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试论大众传播媒介的议题设置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7年前,美国有两位年轻的传播学者通过舆论调查和对传播媒介的内容分析,大胆地提出了一项令人耳目一新的假说,这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议题设置功能理论”(theagendasettingfunctionofmassmedia)。提出者是马克姆斯和肖(M.McCombs&D.Shaw)。之所以说这是一项大胆而全新的理论,是因为在当时“传播媒介社会效果有限论”占主流的理论背景中,议题设置假说提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新视点。它认为,某些话题经大众传媒不断宣传和强调后,会对受众产生暗示作用,从而使受众认同这些话题…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络与言论自由———美国关于《传播净化法案》之争□门文1996年2月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业经国会以多数票通过的《传播净化法案》(CommunicationsDecencyAct)。这一法案的立意是“为了保护未成年的儿童”,使他们不致被电脑网...  相似文献   

3.
“舆论”的实质,是社会成员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表达意见的一种形式。大众传媒的出现改变了社会成员的时空观,使大规模舆论的产生成为现实。大众传媒将人们无法亲历的各种变动呈现在公众面前,使人们可以间接地认识世界。各种事件和话题源源不断地出现,使人们置身于意见的海洋,从而需要引导。于是,大众传媒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各种事件的看法,左右社会舆论的发展方向。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报纸视为“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机关”,并形象地指出“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所谓的舆论引导能力,实际上…  相似文献   

4.
从媒介批评的角度看,“走转改”是对近年来媒体特别是电视的低俗化、过度娱乐化、贵族化的一次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几年前,上海电视台一个研讨会的邀请函中的这样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科印象:在大众传媒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正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放眼传媒,绯闻八卦充斥版面,偷拍恶搞乌烟瘴气,恶意炒作屡见不鲜,虚假新闻时有所闻.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大众传媒应该坚守怎样的道义立场?大众传媒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操守?大众传媒应该肩负怎样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一、"媒介失语"的界定 所谓"媒体失语",就是大众传媒在面对一些新闻事实、尤其是在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中时,迫于政治、经济或者某种社会舆论的原因,对新闻事实不予报道,评论或报道不及时.这一现象是当今媒介公信力缺失的重要表现.任何社会治理和决策都需要关于社会的充分的信息,而信息首要的是及时、然后是全面和准确.在现代社会,社会治理和决策所需的信息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政府内部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一是以发布新闻为专业的现代传媒.这二者均有社会公权力.  相似文献   

6.
每逢谈到美国的言论自由,人们总要提到美国宪法的第一补充条款。法官布莱克说:“根据宪法,联邦政府没有任何权力对任何类型的言论和任何形式的思想表达施加任何压力。”但另一名法官道格拉斯却持不同看法,他说:“第一补充条款并没说只有在言论不存在危险的时候才有表达自由,没说只有在言论不存在颠覆的倾向时才有表达自由……政府所有的规定和限制的意图在条款里都没讲,只是模棱两可地说议会将不制定任何法律……”  相似文献   

7.
媒介是人类从事传播活动的物质手段,它的发展经历了逐渐由人体的或体力的技能向机械技能的转变过程。早期的媒介要么就是人体器官的一部分;要么是直接受到人的肉体所给予的力量和能力的限制,无法超越人的双手和感官的范围。这就是我们所称的传统媒介或者前现代媒介,它的代表是口语传播;而所谓现代媒介则是“人体的延伸”,是与传统媒介相对的大众传媒,电视是当今大众传媒的宠儿。 麦克卢汉认为“一种传播工具的内容(content)经常即是另外一种传播工具……就像手写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①按照这种说…  相似文献   

8.
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剩女"两个字,会出现31,500,000多个网页,在网上很多以"剩女"为主题的论坛和贴吧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个贴子发表,许多"网友"每天在帖子里积极地讨论"剩女"的婚姻、爱情和理想等话题."剩女"这个略带个性和苦涩的词,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悄然兴起,不仅如此,在传媒领域里,这种"剩女"现象也已引发了高度关注,大众传媒热烈的讨论着"剩女现象",各种报刊杂志不断发表关于"剩女"的各种新闻,电视上各种"剩女"的相亲节目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9.
媒介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鹏 《新闻记者》2002,(5):33-34
大众传播媒介是知识经济的培育摇篮 ,也是知识经济成长发展的平台。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大众传媒 ,就不可能有知识经济的普及与繁荣。反过来 ,知识经济又能够推动、促进大众传媒的进步。媒介业不仅在反映、报道、记录、分析时代社会方面要作到“日日新 ,又日新” ,在自身建设尤其是软件硬件装备方面 ,也要与时俱进。新闻传播事业本来就是处在时代前沿的行业 ,对新生事物有着职业必备的敏感与快速理解接受能力。传媒院校建设热传媒与教育都是如今国内经济领域最红火的行业 ,因此 ,传媒教育产业升温便是题中应有之义。前不久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举办…  相似文献   

10.
李琪 《报刊之友》2011,(9):135-136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必须高举“新闻自由”的旗帜,打到“媒介垄断”此类不公平媒介现象;也并不意味着需要一味强调更加高效地传播客观信息,形成新闻自由的国度,从而抵制政府和企业的“宣传”。网众传播的加入,对受众的媒介素质是一个考量,对从事大众传播的新闻媒介的自身发展也是一个考验。本文挖掘了以上的两对媒介矛盾,用制衡与发展的观点,讨论新媒体时代媒介发展之趋势。  相似文献   

11.
余雯 《大观周刊》2011,(23):42-43
西方国家推崇“言论自由是第一性自由”,这一观点看似绝对,但从哲学角度出发,世界上是不存在绝对的事物,所有绝对都是相对的绝对。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开头分析了言论自由的绝对性价值,然后从美国这一言论自由高度发展的国度入手,探寻其背后的相对性,即将言论自由上升为第一性自由所需要的、潜在的政治、文化内涵,继而比较中国文化,得出“言论自由为第一性自由”在目前的中国是行不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媒介审判”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指新闻报道形成某种舆论压力,妨碍和影响司法独立和公正的行为。西方学者认为,“媒介审判”是一种不依据法律程序对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非法的道义上的裁判,也叫“报刊审判”。通俗一些讲,“媒介审判”就是指大众传媒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大案件,在法院还未做出相应的判决前,  相似文献   

13.
传媒活动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道德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众传媒的言论自由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的今天,应当如何回应在传媒活动中所发生的诸多关于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现象,这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仅仅通过法学意义上的认知与探讨,想要很好地解决这个“二难命题”,显然不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路径。知情权与隐私权是一对关系权利,相辅相成,具有平等的权利地位。平衡传媒活动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有赖于我们建立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通过对大众传媒及其言论自由以及知情权和隐私权进行道德意义上的分析与理解,进而确立“把人作为目的”这一基本原则,并给予个体权利以充分的尊重与保护,在大众传媒的道德选择中获得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agendasetting)是指大众传媒通过大众安排讨论话题,引起公众的注意,从而进入公众议题,影响公众原有的思想和观点。议题设置可以把受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议程设置是一个过程,它既可以影响人们思考什么问题,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运用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理论对三峡工程的“媒介议题”和“公众议题”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大众传媒围绕“三峡工程”进行的媒介议程设置方式是循序渐进,逐步扩大影响和强化效果的。媒介议题设置使受众经历了对这项工程知之甚少、到十分关注、直至共同…  相似文献   

15.
“开言路”是具有中国本土色彩的政治言论开放形式。清末,“开言路”观念与西方办报思想合流,近代出版技术和以新闻纸为代表的“新媒介”为知识分子论政提供了新的介入方式,“开言路”的范畴得以扩大。尽管“开言路”与“言论自由”观念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但前者为“言论自由”观念的输入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潘宁 《东南传播》2011,(8):25-27
台湾大众传媒领域尤其是电视节目中有一个独特的群体——“名嘴”。他们占据黄金时段,评论时事政治,爆料黑箱内幕,成为以言论为职业的媒体新势力。然而,在蓝绿对立,媒体选边站的态势下,名嘴阵营也出现分化。有的名嘴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从心所议,不问是非,成为特定政党或利益集团的发声工具,公信力存疑,有的则是为拼收视率夸张演出,成为社会“乱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时 下 ,“大众批评”悄悄热了起来。所谓“大众批评” ,是指在大众传媒上大众针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人和事的批评文章。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报纸等媒体为刊登这些批评言论提供了较充足的版面空间 ,以充分满足广大读者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是这些批评文章一改以往的批评文章不痛不痒的老毛病 ,开门见山 ,直陈假恶丑事 ,一针见血 ,颇为痛快淋漓。这些“批评家”们并非专业的杂文家或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 ,而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的平民百姓 ,以他们的智慧和眼力去思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切 ,对那些有悖于公平公正、良知正义的事 ,发出直…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宣传工作”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这是由于我们的许多宣传动员是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而且我们现在大众传媒的前身,亦是以宣传为己任的党报党刊党台。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叙述,而且这个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为了满足受众获知新消息的需要,新闻业得以产生。因而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它的目的是向公众灌输观点。完成宣传任务,得到满足的是宣传者,宣传行为的  相似文献   

19.
《电子出版》1999,(1):59-59
Windows98使用技巧①安装拨号网络程序需要从Windows98光盘来安装:1.从“控制面板”打开“网络”。2.单击“配置”贞,选中“Microsoft网络用户”,再接“添加”按钮。3.在弹出窗口的列表框中选择“客户”,再按“添加”。4.在弹出的...  相似文献   

20.
张孟 《新闻传播》2023,(17):43-45
随着“女车主维权”现象的凸显,从传播符号学理论视角出发,通过网络民族志及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大众传媒对“上海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新闻报道文本为研究对象,探究传媒借助多媒介文本进行共时性演绎与历时性编码,完成对“女车主”媒介形象的符号化过程,指出这一建构过程造成社会性别异化与暴力模仿行为的社会影响。这在新时代保障女性权益的政策背景下,或将对大众传媒行为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