于各类能力培养的特色化场景,包括语言能力培养场景、跨文化交流场景、跨通融支撑场景和涉外实践体验场景等。同时,从资源、空间、技术和人员等角度对各个场景进行整合和构建,并结合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前期实践与探索,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的建设策略和建议,全面助推学生未来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时尚文化——“秀”出图书馆的风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飞 《晋图学刊》2009,(1):43-46
从时尚文化的角度,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时尚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即图书馆的环境文化、讲座文化、休闲文化、服务文化四个方面的建设思路和方法,图书馆的时尚文化建设,既要“秀”出深厚的文化魅力,又要“秀”出鲜明的时代风采,才能“秀”出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学习型图书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即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人们的工作方式,还是社会的生产方式,“终身学习”成为人们的能动生命态度。“学习型图书馆”由此真正成为人们的“终身进修学院”。文章从社会视角和业内视角分析了“学习型图书馆”的特征,探讨了“学习型图书馆”的构建模式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兼具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属性的出版业来说,在工业4.0时代背景下,目前正步入智能化出版的发展之路.文章从业务管理、传播形式、用户体验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分析出版业智能化的表现特征.在新一轮出版业的变革浪潮下,应该从技术平台、内容生产、服务观念、市场营销等环节着手,吸收工业4.0的技术精髓,寻求未来出版业的智能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为把握时代脉搏,回答图书馆学的时代之问,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继学开新:图书馆与时代”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图书馆向何处去”“图书馆学向何处去”和“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互动”三大主题展开研讨,形成诸多观点,并凝聚出关于图书馆技术取向、图书馆学理论方向、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实践互动等一系列重要共识。本文梳理了学术研讨会上近30位专家的发言要旨,围绕三个主题的焦点探讨、观点碰撞和共识融聚分别展开分析,并从拓展图书馆学优势空间、适应技术变革寻求突破、夯实学科基础理论、建设知识共同体四个方面梳理图书馆学未来的探索方向和路径。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5.
“Staatsbibliothek”在德国图书馆体系中作用重大,但内涵复杂,在我国有“国家图书馆”“国立图书馆”“州立图书馆”等不同译法,进而影响我国学界对其地位和作用的准确认知。文章从历史角度对德国全部13家“Staatsbibliothek”进行了考察,从承担主体、收藏内容及服务范围三个维度对其定位和功能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其建设特色对我国图书馆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厘清图书馆智库职能构成,探索图书馆智库能力提升策略,为当前图书馆智库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知识-智能"一体化理论,结合实践调研,界定图书馆智库内涵,提出图书馆的智库职能的内容和结构,探讨智库职能执行部门的管理与协同运作。从信息层、知识层、智能层、综合层4个层面给出图书馆提升智库能力的策略。[结果/结论]通过图书馆智库建设,可以促进图书馆由"信息的集散地"向"智慧的发源地"转化,为政府、企业及相关机构的战略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数智跨越”过程中,需要探讨并明晰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本文以元分析思维方式整合智慧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探索,提出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的三个特征:“智能”特征体现为技术资源“硬智能”和人力资源“软智能”的集成;“智识”特征体现在对智慧图书馆内容建设的认识,以及通过智慧图书馆的“软智能”与用户达成共识;“智见”特征体现于结合人工智能(AI)应用的数字人文和虚实互补的元宇宙取向。智慧图书馆作为连通数字人文和图书馆元宇宙的AI实体形态,将会成为闪耀在未来智慧世界中的明珠。图2。表1。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18.
论文论述图书馆从传统模式经历现代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如今进化到智能化时代,图书馆将信息科技注入传统图书馆服务,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为读者提供更智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并促进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以及阅读体验,已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作为台湾首座数字公共图书馆,公共资讯图书馆在智能服务、技术应用和服务模式等方面取得极佳的经验和成果,并在智慧科技的应用上产生引领公共图书馆的作用。论文以公共资讯图书馆为例,分享在智慧服务的经验和成果,并述及图书馆智能服务的未来发展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2023年10月28—29日,北京大学图书馆举办“纪念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25周年·图书馆引领的信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近百所高校的图书馆馆长及馆员代表,北京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学生代表以及图书馆新老馆员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会议紧扣“图书馆引领的信息文化建设”“图书馆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等多项议题展开研讨交流。文章综述了与会专家的学术报告及前沿思考,探究高校图书馆新时代下信息文化建设、智慧化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内涵、探索路径与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读者“图书馆意识”之剖析与唤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的“图书馆意识”是指“教师读者对图书馆的关注度、熟悉度、依赖度和利用度”,影响教师读者“图书馆意识”的主客观因素有四个,通过开展个性化服务和主动参与学校的科技创新来唤醒与激活教师读者的“图书馆意识”。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