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以CNKI数据库刊载的近十年(2000--2005年和2006—11年)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论文为数据源进行共词分析,利用Bicomb和SPSS软件,并借助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研究高频词间的关系,探讨了国内近十年文献计量学的研究主题:引文数量分析、引文网状或链状关系研究、科学知识图谱与信息可视化及网络计量学。  相似文献   

2.
专利文件作为集技术情报、经济情报、商业情报等于一体的知识载体,其各部分都有不同的情报价值.其中,专利引文中的专利、科学论文等,在显示该发明技术的先行科学或先行技术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然而,目前常见的专利引文分析法、专利共被引分析法等,都无法满足专利、论文等的共同被引用分析.为此,结合德温特专利数据库的专利文件特征,笔者应用JAVA编程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实现了被引专利、被引论文的格式标准化,进而计算了整体引文间的共现情况,输出了引文间的共现矩阵.之后通过将矩阵导入CiteSpaceII,完成了专利的混合共被引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和聚类自动标引.最后,笔者以"纳米之父"Smalley R.E.的施引专利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该方法在研究科学与技术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ISI Web of Science中的SCI、SSCI和CPCI-S三个引文数据库收录的国外专利情报相关研究论文数据进行时空维度的计量分析,再利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国家(或地区)共现、科学主题共现、文献共被引和共词网络知识图谱.从国外专利情报领域的科研合作、学科分布、知识基础、研究热点与前沿领域等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国外专利情报领域研究的演进规律、特点及发展趋势,为国内专利情报领域的科研规划与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献数据库中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权威的生物医学数据库和引文索引数据,介绍一个基于文献数据库中书目信息共现关系进行文本挖掘的系统。该系统具有基本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功能,并对相应的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对高频主题词、高产作者和高被引论文和高被引作者进行共现分析,据此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获得有关的研究主题聚类和主题词/副主题词关联规则、合著聚类分析、高被引论文同被引聚类分析和高被引作者同被引聚类分析的结果和可视化表达。其中对关联规则的分析可以发现主题词之间的潜在语义规则,其他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和共现分析结果可以用于科学计量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专利数据库(USPTO)1995—2004年的专利数据为基础,利用关键词检索与专利引文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来构建DVD激光头相关主题的专利数据集,用专利文献耦合和专利引证关系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DVD激光头技术中的子技术主题的逐年演变和技术间的知识流动。  相似文献   

6.
滕立  黄兰青 《情报工程》2016,2(2):018-025
本文以共被引和共词分析方法,以SCI中2000年至2013年的有关专利引文的研究文献为对象,分析了其知识基础与研究主题.结果表明,专利引文研究主要是建立在Jaffe AB(1993)、Narin F(1997)、Griliches Z(1990)和Trajtenberg M(1990)等人研究基础之上,核心研究领域集中在企业/产业的创新能力与绩效评价,涉及知识溢出、技术扩散、竞争优势等内容.关键词聚类在战略坐标中的象限分布则表明专利引文研究处于既定范式下的深度研究,缺少对范式扩展的广度研究.另外,研究还发现专利引文研究较少关注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论文引用专利的“反向引用”也是科学与技术知识关联的重要体现。针对现有“反向引用”研究的不足,分析中国专利技术对世界科学研究的影响。[方法/过程] 搜集整理中国专利被世界科学论文引用的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反向引用”的引用频数、技术关联度、引用时滞及技术循环周期等指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反向引用”网络,探讨技术领域到科学领域的知识流动情况。[结果/结论] 中国专利技术对世界科学研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科学与技术的双向互动在化学领域体现的最为明显,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三个学科领域较多地吸收了专利知识,技术关联度较高。前1-4年的技术对当前科学影响最大,中国专利被科学文献引用的循环周期较短,平均为4.69年。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词共现分析多关注两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多词共现分析方法,并采用关联规则挖掘中的频繁项集抽取法,实现多词共现的抽取和与分析.以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SIPOD)中数字信息的传输领域(H04L)为例,抽取和深入分析该领域中词最多的多词集合和频数最大的多词集合.最后,结合当前文献计量学中研究热点的定义与识别,应用多词共现分析方法发现H04L领域中的6个研究热点,进而对这6个研究热点中的部分代表性专利文献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通过科学-技术知识关联指标与测度方法研究,能够细粒度分析科学与技术的互动关系,为科技评价奠定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元的科学-技术知识关联指标与测度方法。以论文和专利为数据来源,在知识元抽取基础上,基于科技术语在不同类型知识元中的共现情况实现科学-技术知识关联指标测度。以糖尿病领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验证提出的科学-技术知识关联指标与测度方法能够在高质量论文识别中有效发挥作用,所提指标和方法对于完善科技评价体系、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引文共引聚类-内容词分析法对学科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侯跃芳  崔雷  吴迪 《情报学报》2007,(2):309-314
将引文共引聚类与内容词分析法相结合揭示专题发展,通过引文共引聚类描述妊娠糖尿病专题研究的发展历史,通过高频引文的重要来源文献的内容词分析描述该专题研究现状,同时计算来源文献类内相似度、关联度及类间差异度,验证引文共引聚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the extent to which patent citations to papers can serve as early signs for predicting delayed recognized knowledge in science using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a control group, i.e., instant recognition papers. We identify the two opposite groups of papers by the Bcp measure, a parameter-free index for identifying papers which were recognized with delay. We provide a macro (Science/Nature papers dataset) and micro (a case chosen from the dataset) evidence on paper-patent citation linkages as early signs for predicting delayed recognized knowledge in science. It appears that papers with delayed recognition show a stronger and longer technical impact than instant recognition papers. We provide indication that in the more recent years papers with delayed recognition are awakened more often and earlier by a patent rather than by a scientific paper (also called “prince”). We also found that patent citations seem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avoid instant recognition papers to level off or to become a so called “flash in the pan”, i.e., instant recognition. It also appears that the sleeping beauties may firstly encounter negative citations and then patent citations and finally get widely recognized. In contrast to the two focused fields (biology and chemistry) for instant recognition papers, delayed recognition papers are rather evenly distributed in biology, chemistry, psychology, geology, materials science, and physics. We discovered several pairs of “science sleeping”-“technology inducing”, such as “biology-biotechnology/pharmaceuticals”,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as well as some trans-fields science-technology interactions, such as “psychology - computer technology/control technology/audio-visual technology”, “physics -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s-computer technology”. We propose in further research to discover the potential ahead of time and transformative research by using citation delay analysis, patent & NPL analysis, and citation context 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睡美人"文献是对科学论文中存在的迟滞认可现象的描述,而延迟发现与延迟关注的现象也同样存在于技术文献中。在梳理文献中的睡美人、专利沉睡现象及专利引文分析的相关研究后,将此概念引入到专利信息分析中,揭示专利文献中存在的睡美人现象。[方法/过程]以美国专利商标局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发布的专利及其引证信息为基础,使用睡美人文献经典识别方法识别出睡美人专利,对其进行特征分布分析,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证明专利文献中也存在睡美人现象,且拥有专利文献特有的特征,为后续睡美人专利的识别与唤醒奠定基础,进而为及早发现并利用此类有价值的专利文献提供解决方案,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迭代,提高科研效率,加速科学发现。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the incidence of knowledge exploration is observed in most patents,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exploration distance has been analyzed with limited patents at the macro level of a company, organization or region. This study quantifies the knowledge exploration distance of individual patents using network embedding methods and citation analysis. First, a technology ecology network is constructed to identify technological associa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chnical elements. Second, network embedding method is employed to represent technical elements as fixed dimensional vector, preserving the structural information. Next, the individual patents are vectorized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classification code information and pre-trained embedding values. Finally, by comparing the position between a citing patent and cited patents in the vector space, the knowledge exploration distance of the patent is obtained. This knowledge exploration distance indicates the novel degree of technological association between technical elements of a citing patent and those of cited patents. The case study cover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related patents is conducted to illustrate the process of calculating knowledge exploration distance. Besides,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measure has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with patent-based indicators related to protection coverage, prior knowledge, and patent value.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专利引文分析的时间线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专利引文可视化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基于引文分析的时间线技术运用到专利文献的可视化分析。详细阐述该技术的理论依据、设计思想,并用美国专利数据库中的DVD激光头专利进行技术应用,证明该技术能揭示专利文献中的技术热点及其发展演变,并挖掘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改善现有LDA专利技术主题分析存在的辨识度低、可解释性弱和界限划分模糊问题,对于把握技术热点、追踪技术前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将国际分类号IPC引入LDA专利主题分析中,将其作为技术词的语境,以<词/词组,分类号>二元组的WI (Word IPC)结构进行训练,构建WI-LDA模型,实现对专利文献主题的识别和分析。[结果/结论] 通过中国石墨烯领域的实证研究及与传统LDA模型的对比研究证明,WI-LDA模型泛化能力较强,在专利技术主题分析上能有效降低主题的辨识难度,增加主题的可解释性,使文本主题划分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基于专利引文分析的产业关键技术演进分析流程的基础上,以Thomson Innovation (TI)专利信息平台中DWPI和DPCI数据库中1993-2010年的专利数据为数据源,结合主题检索与分类号检索,构建纯电动汽车技术相关主题专利分析数据集,运用引文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不同时期纯电动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分布及其演进,为相关部门把握纯电动汽车产业技术重点、选择研发方向、优化资源布局、提高研发效率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彭爱东 《情报学报》2008,27(1):84-88
专利引文分析是专利情报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引文分析方法本身的特点,如需要对不同年份、不同领域、不同地点授权的专利的被引数据进行对比,单纯利用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来的原始被引数据将会使分析结果出现很大偏差,因此有必要对专利引文数据进行修正以确保专利引文分析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引起偏差的各种因素,它们分别是专利被引年限的人为切断,专利技术领域的不同,以及专利数量、引文数量的不断上升.在偏差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两种对被引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固定效果修正及准结构化修正.前者简单剥离所有偏差因素对专利被引数据的影响,后者则能有选择地消除某种偏差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关联是指技术创新系统与科学研究系统之间的知识传递关系。探测科学-技术关联的情报学方法是:计量"论文-专利"互引信息,用专利所属的4位IPC类目与论文所属的学科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反映科学-技术关联。此方法中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论文被笼统地视为基础科学的代表,忽略了自然科学体系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的层级结构;另一方面,IPC类目以"功能"为分类原则且粒度过粗,难以与科学学科合理对应。对科学端的学科层级划分问题和技术端的4位IPC类目细化问题进行研究,对探测科学-技术关联的情报学方法进行改进,并以2006-2009年间的美国催化技术专利和与之具有互引关系的论文为样本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反映出更精细的学科-领域对应关系,呈现出更清晰的科学-技术关联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